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什麼二戰時,德國寧肯死磕蘇聯,也不死磕英國?有何貓膩?

德國為什麼寧可雙線作戰,也不願意先把英國打下去,然後再打蘇聯。

為什麼二戰時,德國寧肯死磕蘇聯,也不死磕英國?有何貓膩?

這究竟是戰略戰術的失誤,還是背後大有邏輯可言?其實這場戰爭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也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戰場敘述邏輯問題,其背後大有貓膩。

第1點,德國的海軍力量非常薄弱。

大家都知道在第2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英國法國的關係非常曖昧,曖昧到什麼程度,德國在進攻一些國家領土的時候,英法兩個國家幾乎是默許的。

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說,打這個地方就打下來吧,反正打不到我本國領土,為什麼這兩個國家一反常態,沒有所謂的伸張正義呢。

其主要原因在於第2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英法兩個國家已經被嚇破了膽,這個嚇破了膽,並不是強悍的德國嚇破了膽,而是第1次世界大戰時法軍的重大損失。

雖然法國在第1次世界大戰當中作為勝利國,但是英國和美國並不想讓法國在歐洲做大做強,所以暗中又扶持德國。

為什麼二戰時,德國寧肯死磕蘇聯,也不死磕英國?有何貓膩?

這一下子讓法國意識到,就算自己打贏了德國又有什麼意義呢?到頭來還是英國美國這兩個國家繼續扶持德國,所以法國就消極作戰了。

而英國當時的國際地位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英國著急忙慌地保留著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也不敢和德國硬碰硬。

所以最開始的時候,德國是如入無人之境的,不管是攻擊周邊幾個國家甚至短期之內蕩平了,法國對於英國來說除了震撼之外,再別無他法。

但緊隨其後英國突然意識到了,如果連法國都投降了歐洲大陸尤其是自己這邊的,豈不就只剩下自己這一個小國家了嗎?

如果這個時候再不反抗德國,那麼此時的英國將會面臨極大的危險,所以英國的反抗意志變得愈發強盛,而德國卻突然發現自己好像也沒有辦法拿英國怎麼樣。

為什麼呢?因為英國地理位置實在是太特殊了,英國並不是直接歸屬於歐洲大陸板塊的,而是在歐洲大陸板塊之外,因為英國和歐洲之間還隔著一個英吉利海峽。

那有人就說了英吉利海峽也沒有多長,還不如那種大西洋太平洋大了甚至在地圖上一看就一點點,直接造幾艘船,然後開著船去把英國的老窩給端了不就行了嗎?可以是可以。

為什麼二戰時,德國寧肯死磕蘇聯,也不死磕英國?有何貓膩?

但是德國也有自己的漏洞,德軍最大的漏洞在於海洋力量德軍的海洋力量之所以如此匱乏。

主要原因在於在第1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簽訂了凡爾賽條約,而凡爾賽條約直接約束到了德軍的海軍力量。

說得再直白一些,這個時候的德軍是有心無力,即便德軍真的想和英國死磕,估計大半的損失率都會在英吉利海峽上,德軍已經沒有任何壓制。

英軍的關鍵優勢,即便德軍的閃電戰非常強,可是這些坦克怎麼能夠運送到英國的領土上,是個天大的問題。

那既然海軍不行,就意味著無法透過優勢把士兵送過去,陸戰再強也沒用,其實此時的德軍還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動用自己龐大的空軍,因為德軍的空軍似乎也不錯。

但是大家不要忘記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空軍的優勢力量也是非常明顯的,德軍和英軍在空軍這一塊基本是能打個平手的。

第2點,德國已經無法在原有地盤上獲得優勢。

咱們在之前的時候就曾經講過,德軍在第2次世界大戰打到中後期的時候,基本呈現出焦灼的狀態。

為什麼二戰時,德國寧肯死磕蘇聯,也不死磕英國?有何貓膩?

此時的格局已經無法在歐洲大陸上原有的版圖當中擴大優勢,也沒有辦法和英國進行硬碰硬,但是德國的戰略模式就是以戰養戰的戰略模式。

沒有戰爭可打,那就意味著短期之內無法獲得充足的利潤,利潤不到位了,士兵的整體運作模式就會出現大問題。

更重要的是此時的德軍還面對著一個先天劣勢,什麼劣勢?沒有資源了,德軍迫切的需要資源。

包括但不限於石油、銅等資源,這些資源獲得不了怎麼辦?只能擴大地盤。

可是整個歐洲地盤雖然大,但也沒有大到多少,德軍想了半天把目光抽出來另外一個地方,哪裡呢?是蘇聯。

而且當時的蘇聯又給德軍一個錯誤訊號,蘇聯攻擊一個弱小的國家,花費了如此多的時間,而最終竟然以慘勝收場,這就意味著蘇聯或許沒有能力打一場大規模的軍事戰爭。

為什麼二戰時,德國寧肯死磕蘇聯,也不死磕英國?有何貓膩?

再加上蘇聯剛剛完成了幾個計劃,這些計劃外人能不能知道不說,最起碼會給周邊人留下一個比較弱小的印象,有這個刻板印象在,也就導致了德軍入侵蘇聯的主觀原因。

所以我們會發現,在最開始德軍攻擊蘇聯的時候,的確如駐軍所料,蘇聯不能說不堪一擊,但最起碼付出了極大的慘重的代價。

而這些代價為後期蘇聯打拼了年輕一代人才,為這場勝利埋下了伏筆,所以德軍的最開始戰略預估是沒有問題的,最起碼從大的戰略規劃上來看也是沒有問題的。

只不過德軍錯誤的估算了蘇軍的戰鬥意志,也錯誤的估算了蘇軍的戰略縱橫以及當時領導者的決心。

不管付出多大努力,也不管付出多大犧牲,一定要把邪惡的軸心國給狠狠地壓制在地面。

除此之外,還因為德軍明顯的意識形態的反差,對於德軍來說他的意識形態對其他主體民族有更多的認知衝突,這也是為什麼德軍在二戰時出現了猶太人的悲劇。

當然,關於猶太人這件事情,歷史上可說的點就太多了,我們不做內容擴充,整體來說德軍進攻蘇聯是萬般無奈或者說是必然的選擇。

為什麼二戰時,德國寧肯死磕蘇聯,也不死磕英國?有何貓膩?

但不管怎麼解釋,這仍然是一場邪惡的戰爭,而蘇聯擊敗了邪惡的德軍,贏得了一場正義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