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此人自稱是多爾袞的後代,至今留辮子,為保血統純正不惜近親結合

清朝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1912年,清廷與革命黨人達成妥協,隆裕太后宣佈清末帝溥儀遜位,至此統治中國276年的大清王朝結束。而作為妥協的結果,清廷的皇親貴胄得益於《清皇室優待條件》的簽訂,獲得善終。

但是在當時的社會之下,民族傾向嚴重, 滿清的皇親貴胄以及遺老遺少們,為了生存需要,更為了免生事端,大多都紛紛改姓漢姓、去除辮子,以融入社會之中。

在當時的融入或許有被迫、不情願的意味,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進步,這種融入已經更貼近真實的需求。

此人自稱是多爾袞的後代,至今留辮子,為保血統純正不惜近親結合

但在凡事總有例外,即便是在今天,大清王朝滅亡百年之後,卻仍有一個人“跳將出來”,不僅僅自稱乃是清末帝溥儀的堂弟,還自詡乃是大清攝政王多爾袞的十世孫,甚至還提出住故宮這等荒謬的言論。

他就是愛新覺羅州迪。據他稱,出生在廣州的他,就是大清皇室多爾袞的十世孫。在大清滅亡之時,他們家也只得改姓漢姓為周,甚至於為了掩人耳目對於自己的父親他也不能以滿清傳統的阿瑪相稱,只能喚做阿叔。

但對於不釋於外的皇室傳統,他們家則盡皆遵循。父親作為大清的忠臣,時刻不忘記教誨自己莫忘祖宗,這種隱匿的身世環境也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安康而逐漸可以公開。

此人自稱是多爾袞的後代,至今留辮子,為保血統純正不惜近親結合

於是自2002年起,他便開始盡情的彰顯自己。蓄髮留辮,身穿黃色衣服,公開祖先傳統,甚至於自己的居所也都裝修成滿清的舊有規制,客廳上更是高懸滿清太祖努爾哈赤、高祖多爾袞的畫像。

不過,對於他的這些言論,一經他提出便受到了廣泛的質疑。首先,便是多爾袞十世孫這一點上。

多爾袞作為清朝早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在清初定鼎中原以及政治體制建設上都是一個不能逾越的人物。

作為努爾哈赤的兒子,他本身便在努爾哈赤死後有機會承襲皇位,雖然在皇太極的強勢上位聯合代善等人之下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成為八旗旗主。可是在皇太極去世之後,此時的他早已經是一位身經百戰、經略蒙古、朝鮮、遼東,手握大權,鑲白旗、正白旗在手的王爺,他與皇太子長子豪格之間關於皇位的爭鬥可謂是勢均力敵。最終在兩方妥協之下,6歲的福臨成為了新君。

此人自稱是多爾袞的後代,至今留辮子,為保血統純正不惜近親結合

接下來,李自成攻滅大明,在他的輔佐之下大清入主中原,可以說他就是大清定鼎華夏的第一大功臣。但1650年,青春鼎盛的他卻在出獵時從馬上墜下不治而亡,年不過39歲。遺憾的是,儘管這位滿清王爺平素喜好美色,凡是戰事必要劫掠女子享樂,僅僅在冊的妃嬪便有10位之多,可是這位王爺卻子嗣不興,生育能力極差,終其一生只有一女名喚東莪,再無所出。

至於他不生育的原因則莫衷一是,一說是殺伐太重,屠戮漢人眾多的業障報應;另一說,便是在與洪承疇交戰的松錦之戰中被炮擊中下身。總之,就是無所出,愛新覺羅州迪的十世孫之說顯然矛盾重重。

而且廣州滿族研究協會的會長汪宗猷,還指出了一點在廣州的滿族同胞數量6100人,乃是乾隆二十一年才開始居於廣州,儘管歷時恆久但族系、族譜等十分詳細,愛新覺羅州迪家的出處若是多爾袞後裔,自然當有明確記載;另外一點清朝由於實行對八旗子弟的國家供養制度,並不允許滿人經商,而且還規定滿人聚居地不能離城40裡。反觀愛新覺羅州迪家族,不僅僅有經商的背景,而且根據他的年齡推斷十世孫顯然在時間節點上不對。

此人自稱是多爾袞的後代,至今留辮子,為保血統純正不惜近親結合

不過即便是有著種種質疑,現實生活之中的愛新覺羅州迪則是“大清皇族氣派”十足。

除卻了身穿黃馬褂外,還為了血統純正拒絕娶普通女子,甚至不惜近親結合;對於當時廣州要拆除北齋這樣的四合院時,他也是積極奔走相告,力主保護。

如果說這些只是個人選擇,但在下面的事由上,他可是盡顯大清皇族、多爾袞十世孫的威儀。一次購買火車票時,因為廣州火車站人員眾多,他並未購得,但是這位前朝貴胄卻頤指氣使的命令火車站人員為他備好一張車票,面對這位的無理取鬧,工作人員無奈之下只得給了他一張車票。

此人自稱是多爾袞的後代,至今留辮子,為保血統純正不惜近親結合

而在他前往遼寧祭祖之時,面對溥儀的弟弟溥任勸說他“不要眷戀清朝,不要搞特殊化,改去清裝,做回一個尋常百姓”的諄諄之言,他卻視若罔聞,依舊我行我素。

在講究 法度的國家,這樣的逆勢而為,“愛新覺羅州迪們”還是少些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