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先秦史答問:歷史上講中國古人為華夏族,華夏族和今天的漢族有什麼關係嗎?

讀者提問:歷史上講中國古人為華夏族,華夏族和今天的漢族有什麼關係嗎?

筆者答覆:

首先需要糾正一下,題主所說“歷史上講中國古人為華夏族”的說法,在歷史文獻中並無根據。其次,題主的這個問題,涉及的知識量特別大。這個問題至少包括二大問題:

第一,歷史上所謂的華夏族究竟是什麼族群?第二,今天漢族的前身是什麼古代族群?

現在,我分成三個方面來談:

第一,“歷史上講中國古人為華夏族”的提法不正確。

眾所周知,中國地廣人多,從古至今,其族群都是呈現一種多元共同發展的特徵。今天,我們講的中華民族是一個概括了所有中國人及海外同根同源族群的文化概念,而不是一個種族概念。

先秦史答問:歷史上講中國古人為華夏族,華夏族和今天的漢族有什麼關係嗎?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具體到歷史語境來境,在當時並沒有一個詞語可以象今天使用的“中華民族”或“中國人”的概念用來概括稱呼當時的所有中國古人,華夏一詞亦不能例外(詳下)。在當時的中國境內,戎、狄、羌、貉、越、蠻、夷等各類族群都是古代中國人的一部分。因此,“中國古人為華夏族”的提法本身就是不正確的。

先秦史答問:歷史上講中國古人為華夏族,華夏族和今天的漢族有什麼關係嗎?

第二,嚴格地說,先秦時期並無所謂的華夏族,所謂的華夏族只是古代戎狄民族的一種具有自嘉性質的文化概念,其意義相當於文明偉大。

從可靠的先秦文獻來看,“華夏”一詞僅一見,出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原文為蔡國的蔡聲子所說:“楚失華夏,則析公之為也。”當時的歷史背景是:晉國採用析公之謀,控制了原來附屬於楚國的蔡國和沈國。先秦文獻往往把姬姓封國稱為諸華或諸夏,因此,這裡的華夏,就是指楚國失去的姬姓的蔡、沈二國。

先秦史答問:歷史上講中國古人為華夏族,華夏族和今天的漢族有什麼關係嗎?

《孟子》 :周文王為西夷

根據徐中舒、沈長雲等學者的研究,周人為白狄,作為族群稱號,狄是一個更為常用的名字;同時,與周人通婚的則為古代戎族。而所謂的夏,則只是古代戎狄人用來表示文明偉大的一個文化概念,它本身不是族群概念。具體可以參閱童書業《春秋史》的論述。

古代的戎狄民族,後來有相當一部分轉為了今天的漢族,但更多的則轉化了其他的少數民族。比如,歷史上的戎,就與今天的藏緬語族人群有密切關係,而古代狄族則與我國北方和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有更密切的關係。

先秦史答問:歷史上講中國古人為華夏族,華夏族和今天的漢族有什麼關係嗎?

嘉絨藏族

第三,漢族的前身究竟是古代的什麼族群?漢族的形成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固然,歷史上自稱為夏的戎狄民族有一部分轉化為了今天的漢族,但是從古代文獻來看,漢族的主源當為歷史上的夷人。

先秦史答問:歷史上講中國古人為華夏族,華夏族和今天的漢族有什麼關係嗎?

夷字的演化

古代漢語文獻中的“夷”字,甲骨文寫作一個側面的人形。研究者有的讀此字為“人”,有的讀為“屍”,有的讀為“夷”。徐中舒指出,夷字的本義就是人。這從音、形、義上來講,都是可信的。換句話說,古代的“夷”,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人”。只是,隨著華夏觀念的崛起,原來為“人”形的古夷字後來被帶弓形的“夷”字所替代了。

先秦史答問:歷史上講中國古人為華夏族,華夏族和今天的漢族有什麼關係嗎?

先秦文獻:殷人為夷人

漢族的前身為夷人的證據還有許多。比如,根據著名語言學家鄭張尚芳的研究,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與今天的漢字就是一脈相承的,而文獻往往稱殷商民族為夷。

同時,至少在先秦時代,古代夷人的分佈已經極其廣泛,其核心地區包括今天的華東、華中、中原等地區。並且,從東漢之後,先秦文獻中“夷”的概念便不復存在,反而被漢語文獻轉化來用作對周邊民族的稱呼,這種變化與夷夏觀念的形成有關,與實際的民族並無實質關聯。

總結:

綜上所說,歷史上所謂華夏族是古代戎狄民族使用的一種文化概念。無論是古代的戎還是古代的狄,都既有一部分參與了漢族的形成,也有一部分演化了今天的其他少數民族。而今天漢族的正源實為古代的夷人。這說明,漢族與少數民族自古就是血脈相連,唇齒相依的。研究古代史,我們一定要防止大漢族主義的傾向,因為這既不利於還原古史真相,也不利於今天的民族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