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劇本網:電影劇本《狀元王傑》故事梗概

劇本網:電影劇本《狀元王傑》故事梗概

《狀元王傑》電影劇本

編劇:於心

一,故事梗概:

出身寒門的王傑,寒窗苦讀、歷經錘鍊,被欽點為狀元,入仕後從侍郎做到首輔,與權臣和珅鬥爭了十餘年,最終為朝廷除去了和珅集團以及因其導致的白蓮教暴亂禍患。

二,詳細梗概:

王傑8歲喪父,家境貧寒,在寡母含辛茹苦的撫養和教誨下,天資聰穎的他用功求學,得到了崇尚張載關學的義學程先生(程蘭玉之父)垂青,悉心教育栽培,不僅學習應考的四書五經之類,而且對地理、天文等自然科學也有涉獵,特別對張載的關學,頗有研究,學業大長。他求知若渴、少有閒心。常被楊勳等人欺辱、騷擾,也被程蘭玉及程先生庇護。王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很快在同學中脫穎而出,書法、文章造詣頗深,他20歲時,在縣考、府考中出類拔萃,均名列第一。被韓城縣令賜匾“曠代雄才”,並贈“偉人”字號,當地人則譽為才子、神童。

乾隆十二年,受到程老先生舉薦的王傑,就讀北方名校“關中書院”,師從儒學大師孫景烈,這位關學大儒傳授給王傑的,不僅是廣博的學問,還身體力行影響著王傑立身處世之道。從學孫景烈,不僅使王傑的學問、眼界得到極大提高,而且對其人生觀、價值取向等影響巨大。王傑中舉之後,朝廷委任他擔任西安附近的藍田縣教諭(做一個負責一方的縣級教育官員)。恩師孫景烈卻將王傑推薦給兩江總督尹繼善和江蘇巡撫陳宏謀。王傑先後在兩江總督尹繼善和江蘇巡撫陳宏謀府上做過幕府屬吏。由於才華出眾,文筆甚好,且性格耿直,得到兩位封疆大吏的青睞。無意間還博取了尹繼善妻妹靜怡和陳宏謀外甥女婷婷的芳心。王傑專情,表明決不辜負髮妻程蘭玉,從韓城老家專程趕來的程蘭玉極力說服王傑,讓王傑娶靜怡和婷婷做側房小妾。王傑當時主要工作,就是起草尹繼善和陳宏謀給皇帝的奏章。乾隆皇帝在不經意中,不僅慢慢熟悉了王傑的字型,也熟悉他文章的風骨。只不過,當時皇帝還不知文章為何人所作。

命運之神終於垂青這個才學卓異的貧寒子弟,王傑以殿試第三名的成績卻被欽點為頭名狀元,雖獲榮耀,但也招來嫉恨和不服,從京城到地方,先後有多名學子和書生與王傑比對賽詩,但均不及王傑。王傑入仕後,歷任戶部侍郎、兵部尚書、左都御史、軍機大臣、尚書房總師傅、東閣大學士等職。在清乾隆、嘉慶兩朝為官,與權臣和珅鬥爭多年,深得朝野贊服和乾隆、嘉慶皇帝器重。嘉慶元年,乾隆禪讓,但退位不讓權,實際仍操縱帝國事務,和珅依舊叱吒風雲。嘉慶帝厭惡和珅,但奈何兒皇帝毫無實權,只能隱忍。此時王傑因和珅實控軍機處,自己久居相位卻無作為,怒而辭職。

4年後,嘉慶帝親政,請出老師王傑列出和珅十二大罪,進入了扳倒和珅的決戰階段。隨即和珅下獄,但和珅位居相位十餘年,勢力盤根錯節,而且深得乾隆皇帝寵信,在審理和處置問題上,如有不慎,將會損及皇家顏面,所以無人敢審。嘉慶遂請自己的老師王傑以禮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的職稱擔任了主審官,很快審出和珅及黨羽罪行,賜白綾讓和珅在獄中自盡。王傑隨後又負責查抄工作,累計共查獲和珅家產八億餘兩(相當於清政府十五年的財政收入)。王傑憑藉清除大清第一蛀蟲的功績,繼而擔任首席軍機大臣,史書稱“傑為首輔,遇事持大體,竭誠進諫,上優禮之”,就是在他的主導下,為禍九省、歷時八年的川楚白蓮教暴亂終於被平定。

嘉慶六年,王傑以年老多病多次乞請離職退休, 嘉慶最終諭準, 加封太子太傅銜, 俸祿待遇不變。到了王傑離京之時,嘉慶加恩賞賜給他乾隆御用的玉雞手杖一枝和御扇一把(扇面贈詩兩首),以示恩寵。王傑回到老家韓城後用僅有銀兩資助義學,自己卻租住他人房屋。與夫人程蘭玉八十大壽時,嘉慶命陝西巡撫方維甸帶著御製的賀詩牌匾代皇帝登門為王傑夫婦賀壽,王傑以禮赴京答謝,路途顛簸,不久即病逝於北京。嘉慶皇帝揮淚賜錢歸葬治喪,追贈太子太師銜,祀賢良祠,諡文端。祠聯為:“文見長,清風兩袖,不畏權貴;端品高,言道一身,敢斥惡邪。”

劇本網:電影劇本《狀元王傑》故事梗概

三,人物小傳:

1。王傑(1725年-1805年2月9日 ),字偉人,號惺國,陝西韓城人。清朝狀元、名臣,有清一代陝西第一名臣。初在南書房當值,後經多次升遷,官至內閣學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後又轉調史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軍機大臣,上 書房總師傅,第二年又出任東閣大學士,總理禮部。嘉慶帝即位,仍為首輔。王傑在朝四十餘年,忠清勁直,老成端謹,不結黨營私,不趨炎附勢。嘉慶十年(1805年),王傑去世,享年八十一歲,追贈為太子太師,祀於北京賢良祠:

2。乾隆,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的年號。前後共六十年,起止時間為1736年2月12日[1]至1796年2月8日[2]。清高宗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軍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生於1711年9月24日,卒於1799年2月7日。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3]清高宗於1736年2月12日開始使用“乾隆”年號,至1796年2月8日為止:

3。嘉慶是清朝的一個年號,在乾隆之後,道光之前,共計25年。1795年10月3日,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立愛新覺羅·顒琰為皇太子,並下令從次年正月初一日(公曆1796年2月9日)開始改用“嘉慶”年號。[1]1796年2月9日(嘉慶元年正月初一日),清高宗傳位給仁宗,正式退位,仁宗正式即位。[2]愛新覺羅·顒琰就是清仁宗嘉慶皇帝:

4。孫景烈(1706~1782年),字孟揚,號酉峰,陝西武功人,官至翰林院大學士,關中著名學者。生於清聖祖康熙四十五年,卒於高宗乾隆四十七年,年七十七歲。本名孫景烈,字孟揚,號酉峰,幼年好學,聰穎過人,博覽群書,過目不忘。由於他廉潔謹慎,辛勤於教育事業,被陝西巡撫崔紀以賢良方正推薦,朝廷加授六品官銜。景烈生性耿介,除潛心精研學問外,別無所欲。他冬不向火,夏不揮扇,雖盛暑,仍衣冠整肅,從不懈怠,其嚴謹端方,幾近於愚。正因其孜孜不倦,窮究理學底蘊,故被稱為關西夫子,海內大儒。他的學問淵博,熱心於教育事業,為當時名儒。勤懇執教三十多年,生活淡泊,不結交權貴:

5。尹繼善(1695(乙亥年)—1771)清代官吏。章佳氏,字元長,號望山,滿洲鑲黃旗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尹泰之子。雍正元年進士,歷官編修、雲南、川陝、兩江總督,文華殿大學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協理河務,參贊軍務。有《尹文端公詩集》10卷等,曾參修《江南通志尹繼善,生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字元長,號望山,姓章佳氏。章佳,本系地名,後因以為姓。始祖穆都巴延,本居長白俄莫和蘇魯:

6。陳宏謀(1696年—1771年), 中國清朝中期政治人物。字汝諮,曾用名弘謀,因避乾隆帝“弘曆”之名諱而改名宏謀。臨桂(今廣西桂林)人。雍正進士歷官布政使、巡撫、總督,至東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在外任三十餘年,任經十二行省,官曆二十一職,所至頗有政績,得乾隆帝信任。革新雲南銅政,興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經理天津、河南、江西、南河等處水利,疏河築堤,修圩建閘。先後兩次請禁洞庭湖濱私築堤垸,與水爭地。治學以薛瑄、高攀龍為宗,為政計遠大。輯有《五種遺規》。乾隆三十六年卒:

7,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本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奉天府開原縣(今遼寧省清原縣)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和珅門蔭入仕,精明強幹。透過李侍堯案,鞏固身份地位,深得乾隆帝寵信,並將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促使和珅大權在握,成為皇親國戚。先後擔任和兼任眾多關鍵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正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拜文華殿大學士,封一等忠襄公。隨著權力地位的成長,私慾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嘉慶四年(1799年),清仁宗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乾隆帝死後十五天,清仁宗賜和珅自盡,時年四十九歲:

8,程蘭玉,(1725年-1805年),陝西咸陽人,王傑夫人,與王傑相濡以沫、共度一生,勤勞節儉,相夫教子,是典型的中國家庭主婦:

9,吳老夫人,(1705年—1786年),陝西韓城人,王傑母親,早年喪夫,孤寡一人,吃盡苦頭將王傑兄弟三人撫養成人,晚年隨王傑夫婦享受人倫孝悌:

10,陳婷婷,(1729年—1805年),廣西桂林人,才貌雙全,溫柔賢淑,善解人意,在書法和詩詞方面頗有造詣,對王傑痴情迷戀:

11,楊勳,(1721年—1792年),陝西韓城人,王傑同學,少時頑皮不用功,時常欺辱王傑,後孤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