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隋朝隋文帝時期有一位學富五車的大臣很得隋文帝的重視,這位大臣姓氏奇特全名叫做牛弘,他的成就也與歷史上一般的人不同在圖書建設方面頗有成績,是一點陣圖書館學家。

這個名號對我們來說聽起來似乎有些陌生,管理圖書能有什麼學問還是個學家,也不要小看其中學問,牛弘正是由執掌圖書開始讓隋文帝對他越發重視起來,他是開創藏書史研究的第一人。

這位大臣對隋朝的文化建設以及推動做出了許多的貢獻,是許多人敬重的學者,而其實牛弘也確實更像一個醉心於學習的“書呆子”,他從不與人動怒,也不關心什麼爾虞我詐的權利之爭,就是這樣一個老實寬厚醉心學習的老學究有些時候難免會更耿直。

一次皇帝讓牛弘代他傳口諭,結果牛弘卻鬧了個烏龍,若是別人犯了這樣的錯早已人頭不保,可牛弘反而被賞了。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隋朝名臣:牛弘

牛弘剛一出生時就有個相術大師對他父親說:“此兒命當大貴。”牛弘的父親聞言大喜,看來自己的兒子日後必能成就一番偉業。

牛弘的父親是東漢初期的名將護羌校尉牛邯,曾任侍中、驃騎大將軍、工部尚書,被封為臨涇縣公也是一位能臣。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他們的家族姓氏很特殊,不過早先並未凸顯,也是在牛弘這一輩才恢復,他的祖先在避難時,為了安穩便隱姓埋名,將姓氏改做了廖,他父親之前就名為廖允。

到了如今他家早已不需要隱藏祖姓,於是牛弘父親在牛弘出生以後,直接以祖姓為他取名。

牛弘父親對這個兒子很是看重,在牛弘不大的時候就親自教他習字唸書,牛弘自幼聰慧,而且十分好學,小小年紀便通曉知識,學以致用,對書籍愛不釋手。

正是如此博學多聞的牛弘確實如那先生所說一路官途平坦,在北周時期牛弘曾任中外府記室、內史下大夫、儀同大將軍,並襲封臨涇縣公一直頗有美名。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隋文帝楊堅登基後,因牛弘善文書學識淵博將他升任為秘書監,其實這時期隋文帝只知牛弘本分能幹,並不知道此人其實大有智慧,也全是因為牛弘為人過於低調,不願巧言善辯去顯擺自己的學識。

只不過牛弘很有能力,即使在這種中規中矩的位子上,他依舊還是做出了一番成就。牛弘做事認真嚴謹,做了掌管國家藏書的工作,那一定就要盡善盡美。

牛弘上任後仔細篩查統計發現不少文獻典籍都已遺失,為了能更好地完善和管理藏書,牛弘左思右想製出了一個計策。

他做表上書《請開獻書之路表》,牛弘的意見一經提出,就被隋文帝採納立馬下詔:獻書一卷,賞札一匹。這是牛弘為隋朝的文化建設做出的一個巨大的貢獻。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在修繕藏書和抄復儲存的工作上,牛弘完成得非常出色,隋朝的書籍典藏和儲存是歷史眾多朝代中最為優秀的,是古代藏書鼎盛時期。

牛弘不僅管理書籍同時也著書,他將在北周所記的《周起居錄》編寫為了十八卷的《周史》,又在晉封為奇章郡公,並擔任禮部尚書之後修撰了《五禮》共計一百卷。牛弘所修撰的五禮被廣為流傳,使用許久。

因為一直以來都盡職盡責把一切都完成得非常好,牛弘再次升任太常卿,奉命與改定雅樂,又做樂府歌辭。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劇照

牛弘與辛彥之與何妥等人,直到開皇十四年才將其全部完成,制定了以五聲六律為基礎的宮廷燕舞七部樂,並修定了以正商清聲和九部四舞為特色的後宮新樂。

牛弘除了上述成就還完成了許多工作,直到隋煬帝繼位依舊在朝堂工作,並且隋煬帝對牛弘很是看重。

牛弘為他制定了參拜恆嶽的全部儀式,讓隋煬帝對其很是滿意,授予了牛弘大將軍銜任吏部尚書。

之後在負責選拔的時候,他果然自有標準,從不重視家室背景,而是重視此人的能力和品性,凡是他選拔上來的人都是正直能幹的好官。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從他的選人標準也看得出牛弘是個剛正寬宏的人,隋朝有一大臣楊素很是心高氣傲,對任何人都是一副不在意的樣子,但唯獨對牛弘非常尊敬,只因牛弘能得人尊敬不僅靠才學,更是因為他寬和待人低調有禮的性子。

自北周時候牛弘就一直受人尊敬有很好的名聲,他素來從事文書類工作,很像那些有大智慧的博士,所以隋文帝與隋煬帝對牛弘也頗為尊重,因為這樣博學又品性好的人是很難在官場中找到的。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作為一位能力過硬的員工,將什麼工作交給他都是放心的,此人坦率誠摯,又愛學術,是難得的好下屬。不過牛弘的性子其實更像一位學者,所以做官的其他彎彎繞繞其實他並不多懂,只顧將本職工作做到最好。

正是這種不懂變通的耿直性子,讓隋文帝很是欣賞他,對他提的建議幾乎都採納實施,也會向他討教一些問題。

隋文帝對博學多識的人向來尊重,所以牛弘若是犯了什麼錯也不怪罪於他,而牛弘也恰好有那麼一次犯了個糊塗。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大智若愚”的能臣

中國的第一個圖書館學家牛弘其實還有個別緻的形容叫“大智若愚”,就是說他雖有難得的大智慧,其他方面可不見得就那麼聰明瞭。

往往這種醉心於知識的大學者確實有些不通人情,顯得有些愚笨可愛,牛弘也算是其中一例了。

牛弘受人尊敬,連朝中最囂張的楊素在他面前也表現得很是謙卑。有一日楊素受命要出征,臨行前他特意來到了太常同牛弘告別,牛弘與他作別以後送他到中門就停下了。

楊素感到奇怪,特意來同牛弘道別怎麼送得這麼近就不送了。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楊素感到疑惑便問牛弘:“大將出徵,所以來話別,為什麼相送如此近呢?”牛弘聽了以後擺了擺手就直接回去了。

楊素也不生氣,他早知道牛弘此人就是如此行事並沒有什麼壞心思,楊素還打趣道:“奇章公可說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

對楊素如此倒是沒什麼大礙,但是若是在別人面前恐怕會對牛弘生出誤解,也沒準會生出什麼事端。

果不其然“大智若愚”的牛弘果然在一個惹不得人面前犯了糊塗,那人就是隋文帝,自古都有伴君如伴虎這樣的說法,若是在皇帝面前犯錯,情商又低,那結果可不敢多想。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有一日上朝,隋文帝身體抱恙,想讓牛弘替自己傳一則口諭,待牛弘到達後將口諭說給他以後便叫他下去了。牛弘回來後,站在一眾大臣面前,正準備要說,結果腦子裡一片空白,自己剛剛只顧著想別的事了,結果到了地方把口諭給忘掉了。

這可如何是好,牛弘又仔細回憶了一番還是沒想起來隋文帝剛剛說了什麼。

底下的一眾大臣看著牛弘嚴肅的表情,越發緊張,難道隋文帝要牛弘帶的口諭是什麼可怕的訊息嗎,看著牛弘遲遲沒有說話,氣氛變得有些緊張。

牛弘這邊呢,他想了一會兒實在想不出來,便轉身走了。這讓一眾大臣更疑惑了,牛弘這是幹嘛去了。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原來,牛弘忘了隋文帝對他說的口諭打算回去重新聽一下。牛弘倒是誠實,若是換做他人,忘了皇帝的口諭哪還敢回去問呢。

隋文帝正休息,結果來人說牛弘又回來了,感到十分奇怪,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難不成出了什麼事嗎。

隋文帝讓牛弘來見,結果牛弘給了他一個哭笑不得的答案。他很誠懇的認罪,如實的告訴隋文帝自己趕過去的時候,因為一直憂心其他的工作把口諭給忘了。

隋文帝聽了以後大笑了起來,沒有半分生氣的意思,看來他也對牛弘的樸實性格有些瞭解的。隋文帝不僅不生氣,還對牛弘的誠實表示讚賞,對他做了獎賞,牛弘本來還有些緊張會惹得龍顏大怒,這回也鬆了口氣。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隋文帝將剛剛的口諭又說了一遍,牛弘這回一字不差地記下後趕忙回去了,那些大臣等了許久,越來越擔心,正低聲討論的時候,牛弘卻回來了。

緊接著他便把隋文帝的口諭宣了出來。大臣們聽後有點懵,難道這左等右等就只一句話,沒有其他的事了嗎。

下了朝以後,不少好奇的人打聽剛剛的事,畢竟牛弘的行為實在奇怪,到最後大家才知道原來是牛弘把皇帝告訴他的口諭給忘了。

眾人得知真相有些驚奇,牛弘犯了這樣低階的錯誤居然沒被責罰,不僅沒被罰聽說他還被賞賜了。

驚奇歸驚奇,牛弘畢竟也是前朝老人,加上學識淵博如今也很有威望,隋文帝如此對待他倒也是正常。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這類小錯放在牛弘這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身上也確實不用深究,但牛弘也犯過大錯,真的惹得隋文帝動了怒,可隋文帝依舊沒有責罰他。

在牛弘改定樂儀之前,一直由他擔任主持各項事宜,可由於修改的效果不好,犯了大忌諱險些被問罪。

當時隋文帝大怒:“我受天命七年,樂府猶歌前代功德邪?”牛弘是主要的負責人,險些就被問罪。

不過隋文帝也明白制樂並非易事,牛弘對此事一直很上心,便沒做責罰,而是將改樂之事重視了起來,後面才取得了成功。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牛弘在此次工作裡也再次彰顯能力,編著了大量書籍如《定樂奏》《樂議》《詳定樂議》《六十律論》《又樂議》《樂定奏》等。

牛弘就是這樣一個毫無城府,在人情世故方面甚至有些傻的人。不過這也讓他更為的平易近人,讓人瞭解了他溫厚的性子。

牛弘有一個弟弟,喜酒成性,時常喝多了鬧事,牛弘經常規勸他卻並不曾對他動怒。

一次弟弟喝醉了就把牛弘的牛給射死了,這讓牛弘的妻子很是生氣,因為牛弘雖然備受尊敬且官職頗高,但其實非常清廉勤儉,不論是出行還是穿戴都很節儉,而這被射死的牛就是牛弘拉車的牛,所以妻子才如此氣憤。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可牛弘聽了妻子的抱怨卻擺擺手根本不在意,只把心思放在手中的書裡,妻子連說了幾遍都沒有做表示,最後只說既然牛都死了那把它吃了就好了,讓妻子無奈至極。

牛弘就是這樣寬容大度,只醉心於學習的人,其他的想法半點沒有。

而越是這樣反而卻越得皇帝的喜愛,凡是這些位高權重享有極大權力的人,其實都心思極重,對待這些臣子部下總是小心又小心,唯恐他們能力過高而危及自己。

牛弘這種能力高但卻一根筋的人,簡直少有,所以才願意一直都用他且越來越重用,在隋煬帝繼位以後,讓牛弘擔負起了官吏選拔的重任,且對牛弘推舉的人都很信任。

隋煬帝其實並非什麼良主,據《隋書》記載是個昏庸的暴君。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但這位昏君對牛弘卻頗為重用,只因為在他繼位前,只有牛弘對他既不諂媚也不懼怕,每每隋煬帝寫書信給牛弘,牛弘都會認真回信,每字每句都能看出他不卑不亢的態度與認真的性子,這使得隋煬帝很早就認識到牛弘是個值得重用的人。

牛弘從北周至大業一路官途高走,這個“大智若愚”的大學者,為隋朝的文化禮儀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且貢獻一直影響至今。

牛弘的《請開獻書之路表》對現代的圖書館學有很重要的奠基作用,其中的《五厄論》是一篇簡潔精湛的國家藏書史介紹,他還詳述了國家藏書的作用與蒐集的具體原則,是中國古代圖書館學的理論基礎。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在牛弘的覲見和努力下,隋朝的藏書多達三十七萬,為我國古代藏書最多的一個朝代。牛弘在我國曆史上創下如此成就,且一生位高權重,卻從不奢靡,在他的世界中未曾有過比學習和為隋朝文化建設更重要的事。

他除去修訂編撰的卷宗外,還自己著述將近兩百卷,流傳至今的文獻仍有十三卷。

糊塗大臣傳口諭忘記內容,跑回去問皇帝,皇帝不怒反喜:賞

總結

這樣一位為我國圖書館學和隋朝的禮儀文化做出如此貢獻的人,因為寬厚溫良的平哥還有“大智若愚”的性子,讓他成了三朝元老。

牛弘一生好學,從不涉足他事,是所有皇帝都願寵信的好臣子。唐代名臣魏徵評價說:牛弘篤好攻籍,學優而仕,有淡雅之風,懷曠遠之度。採百王之損益,成一代之典章……澈之不清,混之不濁,可謂大雅君子矣。

文獻:

《隋代著名學者牛弘其人其事》封立

《牛弘圖書館學思想初探》陳林

《牛弘傳》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