愛伊米

從楚國君主的武王、文王、成王等諡號看楚人的野心

春秋戰國時期,僻處南方一隅的楚國發展之快、國力之強讓中原諸侯側目,雖然口中蔑稱其為蠻夷,但不得不承認其為足以左右天下大局的強國。而眾所周知,楚人先祖作為依附周人的小小部族,並不受天子重視,分封時周成王隨手指定了南方的丹陽附近五十里的封地,僅賜予了子爵之位,在周初的天下諸侯中極不起眼,能夠走到後來南方霸主的地位是歷代楚國君主野心勃勃、竭力進取之故。

被周王僅賜封為“子爵”是楚君的心病,後來楚國強大後周天子不願意改封其更高等爵位,中原諸侯在文書記錄中更是一口一個“楚子”,完全無視強楚的大國地位,所以諸侯中最先自稱為王的就是楚國。第一個稱王的楚國君主是一代雄主楚武王。

從楚國君主的武王、文王、成王等諡號看楚人的野心

楚“武王”名熊通,是在誅殺了上代國君合法繼承人後篡位而立的,這個“武”字是他死後的諡號,用來概括他一生的功業,楚人認為其功德足以與滅商興周的周武王姬發相比。作為第一位稱王的諸侯國君,這一諡號是對周天子權威的公然挑戰,這一事件發生在公元前704年,此時平王東遷後不久,周王室衰微已成定局,被這樣打臉後也毫無辦法。以晉國為首的中原群雄曾商議要討伐楚人的僭越行為,後來也無果而終。不過楚雖稱王,歷代楚王還是承認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楚人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也是因為其飛速膨脹的國力:從立國之初方圓數十里相當於後世一鄉之地,到滅掉周邊幾個強大的邦國與部族,甚至逼迫漢水上游的老牌侯國隋國成為自己的附庸,到熊通稱王時楚國已經雄踞兩湖一帶,成為南方無可置疑的霸主。他的繼承者楚文王、楚成王繼續楚國的擴張之路:申、息、弦、黃、英、燮諸國相繼被消滅,楚的勢力開始深入江淮這樣諸夏腹心之地,中原諸侯震怖。

從楚國君主的武王、文王、成王等諡號看楚人的野心

看看楚人給這些雄主上的諡號:文王、成王之類,分明就是噁心周天子的,在天下人面前擺明車馬:文王武王滅商之業,楚人分明想依樣畫葫蘆一番,天子的位置周人坐得楚人也大可坐得。當然此時畢竟北中國才是富庶繁華之地,南方的開發還不夠深入,楚國疆域雖廣,但其實還沒有平推諸侯的實力。後來楚莊王時期楚國國力達到巔峰,直接欲問鼎之輕重,不過最終被中原諸侯盟主晉國所阻,只能在諸侯會盟後與晉國平分天下霸權。不過這也說明周王室殘存的一點威權也在列強的自相會盟下消逝無存了,此後不過是在諸侯互相牽制的情況下苟延殘喘而已。

從楚國君主的武王、文王、成王等諡號看楚人的野心

楚國的崛起歷程說明此時的南方各地發展還很滯後,哪怕初步整合了南方各地資源的強大楚國也不足以集聚起統一天下的實力,以南統北的困難在如此遙遠的時代就已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