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中國人以炎黃子孫自稱,為何不稱黃炎子孫?

炎黃子孫是華人的自稱。炎黃二帝為中華始祖。傳說他們出自同一個部落,後來成為兩個敵對的部落的首領。兩個部落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那我們為何是“炎黃子孫”而非“黃炎子孫”?

中國人以炎黃子孫自稱,為何不稱黃炎子孫?

黃帝是少典氏的兒子,起初複姓公孫,後改為姬。由於居住在軒轅之丘,故名為軒轅,即稱其為姬軒轅。相傳軒轅生下來就與常人不同,在襁褓中就學會了說話,自小伶俐異常,長大成年後則更為勤勉,聰明通達無人能敵。

當軒轅即位後,炎帝神農氏一族的統治力量已經逐漸衰微,諸侯們互相侵擾,欺壓百姓,神農氏卻已無餘力管制。於是軒轅頻繁舉兵,征討不服管教、拒絕朝貢的諸侯。於是各處諸侯都重新臣服於神農氏。但其中最為殘暴的諸侯非蚩尤莫屬,軒轅實力尚且不足,無力討伐。

炎帝眼見諸侯重新歸順,意於治罪於各諸侯,諸侯們便紛紛選擇效忠於軒轅。軒轅乃統治奇才,各諸侯在其手下安分守己、均無二心。除此之外,軒轅還種植五穀,平民百姓均能安居樂業,一時政治安泰祥和。然而炎帝是萬不能接受將天下拱手讓人的,與黃帝在阪泉之野三度交戰,終是大敗而歸,而黃帝也終是完成了自己的壯志。

中國人以炎黃子孫自稱,為何不稱黃炎子孫?

在軒轅的統治下,蚩尤可謂是一顆毒瘤,時時作亂,不聽命令,於是軒轅徵集四方諸侯,大舉進軍,於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將蚩尤生擒了去,隨後處死。從此之後,各諸侯均尊稱軒轅為天子,徹底取代了神農氏,此後黃帝之名代代流傳。

黃帝大敗蚩尤過後,只要有不聽從命令之人,黃帝就親自去征伐。政事戰事均親力親為,一路開山通道,披荊斬棘,沒有過過一天安逸的日子。黃帝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上分別到達了渤海、泰山、崆峒、長江、釜山,最後在涿鹿山廣平山下建都,遷徙往來,並沒有固定的居所。

當黃帝平定了天下之後,制定了國家官署的制度,軍隊以云為名,稱之為雲師,管宗族事務的稱青雲,管軍事的稱縉雲,還設定了大監,負責監管其他部落。國思想,人人稱道。除此之外黃帝又經常去祭祀山川鬼神,並以蓍草推算和制定了曆法,來預測節氣。用技術來種植五穀樹木,以德行來感化鳥獸魚蟲,遍佈於日月、水波、金玉、土石,各事用盡心力耳目,節約使用水火與財務,由於其有著土德的祥瑞徵兆,故稱其為黃帝。

中國人以炎黃子孫自稱,為何不稱黃炎子孫?

中國古代的史料典籍,一直是比較尊崇於黃帝的,是把黃帝排在炎帝前面的。甚至只提黃帝,不提或者少提炎帝。比如《國語·周語》說:“(鯀禹與夏人,共工、四嶽以及各姜姓)皆黃炎之後也。”顯然,這裡是把黃帝排在炎帝前面的。

司馬遷《史記·三代世表》上說:“舜、禹、契、后稷皆黃帝子孫也。”王充在《論衡·案書篇》中也說:“五帝、三王皆黃帝子孫。”

而且,有時候,有人還在黃帝、炎帝誰代表正統性上大做文章。比如,王莽在取代漢朝的時候,就曾說:“姚、媯、陳、田、王凡五姓者,皆黃虞苗裔,予之同族也。”也就是說,王莽自稱是黃帝之後,所以他理所當然可以取代漢朝。為什麼他覺得自己可以理所當然取代漢朝呢?因為劉邦是斬白蛇起義發家的,是“赤帝”斬“白帝”。這裡的赤帝,指的就是炎帝。既然漢朝祖先是炎帝,他王莽作為黃帝之後,取代漢朝,就理所當然了。

中國人以炎黃子孫自稱,為何不稱黃炎子孫?

後來,隨著中國古代王朝的興起和發展,為了強調皇族的意義,皇族的作用,因此不僅很少說“黃炎之後”,連“黃帝子孫”這種提法,都很少了。“炎黃子孫”真正成為熱詞,是在清末到民國的時候。為什麼那時候會興起來呢?主要是因為那時候中華民族遇到了來自俄羅斯及海外民族的嚴重侵略,中華民族面臨著亡國絕種的威脅,所以“炎黃子孫”這個詞,在那時候尤其重要。

在清末之前,中國的威脅,主要是來自於北方民族。而且像契丹這樣的少數民族,還自稱是炎帝之後。因此中原國家提“炎黃子孫”顯然不合適。但是在清末的時候,中國人發現了,所有的中華民族成員,不管是炎帝之後,還是皇帝之後,還是九黎之後,都應該團結起來,共同對付新的敵人,中華民族才不會亡國滅種。再加上“王朝國家”已經不存在,“民族國家”的意識形成,因此,“炎黃子孫”這個詞,在那時候顯得尤其重要。

中國人以炎黃子孫自稱,為何不稱黃炎子孫?

那麼,為什麼在稱呼上面,炎帝要排在黃帝前面?

首先,炎帝部落的歷史比黃帝部落的歷史要長。據史料記載和專家考證,炎帝部落的歷史比黃帝部落的歷史要長。後來,炎帝部落衰落,鄰近的九黎部落發展壯大,入侵炎帝部落。當時,炎帝向黃帝求援,黃帝打敗了九黎。九黎戰敗後,黃帝部落打敗了炎帝部落,炎帝向黃帝投降,黃帝成為新部落聯盟的首領。因此,按照順序,自然應該是炎帝的前面。例如,漢朝打敗了秦朝,但是名字都說“秦漢”,沒有說“漢秦”。史料也說,炎帝生活在同一時期。如《國語·晉語》一書中記載: “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表明炎黃同根同源外,還有把黃帝放在炎黃前面的必要。

第二,炎帝比黃帝文明程度更高。讓我們來研究一下炎帝部落的發明和創造:首先是耒耜等生產工具的發明;二是建立市場;第三,用麻來製作衣服;第四,陶器的燒製;第五,醫學的發展等等。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炎帝部落一直是一幅農耕文明的圖畫。它的文明高於黃帝。也因為炎帝部落的衣食有了更大的保障,不需要過多的搶劫,所以他們的戰鬥力有限,會被九黎入侵,後來被黃帝打敗。

中國人以炎黃子孫自稱,為何不稱黃炎子孫?

第三、炎黃子孫裡的炎黃雖然說的是炎帝和黃帝,黃帝沒問題就只有一個,但是炎帝卻不是和黃帝同時期的炎帝。《史記·五帝本紀》中說到,黃帝之時,神農氏衰。這裡講的是神農氏而不是炎帝,足以證明炎帝只是一個稱號,神農氏後人繼承帝位之後的稱號,也就是說每一個繼承神農氏帝位的人都被稱為炎帝。而炎黃子孫裡說的炎帝則是第一代炎帝,嘗百草,種五穀的炎帝,也是黃帝的祖先,這也是炎帝排在黃帝之前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