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12年京官到戎馬,曾國藩的人生大轉折,如何抉擇和心思沒那麼簡單

作者:鉅子何在

1852年,曾國藩得到一個去江西出差的機會,更難得的是可以順便回湖南老家探親。

對於曾國藩而言,回家探親的機會是無比珍惜和喜悅的,恨不得馬上能飛奔到家鄉的那個小山村,看看久違的家人。

那個人又沒有思鄉情結了,何況離家十二年的曾國藩。

自從1839年進京當官,到現在已經12年了。

不是曾國藩不想回,一是進入仕途的曾國藩時時刻刻以事業為重,皇帝沒批准,老是請假總是不好的。二來當京官其實沒有灰色收入,想回家的時候發現自己是兩袋空空。

這期間曾國藩祖母的病逝,他未能回家,父親的六十大壽,他未能回家,祖父的離世,更是未能回家。

早知那些年削減腦袋讀書為了當官,竟然得到結果是成了不孝子孫。

這又是為了什麼?曾國藩暫時迷茫了,其中的酸澀只有自己知道。

12年京官到戎馬,曾國藩的人生大轉折,如何抉擇和心思沒那麼簡單

可是曾國藩是理學大家,理智很快戰勝了情緒,可能這就是忠孝不能兩全吧!

想到家人離世燃燒香紙的青煙,曾國藩一臉憂愁,多少次只能在京披麻戴孝,往南叩首,叩首,再叩首。

人到一定位置,自由度其實更少。很多事本不可兩全,選擇的開始就意味著放棄。

能回到家鄉探親的曾國藩自然是一路飛奔,恨不得一日千里。

可是喜極生悲,生活總會突如其來地給你一錘子。

突然曾國藩收到書信:母親江氏去世了。

內心波濤洶湧的曾國藩上完請假奏摺,只能加快速度趕回湖南老家,可是想不到的是此時太平軍到處竄動,曾國藩回家之路變得異常危險。

更讓曾國藩想不到的是,這回家的短短几個月時間。

自己從12年京官變成團練大臣,突然的人生大轉折。

這前前後後又是發生了太多的事。這其中曾國藩的心思也是幾經波折。

12年京官到戎馬,曾國藩的人生大轉折,如何抉擇和心思沒那麼簡單

一、新皇帝和太平天國

朝廷剛經歷過第一次鴉片戰爭,簽訂了丟人的《南京條約》。這讓很多人明白了清政府的腐敗已經深入骨髓。

這種不滿情緒從朝廷到民間,書生落魄的洪秀全帶頭搞起的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軍經過幾年的發展,雖然還是侷限於廣西的小打小鬧。但是已經有了很大的蔓延之勢。

天有不測風雲,接著當了三十年皇帝的道光,於1850年駕崩了。

說起道光皇帝,一生之中雖然沒有很大的功績。但也是勤勤懇懇的一位好皇帝,嚴格說是清朝皇帝之中最節儉的皇帝,沒有之一。一件黃袍穿個十來年是常事。

當然道光皇帝,對於外國輸入的鴉片,以強烈態度處之,堅決支援林則徐的虎門銷煙,是值得每一箇中國人點讚的。

至於導致了鴉片戰爭,只要做事沒錯,事來了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那都是後話。

說起林則徐,民族英雄,毋庸置疑。

與其說是道光成就了林則徐,倒不如說是林則徐成就了華人骨氣。

事兒總是一件接一件,剛上位的咸豐明顯是血氣方剛,容忍不了太平天國的各種操作。於是派林則徐從福建去廣西鎮壓太平軍。可林則徐剛到潮汕普寧,似乎是要跟著道光一樣,突然病逝。

老皇帝駕崩,民族英雄離世,新皇帝繼位,朝局不穩。

洪秀全看到這個時機,果斷的於1851年搞起了轟轟烈烈的金田起義。

此時太平軍的戰火已經不是廣西的小打小鬧,一路向北,奔向湖南湖北、江西。

面對這樣的局勢,新皇帝咸豐的態度是堅決的,但是清王朝會不會在這個動亂中飄落散架了,其實曾國藩心理是沒譜的,但是有譜一點是:老家湖南肯定要在戰火中蹂躪。

曾國藩想著,自己能做些什麼呢?可是暫時無解。

12年京官到戎馬,曾國藩的人生大轉折,如何抉擇和心思沒那麼簡單

二、長沙圍困,回家受阻

曾國藩雖然一路傷悲,想盡快回家奔喪,但也沒有太多心思去想國家大事。

想回到湖南老家,必須經過湖北,湖南長沙,看著太平軍朝著湖南湖北的方向猛攻,能不能安全回家已經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了。

如果回家半道,成了太平軍俘虜,不說奔喪是泡影,人生恐怕就此改變。

果不其然,當曾國藩到了湖北武昌的時候,就得到長沙被圍困的訊息。這算是徹底擋住了曾國藩回家的必經之路。

這時的曾國藩心理是糾結的,回去一路生死未卜,再加上身邊的湖北巡撫常大人一個勁勸說不安全不要回去。

可是馬上就到家門口了,母親大喪為重,心不甘,只恨不得太平軍一瞬間都死掉。

一萬個草泥瑪就這樣來回奔騰。

曾國藩在武昌考慮了一天,還是決定回家,那隻能想辦法繞道而行。

終於曾國藩還是安全地回到家中,見到久違的親人,心裡是高興的,但是看著母親冰冷的棺槨,心裡又是悲涼的。

此時的長沙城外依舊是圍得水洩不通,長沙能否脫困,曾國藩不知道。

看著太平軍就在家門口,曾國藩心裡是波瀾起伏的。

似乎半夜驚醒,都有一種躍馬疆場的衝動,身為湖南學子,不能保家,人生意義又何在。這是曾國藩在思考的問題。

12年京官到戎馬,曾國藩的人生大轉折,如何抉擇和心思沒那麼簡單

三、糾結出山

曾國藩就這樣一邊在家為母親辦理喪事,一邊聽著朝廷和太平軍的各種戰況,一邊心裡又在思考著什麼。

其實在長沙城內的大人物和兵力都不弱,總督,巡撫,提督,總兵一大堆,還有六七萬部隊。

可是還是被太平軍圍著打,不能說是飯桶多,只能說是踢皮球的人太多,各人之間相互掣肘,腐敗無能。

幸好,左宗棠帶著人來了。

左宗棠雖是落魄的舉人,但是名氣很大,可以自稱為當代諸葛亮,才能是有的。

很快在左宗棠坐鎮指揮下,洪秀全苦攻長沙幾個月拿不下來,只能撤退,換其他地方再打。

就這樣,長沙之圍算是解了。可是其他地方,清兵是一路潰敗,毫無抵抗能力,清廷的這攤泥水是越陷越深。

遠在京城的咸豐著急,朝中大臣張亮基,以及有抱負的左宗棠也著急。曾國藩更是乾著急。

著急也沒用,總要想辦法解決問題。

很快,1852年11月左宗棠建議張亮基寫摺子給咸豐,讓很有名氣的曾國藩在湖南幫辦團練,和清軍一起抵禦太平軍。

摺子咸豐帝是批了,可是諭旨下到曾國藩手上時,曾國藩看著母親尚未安葬的棺木,還是在左右為難中拒絕了。

拒絕的原因是:我要守孝丁憂,這是很正當的理由。

此時的曾國藩心理明白得很,自己一介文官,打仗是不擅長的。

出山辦團練能做成也好,做不成反而被朝中大臣以及父老鄉親恥笑。

不願意做沒多大把握的事,也是人之常情。說到底是曾國藩此時的心理沒譜。

曾國藩拒絕了,但是張亮基是不依不饒的,又一封催促加勸說的書信送到曾國藩手中。

而此時湖北省城武昌已被太平軍攻下,這驚動了整個朝野,也驚動了曾國藩。

曾國藩的心又在糾結,忠孝到底選哪個?

似乎已經不能安心守孝,國家危難之際,自己卻在隱居山林,自己一直倡導的忠義去了哪裡?這讓曾國藩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雖然收到張亮基的信,但是曾國藩並沒有給出回覆。張亮基也知道結果,再一次地請出了曾國藩的同鄉好友郭嵩燾出來遊說。

待在曾國藩家中的郭嵩燾,連續好幾天在曾國藩耳畔絮叨國家大義,但是曾國藩依舊不為所動。

12年京官到戎馬,曾國藩的人生大轉折,如何抉擇和心思沒那麼簡單

沒有辦法,郭嵩燾又只好搬來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左右求情,曾麟書明白兒子的心思,又是一番忠孝言論讓曾國藩出山。這下曾國藩自然是答應了,好友郭嵩燾也能完美地回去給張亮基交個差。

連郭嵩燾都以為曾國藩出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可是好幾天,曾國藩依舊沒有一點動靜。

這下張亮基是急眼了,又是再一封信直接給到曾國藩,又是一番誠懇且低調的勸言。

這次曾國藩再也不能推辭了,也再也不想推辭了。

沒過幾天,曾國藩接受了皇帝詔令,和郭嵩燾一起毅然奔赴長沙,從此脫離京官,走上了自己完全陌生的戎馬生涯。

在這幾個月前,曾國藩可能做夢也想不到幾個月後自己不再是坐轎子進出官府,而是騎馬進出兵營。

在曾國藩心裡,一個漢臣京官,一輩子能達到的最高點也就是前輩張廷玉莫屬了。這是曾國藩當京官的目標。

從小教育儒家忠義、仁者為國的思想也是深入曾國藩骨髓,且幾十年一直以理家自修。這才是其核心,至於當京官還是辦團練只是換一種形式做事而已。

就算沒有好友同僚的勸說,如果太平軍還在繼續,曾國藩自願棄筆從戎也是早晚的事。畢竟人的初心總是難以忘懷。

12年京官到戎馬,曾國藩的人生大轉折,如何抉擇和心思沒那麼簡單

曾國藩是忠的,也是孝的,所以其糾結,畢竟前面好些年長輩的過世自己都沒盡孝,母親去世如果再不盡孝,恐怕人言可畏,拉下一個不孝的罪名,更怕自己在孝義面前留下終身遺憾。

在人生大轉折面前,每個人都會很謹慎,曾國藩也是如此,當然這其中也有自己的一些小心思。

首先,曾國藩沒幹過戎馬之事,換了工作技術內容,心理沒譜,沒有自信,要不然郭嵩燾答應可以讓郭氏班底予以輔助。

再者,曾國藩在觀察太平軍的動態和發展趨勢,如果眼看太平軍快被朝廷鎮壓住,就是自己再出山又有何意義。

還有,從京官到團練大臣,突然的轉變是自己政治前途的大冒險,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官僚體系,要新建的人脈等等,充滿太多不確定性。

再說一個市長,正兒八經去管理一個村子,不一定能管好,因為太多犄角旮旯不熟悉。

曾國藩在等待中也是在觀察朝廷對自己的支援態度,也是獲取其他同僚更多的支援以及考驗他們請自己出山的決心,這些都是方便以後做事。

再可能一個小心思,就算以後做不好,也有一個臺階下:我不想出山,怕做不好,是你們死氣八咧的扯我出來的。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心思,這種心思曾國藩是不會明說的。出山之前等待朝廷給予更多的權利,畢竟要做大事需要大權利。

當然咸豐帝沒給他,這也為曾國藩以後在江西陷入無權苦悶的境地埋下了伏筆。

綜合考慮下來,曾國藩面對朝廷、同僚和好友、還有父親的支援,再不出山就是裝大爺了。

但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曾國藩想做事、做大事、想報效朝廷。

這才是心底裡的東西,也是後來十幾年和太平軍困苦鬥爭下,曾國藩能夠堅持下來的底層動力。

面對人生大的抉擇,順勢而為,趨勢所在,過去無須留戀,未來不可怕。做事的外在形式也不重要,一個人內心所追求的原動力最重要。這種東西決定了後來面對困難的堅韌和持續,也決定了以後是否後悔。至於考慮很多的方面包括小的心思,只是為了去做大抉擇前一種手段或者目標預演而已。

我想,曾國藩有可能就是這麼想的吧!

原創不易,歡迎討論點贊加關注!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