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羅生門與桃花源:連陶淵明也不忍講明的真相

羅生門與桃花源:連陶淵明也不忍講明的真相

桃花源是專屬中國的烏托邦,但它的來歷以及背後故事卻被歷史掩蓋,直到今天還是眾說紛紜的羅生門。箇中緣由,就要從陶淵明和背後的那段歷史說起了。

作為最具浪漫氣息的時代,魏晉南北朝絕對是後世無數文人墨客嚮往的神遊勝地。但在這看似天下浮華、高歌曼舞的浪漫下,卻是長達百年的亂世離散和烽煙四起。這無疑是歷史和百姓的悲哀,卻也是中國歷史的真實描繪。治亂興衰的五千年間,天下世事可謂紛紛雜雜。所謂的太平盛世與風調雨順,實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就說這魏晉風骨,不僅有曹魏三父子的建安文學,更有竹林七賢的風流瀟灑。但外有五胡侵擾中原,北方混戰不斷;內有各路藩王爭鬥不休,使得中原淪落為“千里無雞鳴”的荒野。此外,上升的機會都被世家大族把持,寒門子弟很少能有出頭之日。艱難之下,無數的難民輾轉向長江以南和隴右僅存的漢家地域遷徙,無助的逃離被夷狄蹂躪的故鄉。可即便是得以偏安江南一隅,世家大族也不思進取,終日沉湎於酒色。本該安撫百姓的父母官們,卻都附庸風雅地談論玄學,調食五石散,貪虐成風。面對如此境況,恥於同流合汙的陶淵明只得辭官歸隱,在“採菊東籬下“的悠哉歲月裡寫下桃花源的故事。那麼,這個故事裡有著怎樣的歷史淵源呢?又有什麼難言的真相呢?

羅生門與桃花源:連陶淵明也不忍講明的真相

暗黑歷史下的真實桃花源

據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故事,東晉太元年間,一個以捕魚為業的武陵漁夫誤入到了一片桃花林中,透過狹長的山洞後,居然看到了一群從秦代就居住在此避難的村民。眼看著他們衣食無憂,漁夫好不羨慕。雖然他們在這裡孤僻的躲避了數百年,連兩漢和魏晉都不知曉,但依舊保留有淳樸善良的民風,熱情招待了外來的漁夫。可惜,儘管有不可對外洩密的警告,貪圖高官厚祿的漁夫還是通報給了衙門。只是,走出桃花源後的漁夫再也找不到那條他曾做下標記的河道。在此之後,桃花源徹底淪為一則謠傳和夢想中的烏托邦。

關於這則故事,其實早在老子的筆下就有描繪,“雞犬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但這無疑是亂世紛雜下遁世逃脫的虛幻想象。眼看陶淵明講述的繪聲繪色,那麼這個故事到底有怎樣的真相呢?其實,據陳寅恪等史家的考證,桃花源並非在漁夫所在的武陵郡,其原型應該在北方的弘農(今河南西部的三門峽與南陽等地)或上洛(今陝西商洛)。並且,桃花源裡男女老少的先輩,所避的”秦時亂“其實是胡族羌人建立的秦政權,是姚萇建立的姚秦而非崛起於戰國的嬴秦。

參考《水經注》和《隋書》等記載,陶淵明之所以寫下這個虛構幻想的故事,其實是參考自友人戴延之的旅途見聞。當時,正值東晉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率師北伐,一路高歌打進關中,戴延之便將關中的實情記錄下來。並且,唐朝的《元和郡縣圖志》中也曾有記載道:“桃源塞,自縣以西至潼關皆是也“。那麼,為何會從北方傳來關於桃花源的故事呢?這就不得不提及當時的暗黑歷史了……

羅生門與桃花源:連陶淵明也不忍講明的真相

固守塢壁還是陰間傳說?

由於西晉皇室爆發的八王之亂,不僅耗盡了休養生息得來的國力,還使得中原板蕩,給胡人南下提供了絕佳時機。並且,恰逢氣候轉涼,孤苦無依的百姓直接被倉皇南下的世家大族和晉朝皇室拋棄,等待他們的只剩下胡人的彎刀和無邊的饑饉。為了搏得一線生機,流散的百姓只得以家族為單位,共同營建高牆和屯衛,並躲入其中以避免兵匪和胡人的侵擾。為保證足以自衛,他們會編練武裝和積蓄糧草,史稱“塢壁“。

東漢許慎在《說文》裡有解釋,“塢,小障也”,東漢的馬援在隴西征討時也曾“繕城郭,起塢候”。如此一來,可以推斷:西晉末年的中原百姓由於無法流徙到江南或川蜀,只得就地建築起高大的“小障”,以此保衛家族的財產和族人的姓名。留有“聞雞起舞”美名的東晉名將祖逖,他就是透過攻克、征服洛水附近的各座塢壁才揚名的,最後被各個塢壁的督主推舉為盟主,實現了東晉小朝廷對中原的短暫收復。

在後世的一般印象裡,南方才是宗族的聚居地,北方一般都是小門小戶的農家,即便是同姓村落或大家族,也是很少的。但在求生艱難的魏晉,北方人恰恰是聚族而居,憑藉可以灌溉飲用的河泉和可以耕作的肥沃田地,這些宗族就像“避秦時亂”一樣,長久的固守塢壁。當時由氐族苻堅建立的前秦無法攻克遍佈關中和中原的塢壁,只得睜隻眼閉隻眼的不予理會,直到統一北方的北魏也那這些塢壁沒辦法,只能任由獨立。所以,這些見聞被帶回到江左後,本就厭棄黑暗現實的陶淵明才得以有這樣真實的材料來構思從來就不存在的桃花源。

羅生門與桃花源:連陶淵明也不忍講明的真相

此外,還有更陰森可怖的“陰間說”。原文中曾有這樣的記載“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其實魏晉時期的墓道便是這樣的形制。據《大漢原陵秘葬經》的分析,秦漢魏晉以來,一般的墓道都會故意設計成前窄後寬的樣式,以此防備盜墓賊的侵擾。同樣的證據出自何陶淵明同時代的郭璞。此人是風水師的鼻祖,曾寫有《葬經》,其中寫道:“門前桃桑,為大凶”。而桃花源正是載滿了“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的桃林!

既然已經平穩安樂的度過的百年,這群人為何要給自己營造一個墓道形制、桑竹遮蔭、桃樹辟邪的墓葬標配呢?更何況,即便是數百年未能與世人接觸,但“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也就是說,即便是躲入桃花源後“不復出焉”,他們也能和漁夫的世界有一樣的衣著服飾,這不是很矛盾嗎?事實只能是,漁夫的確帶著太守找到了桃花源,並且為貪圖錢財,這些東晉的貪官惡人將所有人滅口,只剩下冤屈的沉寂。

結語

對於桃花源的故事,自陶淵明之後便多有議論,既有對陶淵明個人的崇拜和敬仰,也有對該故事本身的真實性作出分析。其實,生逢亂世的陶淵明借《桃花源記》所要表達的,無非是對底層百姓的同情,對黑暗現實的摒棄,以及對保有一片精神淨土的追求。故而,無論這個故事的背後真相如何羅生門,也無法改變它作為中國人的精神烏托邦的意義。

參考資料: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唐長孺《讀“桃花源記旁證”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