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宋遼澶淵之盟為何充滿爭議,北宋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歷史上國與國之間有過無數次盟約,要問哪幾個影響最大,我覺得宋遼“澶淵之盟”肯定得算一個。

說到宋朝,許多人印象是積弱,但積弱得分年代,在北宋開國之初,宋軍可絕對不弱。宋太祖趙匡胤武人出身,深知強軍的道理,在北宋初期,宋軍也是一支百戰之師,不然無法蕩平各路割據勢力,一統天下,那時候的宋軍真的很強。

宋太祖之後,宋太宗趙光義也矢志北伐,收復燕雲十六州,完成哥哥未竟的心願。彼時宋軍依然很強,曹彬、潘美、米信、田重進等開國名將尚未凋零,楊業這樣的勇將也在陣中。

冷不丁的是,趙光義駕崩後7年,宋真宗趙恆就在澶淵與遼國訂立盟約,合約規定: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史稱“澶淵之盟”。

宋遼澶淵之盟為何充滿爭議,北宋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澶淵之盟”好不好呢?

好,確實是好,它以極小的代價換來了宋遼之間長久的和平。

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這個代價大不大呢?對當時的宋朝來說,相當於九牛一毛,這點歲幣的支出還不到龐大軍費的百分之一,而大宋巔峰時期的財政收入更達到約1。6億貫,所以出這點歲幣對宋朝實在是沒啥感覺。

就此,在之後將近百年時間裡,曾經你死我活的宋遼成了兄弟之國,大家你好我好做生意,樂呵呵地互派使者,家裡出了啥事都不忘告訴一下,活脫脫成了哥倆好。

但是事情都有兩面性,在看到“澶淵之盟”以極小的代價換來了長久和平之外,卻也別忘了,它也是北宋突然死亡的主因。

宋遼澶淵之盟為何充滿爭議,北宋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好事怎麼就成了壞事,“澶淵之盟”為何會導致北宋亡國呢,我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來自戰略上。

從宋太祖到宋太宗,這哥倆共在位37年,要問他們最大的敵人是誰,保準異口同聲告訴你:遼國。

趙匡胤平滅荊湖、西川后,只剩了一個目標:收復燕雲十六州,如果要追溯源頭,這還能歸結到壯志未酬的周世宗柴榮身上,當時趙匡胤正是柴榮殿前都檢點。為此,他發動攻伐北漢的戰役,但北漢有遼國撐腰,是遼國楔入宋境的一顆釘子,宋朝一打北漢,遼國立馬增援,終趙匡胤一生也沒能啃下北漢。

不要緊,還有趙光義,太祖即位後繼續拔釘子,終於在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滅亡了北漢。

但北漢只是個橋頭堡而已,真正的目標還是遼國,確切說是燕雲十六州,聲勢浩大的雍熙北伐就是在此背景下發生。

宋遼澶淵之盟為何充滿爭議,北宋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從太祖到太宗,追求的是國家的大一統,大一統的最終目標就是遼國控制的燕雲十六州,遼國地處北方,在這個戰略思想下,北宋初期的軍事策略就是拒敵於國門之外,在邊境部署重兵,重兵有多重,看看趙匡胤的安排就明白了:

命李漢超屯關南,馬仁瑀守瀛州,韓令坤鎮常山,賀惟忠守易州,何繼筠領棣州,以拒北敵。又以郭進控西山,武守琪戍晉州,李謙溥守隰州,李繼勳鎮昭義,以御太原。趙贊屯延州,姚內斌守慶州,董遵誨屯環州,王彥升守原州,馮繼業鎮靈武,以備西夏。

並且,這些邊將都有很大的自主權,宋太祖給了他們很好的待遇和很大的權力,

“其族在京師者,撫之甚厚,郡中筦榷之利,悉以與之。恣其貿易,免其所過徵稅,許其召募亡命以為爪牙。凡軍中事皆得便宜”。

宋太宗即位後,繼承了太祖的政策,因為他也是北伐的極力倡導者,這樣的理念之下,自然就需要在邊境集結重兵。就算遭遇雍熙北伐的大敗後,趙光義也沒有放棄收復幽雲的宏願。

宋遼澶淵之盟為何充滿爭議,北宋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不過這時宋朝短時間內無力再次發起北伐,再加上遼國獲勝後兵峰甚銳,主動出擊,在君子館等地又幾次擊敗宋軍,宋太祖的執念有所消減,宋軍採取守勢。即使如此,在軍事戰略上,宋朝還是在邊境重點佈防,沒別的,因為遼國還是假想敵。

澶淵之盟後,情況就變了。在盟約裡有這麼一條,

“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拔河道”

,也就是說,只能維持現有的軍事設施,不得再有修築城池,加固堡壘,挖掘河溝等動作。

如果只是這樣,北宋在邊境保留現有的軍事力量,不說能確保萬無一失,至少能進行有效防禦,那也不算太離譜。

問題在於,合約達成後,宋朝的戰略目標就變味了。遼宋是兄弟之國,友好鄰邦,駐紮那麼多軍隊幹嘛,還不如撤回來,既節省軍費,又能在內地機動,也就是成了“外虛內守”,收縮了戰線。

好了,這是軍事戰略上的轉變。

宋遼澶淵之盟為何充滿爭議,北宋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其次來自制度上。

戰略上的轉變必然帶來軍事制度的變化,具體變化在哪呢?

以北宋的馬政來說。

在北宋前期,雖然沒有燕雲十六州,其實並不缺戰馬。

北宋透過官府飼養、民間飼養、貿易所得、朝貢所得、少數民族內附所得、戰爭繳獲

等種種手段,能獲得為數不少的戰馬。北宋初期的馬政執行得是比較好的,僅在京城諸州就有二十多萬匹,養馬人員16318人。

《文獻通考》:即大名、洺、衛、相州凡七監,多擇善馬為種,牝牡為群,歲遣判官一人巡行點印,二歲已上者歲約八千餘匹,凡京城諸州飼馬兵校一萬六千三十八人,坊監及諸軍馬二十餘萬匹。

馬政鼓勵民間養馬,民間馬匹數量也不少,僅僅在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為了準備北伐,,一次性就在民間購買了173579匹馬匹。

澶淵之盟後,馬政就逐漸玩完了,僅僅到了宋仁宗時期,馬市的主要來源“券馬”就差不多荒廢了,“惟秦州一處券馬尚行”。

除了馬市,官府養馬的牧監也逐漸形同虛設,到了宋神宗熙寧初期,河南河北十二馬監的馬匹供應情況是這樣的:

“河南北十二監,起熙寧二年至五年,歲出馬一千六百四十匹,可給騎兵者二百六十四,餘僅足配郵傳。”

至於民間養馬,法令一再變化,優惠政策沒有了,養馬要虧本了,百姓自然就不願養馬了。

所以到了北宋後期,就真的沒什麼戰馬了。

宋遼澶淵之盟為何充滿爭議,北宋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戰馬給作沒了,軍隊的戰鬥力如何呢?

不用看戰績,看看一個娛樂場所就能知道:瓦舍勾欄。

瓦舍勾欄是宋朝主要的娛樂場所,也是它的頂峰,它們相當於今天的劇院或是娛樂一條街這樣的場所。

瓦舍勾欄的重要客戶群體之一就是軍士。因為宋朝花費很大財政收入養兵,根據《宋會要》記載:

大略官俸居十之一 , 吏祿居十之二 , 兵廩居十之七。

國家要拿出70%以上的財政收入來養兵。

士兵們收入頗高,卻又無事可幹,於是瓦舍勾欄就成為他們經常光顧的場所。

光是去瓦舍勾欄看看戲聽聽曲,或許還不是什麼大事,更嚴重的問題是,軍隊本身是許多瓦舍的投資方,因為宋朝的軍隊允許經商。

這樣問題就比較大了,軍隊經商,當然不可能侷限在投資瓦舍,他們做的買賣很多,“匠民、樂工、組繡、機巧、百端名目 ”,哪個賺錢就做什麼買賣,不光是士兵,軍官將領也是如此,比如宋初名將張永德就從事販賣木材的生意。

帶來的後果是:

“為將帥者,不治兵而治財。刻剝之政行,而撾摩之恩絕,市井之習成,而訓練之法壞。二十年間 ,披堅執銳之士 , 化為行商坐賈者 , 不知其幾。”

這樣的軍隊,戰鬥力就可想而知。北宋後期除了西北邊軍因為要防備西夏還有點戰鬥力,其他就沒法看了,被金軍一路橫掃也就不奇怪了。

宋遼澶淵之盟為何充滿爭議,北宋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除了軍事,更重要的是對外的政策。

在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太祖開萬世之基 ,太宗定四海之難 ,而和戎戢兵以致太平者真宗也”。

從正面看,這是肯定了宋真宗天下息兵的功績,但放到那一年來看,卻有點不一樣。

紹興十年,南宋朝廷已經在從建炎初年時金兵的搜山檢海捉趙構中緩過了勁來,岳飛等人率領的各路宋軍開始反擊,並取得了不少勝利,宋金戰爭發生轉折的時候。

這句話,就是主張議和的思想體現。既然宋真宗和戎戢兵的功勞可以和太祖太宗相提並論,那麼宋高宗與金人議和成功,顯然也是不世之功了。

再倒回去看看呢,並不是只有趙構求和,在他之前,徽宗和欽宗也是一樣的。自從金國攻宋以來,宋朝就不斷派出使者,如馬擴、沈琯、李鄴等,表示願意吐出聯金攻遼得到的燕京等地換得和平。

此後不管是金軍兵臨東京城下,還是李綱率軍抗金獲得一些勝利後,主和的呼聲始終甚囂塵上,並且終於在靖康元年和金國達成合約,代價是每年交納歲幣費“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

至於結果,所有人都知道了,第二年金人就撕毀合約再次攻宋,靖康之恥成為中國歷史上永遠無法彌合的傷疤。

您看,澶淵之盟成為一個樣板,後世官家們遇到戰和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它,哪怕已經碰得頭破血流還要抬出澶淵來說事,可以說它影響到了國策。

宋遼澶淵之盟為何充滿爭議,北宋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議和只是結果,背景才是原因。

說到底,議和有沒有錯,把它作為一種策略來看的話,也並不一定有錯,但是光想效仿宋真宗交納歲幣就能取得和平,就太想當然了。自古以來,就沒有能透過送點錢財就買來的和平,澶淵之盟能夠達成,背後的根本原因還是宋軍在澶淵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和戰鬥決心。

雖然趙恆有點慫,但在寇準的力勸下還是前往澶州親征,宋軍又射殺遼國名將蕭撻覽,宋朝軍民士氣大振,遼國卻因此士氣低落並且是強弩之末,所以合約才能達成,這背後,是主戰的大臣和軍隊付出的努力。

和平了一百多年後,宋朝似乎忘了這些事。當然不是真忘了,是選擇性遺忘,李綱等主戰派大臣都說過這茬,但主和派不是聽不見,是聽不進。

其實還可以看看“紹興和議”,說到宋金的合約,什麼海上之盟、東京的城下之盟都算不得真正的合約,紹興之盟才算。

紹興之盟的背景是什麼?是金軍在1140年的南侵中遭遇失敗,岳飛連戰連捷,收復了大片失地,宋軍經過十來年戰爭淬鍊,逐漸找回了北宋初期的感覺,可以在戰場上正面擊敗金軍。這時候,金國面對的已不是搶不到東西,而是可能被宋軍反推,丟失到手的土地。

是不是有點眼熟?確實,這跟澶淵之盟的背景有些相似,遼金都是勞師遠征,強弩之末,金國的情況還比遼國更加惡劣一些,所以能達成盟約也就不奇怪了。

宋遼澶淵之盟為何充滿爭議,北宋究竟是虧了還是賺了?

那麼答案就出來了。

澶淵之盟本身並沒有太大問題,它是宋軍努力進取的結果,以較小的代價換來長期和平也可以說划算,問題是盟約訂立後宋朝的麻痺。

不管是從思想上還是行動上,北宋官家們都失去了進取心,失去進取心不算,還失去了警惕。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個國家失去了憂患意識,結果是啥呢?北宋的滅亡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這句話,雖然出自東周時期的《左傳》,即使在今天來看,也是非常有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