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水滸傳中的綠林好漢,窮得叮噹響,都使得什麼兵器?

在古代,綠林好漢們想找一門好兵器並不容易,對於他們來說,被官府命令禁止的兵器不易獲得,帶在身上也過於顯眼,容易敗露行藏,反不如朴刀隱蔽。

況且,朴刀再簡陋,也能害人性命,用來對付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已足夠使用了。

但稍微有條件的強盜,便不再使用這樣低劣的武器,他們或“私置軍器,群起舉事”,或“率眾保險,創立山寨,私置甲兵”,甚至可以在都城“陰養無賴惡少共五百人,每日支與錢糧,又私置桃花甲、苦竹槍、牌、棒及刀劍等,日久教練”。

水滸傳中的綠林好漢,窮得叮噹響,都使得什麼兵器?

至於正式的比武較量、上陣廝殺,朴刀更不會那麼頻繁使用,這在《水滸傳》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

中秋佳節,朱武、陳達、楊春三頭領步行下山,“將了朴刀”,偷偷過訪史家莊,史進上山後不願落草,“提了朴刀”上路去尋師傅王進。但在此前史進與陳達對陣時,倆人全副武裝,史進“手裡拿一把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陳達持“丈八點鋼矛”。

楊志亦如此,流落江湖過樑山泊時,“挺手中朴刀”與林沖廝鬥,等到他在北京為軍時便“手拿長槍上馬”;待他押送生辰綱時“打扮做客人”,便“跨口腰刀,提條朴刀”,儼然江湖行客了。

因此,與其說朴刀是主要用於步戰的兵器,倒不如說,朴刀很少被職業軍官用於疆場廝殺。於他們而言,步戰多為私鬥,馬上廝殺則是戰爭行為,當然要使正規兵器。

水滸傳中的綠林好漢,窮得叮噹響,都使得什麼兵器?

《水滸傳》中提朴刀上陣廝殺的好漢,多為非職業軍人出身的劉唐、朱仝、雷橫、盧俊義等。朴刀本非制式兵器,但史籍記載,確有以“朴刀”為名的兵器。

“破甲錐槍一千二百九條,茅葉槍二千一百條,朴刀槍二千八百條”“破甲錐槍二千三百五十六條,大朴刀五千三百八十條……茅葉槍八百五十六條,小朴刀槍一千三百八十八條,珠紅油大朴刀槍一百條……白油大朴刀槍一百條”等。《建康志》

宋人武器裝備頗雜,《武經總要》特別提到:

“其間健鬥者,竟為異制以自表,故刀則有太平、定我、朝天、開山、開陣、劃陣、偏刀、車刀、匕首之名。掉則有兩刃山字之制,要皆小異,故不悉出”

這說明除《武經總要》所記之制式槍、刀外,軍隊中尚裝備有大量各色名目的兵器,它們的形制及功用,大同而小異。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以“搠”為主,朴刀在宋元文獻中屬於刀類,而《建康志》所載,不僅直呼為“朴刀槍”,更與各色槍類並列。

水滸傳中的綠林好漢,窮得叮噹響,都使得什麼兵器?

在這份武器清單中,“破甲錐槍”應屬宋人常用制式兵器,《武經總要》在攻城器具類中列有“短錐槍”,“器圖”中有“錐槍”,“錐槍者,其刃為四稜,頗壯銳,不可折”,正適於破甲,而茅葉槍,顧名思義,應該裝備尖銳細長的槍頭。它們的區別主要在於槍頭的形制。

明清及以後的朴刀,與宋元朴刀已非一物。這主要是受《水滸傳》影響,書中頻繁亮相的朴刀,對明清人影響頗大。

因此,後世有所謂朴刀的兵器流行於江湖,亦不足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