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有很多人可能會對甘肅省的地圖十分疑惑,形狀很似玉如意,兩頭大、中間細長,為什麼甘肅省會是這麼一個奇怪的形狀?其實這跟地理條件是有極大關係的,兩頭大的,西北一頭是敦煌,是西域的東大門,東南一頭的隴西,中原的西大門,而河西走廊就是連線兩者中間又細又長的這部分。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河西走廊顧名思義是指黃河以西的一片走廊地帶,大概可以這麼說,但更準確的定義是東走烏鞘嶺(蘭州和武威之間)、西至星星峽(敦煌附近)、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長達1200公里。河西走廊南側是廣闊的青藏高原,大片的雪山、高原、無人區,而河西走廊的北側是蒼茫的阿拉善沙漠,大片的荒漠、戈壁、無人區,所以河西走廊幾乎是西域和中原之間唯一的交通要道。

得益於祁連山脈上大量雪山,形成的條條河流,滋潤了河西走廊、肥沃了河西走廊,這裡不僅是天然的草原牧場、高原馬場,也非常適合農耕,歷史上在此地興起的勢力此起彼伏,在華夏曆史上留下了極為厚重的一頁。

河西走廊、涼州,這塊神奇的土地,有著太多的傳奇,張騫、霍去病、竇融、張軌、呂光、張儀潮。。。如果列下去,能有上百位歷史名人,這些故事的閃光點實在太多太多。

河西走廊因絲綢之路而聞名於世,但河西走廊之於華夏的意義又何止是絲路要道呢?今天我們挑其中的三個點,從各種角度來說明一下河西走廊對於華夏民族的非凡意義:

絲路古道之河西走廊:東西交流為華夏文明注入活力

大月氏敗走河西走廊:一次無意卻成功的文明防守戰

霍去病開拓河西走廊:大漢王朝的絕地反擊

衣冠西渡之河西走廊:傳承文明火種反哺中原

下面開始進入正題:

1、絲路古道之河西走廊:東西交流為華夏文明注入活力

一個文明如果關起門來自己發展,不進行對外交流,長期下去必然會失去活力,走向內卷,乃至自然消亡,舉世聞名的瑪雅文明就是如此,南北美洲的眾多古明也是如此;明清時期長期閉關鎖國,導致中國大幅落後於西方,給華夏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危機,更是如此。

在航海技術成熟以前,東西方交流往來的主要通道都在陸上,這其中以穿行於河西走廊上的絲綢之路主幹道最為重要。西北地區眾多高大山脈形成的險峻地勢,不只是為華夏文明提供了天然屏障,還在山隙之間留下了一條條交通要道,為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提供了可能,這是華夏文明既能傲然獨立於世,又能兼收幷蓄連綿不絕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得不說這是古華夏文明的幸運,天佑我華夏,也不過如此。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河西走廊對於絲綢之路的重要性,從這張地形圖上可以一目瞭然。絲路在敦煌出河西走廊之後,有南北線之分,絲路進入河西走廊之前是華夏腹地,那麼這一千多公里的咽喉要道,自然就是重中之重,史稱絲綢之路河西道。而平行於河西道的青海道,自然條件要惡劣許多,歷史上也只是備用存在。

很多人熟悉的絲綢之路是漢武帝時期開闢出來的,漢唐之際尤其繁榮,難道這絲路駝鈴、胡音璇舞只存在於張騫通西域之後嗎?這似乎又不應該,這條路是天然的,天然的道路應該自古就有人穿梭其中,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的。

承載了華夏先民上古記憶的《山海經》也有關於河西走廊的描述,很多學者研究表明,《山海經》中的“湯谷”很可能就是河西走廊。

還有古籍記載的三危山在今天敦煌附近,並且總是與三苗聯絡在一起:

《尚書·舜典》:“竄三苗於三危。”《山海經》:“舜逐三苗於三危。”《史記》:“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

從中原到敦煌,也只能走河西走廊,不管這件事怎麼描述,真實發生過,應該不假,可見華夏先民早就開始使用河西走廊了。

東西方的貿易其實也是自古就一直在進行著,並不是張騫鑿通西域之後才有。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在中亞地區見到蜀帛時,自己也很吃驚,可見華夏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是有著認識盲區的。

根據隴西地區的考古發現,在秦代秦人和戎人雜居的地區,戎人普遍要比秦人富有,他們的陪葬品經常出現絲帛、金銀、玉器、紅寶石,而秦人陪葬品多是麻衣、陶器,偶爾會有些金器和銀器,這應該不只是喪葬風俗差異可以解釋的吧?秦國在商鞅變法後,對秦人控制很嚴格,普通秦人只能務農,不能經商,而西戎卻可以經商,這才是他們貧富差異的原因所在。

秦國對西戎優待有加,他們可以發展畜牧,並能自由經商,看來優待少數民族政策自古有之啊。西戎控制了河西走廊這個絲路要道,他們用貿易手段為秦國貴族提供了玉石、寶石等西方奇珍,積累了巨大的財富,也順勢在政治上佔有一席之地,甚至戎人還參與了長信侯嫪毐發動宮廷政變。

漢唐之際,絲綢之路的繁榮,多數人都非常熟悉,自是不用多說……

數千年來,透過河西走廊帶流傳到華夏的東西太多,影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像葡萄、菠菜、石榴、苜蓿、黃瓜、核桃、胡蘿蔔、胡椒、琵琶、箜篌、羯鼓、笛子,還有最早的馬車,如果沒有這些,我們的生活將會單調許多。

當然,透過河西走廊,由中國傳出東西更多,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瓷器、茶葉,都是透過河西走廊流傳到西方的。商人只注重貿易帶來的利潤,但不經意間卻參與了東西方文明之間的互動。

透過河西走廊流傳至中國最重量級的是佛教,第一次將大規模將佛經翻譯成漢文的高僧鳩摩羅什,曾經在河西走廊駐留十七年之久,這是鳩摩羅什學習漢語到精通漢語的階段,為日後十餘年翻譯佛經打下了堅固基礎,經鳩摩羅什翻譯的佛經主要有《大品般若經》《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等經和《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成實論》等論,這極大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也深刻影響了華夏文化的發展。

佛教進入華夏,被歷代先賢所吸收和融合,進而逐漸形成了儒釋道文化,這是華夏古文化的終極形態。一個龐大文明體系,受域外文化的啟發,進而發展到全新的文明階段,這是世界文明交流史中的一段佳話,這個過程中,河西走廊自是功不可沒。

2、大月氏敗走河西走廊:一次無意卻成功的文明防守戰

大月氏在中國歷史被熟知,是因為漢武帝要對匈奴人搞大動作,才派張騫出使西域,意欲和大月氏聯手夾擊匈奴。大月氏原本生活在河西走廊,後來被匈奴和烏孫聯手擊敗,逃亡中亞,可以說和匈奴之間有世仇。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張騫並沒有說動大月氏,但大漢王朝卻以自己的力量擊敗了匈奴,將匈奴休屠王和渾耶王的勢力清出了河西走廊,並設定河西四郡,成功構建了整個河西漢塞攻防系統,從此河西走廊便一直守護著中原的西大門,直到今天。

那麼,之前呢,在漢武帝之前的河西走廊是什麼情況?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我們可以透過史書中的零星記載、神話、傳說以及考古記錄來一窺大概。早期河西和西域並不為中原政權控制,這裡大量遊牧族群被統稱其為西戎,西戎的成份很雜,其中有東方族群也有西方族群,比如西方族群有吐火羅人建立的龜茲、焉耆、且末、尼雅、鄯善、米蘭、樓蘭等國,塞人建立的于闐、莎車、車師、休循、捐毒、皮山、于闐、扜彌、戎盧、精絕等國,還有月氏和烏孫,這時的東方族群主要是羌人,羌人建立的國家主要有若羌,蒲犁,依耐,無雷國,西夜等國。他們之間的區別不是非常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們有你,吐火羅人、塞人、羌人、月氏人、烏孫人、匈奴人,他們之間關係繁雜,扯不清、理還亂(當然這裡不討論隴上地區的綿諸戎、義渠戎、大荔戎等)。但有一個趨勢是清晰的,在秦漢以及之前的一千多年間,生活在歐亞交界草原上的遊牧族群(古印歐人)大批向外遷移,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人口大遷徙,這波持續千年遷徙浪潮對中國的影響是,西域幾乎成了西方族群的地盤,在春秋、戰國、秦漢之際,西域的天山南北城郭諸國,幾乎都是西方族群主導,吐火羅人和塞人是其中最大的兩支,還有兩支月氏人和烏孫人則直接突破到了河西走廊地區。

為什麼說吐火羅人、塞人、月氏人和烏孫人都是西方族群呢,可以透過相貌、語言、考古等手段來綜合判斷,這在今天已經基本被史學界所公認。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這波古印歐人引起的人口大遷徙中,在華夏西北大地上,作為東方族群的代表羌人和匈奴人起了什麼作用呢?有作用,而且作用很大,羌人的作用是守住底線,而匈奴人的作用則是絕地反擊。中原政權有沒有參與到這一大浪潮中呢?當然,作為世界級的大浪潮,中原又怎能獨善其身,其中的代表事件有商代的婦好西征(婦好墓中出土過歐洲人種頭蓋骨,後被證實是殉葬的戰俘)、西周的穆王西巡、東周的秦穆公霸西戎,這三個事件則是這波大浪潮的反趨勢典型操作。不管是羌人守底線、匈奴反擊、中原政權的三次西征,都不約而同的指向同一個地方:河西走廊。

這就是我們要說的重點,河西走廊是華夏西北的最佳屏障。

河西走廊如何成為最佳屏障?我們透過月氏人進入河西和敗走河西這兩個過程來看一下。接下來的故事,是杜撰和戲說,僅供參考。

羌人自古廣泛分佈於河湟、河西、羌塘、西域,過著半農半牧的生活,從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卻一直堅韌不拔,默默守護著這片大地。在西域,面對西方族群一撥又一撥的遷徙浪潮,羌人沒有選擇以地主的心態武力驅逐,而是願意和各族群和平共處,共享大地母親的恩賜。在長久的雜居相處下,有些羌人被西人所同化、有些西人則被羌人所同化,隨著東遷的西人越來越多,西人族群在西域逐漸佔有了主導地位,陸續出現了一批西人主導的城郭國家。西域的人口越來越多,本就是沙漠綠洲的西域土地已經承載不了更多人口,迫於生存壓力,月氏人和烏孫人這兩支西人族群繼續東遷,於是,他們便來到了敦煌和祁連之間河西地區。

月氏人和烏孫人來到河西地區後,看到這裡水草豐茂、地域廣闊,可比西域那大漠綠洲強多了,於是頓起爭霸之心,意圖獨霸河西。而羌人還是那麼憨厚實在,依然是共享河西的心態。後來,就發現勢頭不對勁,我與你和平共處,但你卻想獨霸一方,既然這樣,那就幹吧,於是數百年的蠶食和反蠶食就此展開。

月氏人和烏孫人都是有組織的政權,羌人則是鬆散的各個部落,有組織對無組織,結果可想而知,最後月氏人勝出,成為河西霸主,影響力直達賀蘭山一帶。雖然最終勝出的是月氏,但這一過程卻持續數百年之久。為什麼能持續這麼久?可以想一下河西走廊的地形,上千公里的狹長通道,原本遍佈羌人,總不能都殺了吧,這不現實,何況月氏人也沒這個能力和膽量,只能是同化、蠶食、驅逐,但是,總有羌人奮起反抗,即便正面打不過,也會時不時從祁連山脈裡衝出來,打殺一番,然後回到羌人老巢河湟地區,再瞅準時機,再衝出來打殺。所以,河西走廊的存在,讓羌人的戰鬥有了強大的依託,數百年間極大消耗掉了月氏人的有生力量,讓其死死限制在河西地區,沒能衝出半步。這就是羌人在河西堅守底線的體現。

白人部落在河西長期存在過,史書上是確有記載的。春秋時晉國將一支白狄從河西誘遷至太行東西兩側,後來這支白狄建立了中山國,給後來的趙國和燕國造成了無數麻煩,當然最終中山國人徹底融入了華夏,不過,秦晉爭霸這一騷操作,真是千古功過自留後人評說啊。

月氏人在河西稱霸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隨著匈奴在北方草原的崛起,月氏人的霸主地位漸漸不穩。月氏人從開始的壓制匈奴,到受制於匈奴,再到後來被匈奴和烏孫聯手趕出河西,大月氏逃亡至伊犁河流域,沒有逃亡的小月氏後來又徹底融入了羌人,真是世事變化無常、恍如隔世。更戲劇性的一幕是,烏孫又被匈奴派去伊犁一帶繼續追擊大月氏,並在伊犁一帶立國,這一系列事件造成的客觀結果是,西人族群部落徹底退出了河西地區,匈奴人佔據了河西走廊,並在這裡繁衍生息數代,視之為族群的根基。這就是匈奴絕地反擊的體現。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羌人在河西堅守底線,匈奴人在河西絕地反擊。面對古印歐人東遷浪潮的一部分,西方白人族群在河西走廊地區的存在,在羌人和匈奴人先後努力之下,又退回到了西域。

河西走廊不只是這一時期成為中原的最佳屏障,而且後世兩千多年,也沒有任何一支勢力崛起於河西走廊而入主中原的,強如西夏也只是給大宋王朝帶來一些麻煩而已。

這一時期西域、河西的東西方族群是主動站隊的嗎?並不是,基於生存而已,都想把各自利益最大化而已,可以透過具體事件來看一下:烏孫(西方)和匈奴(東方)聯手打擊月氏(西方),漢朝(東方)意欲和大月氏(西方)聯手夾擊匈奴(東方)。各族群雖然不是主動為之,但客觀結果是,西域、河西走廊這兩個上古華夏故地,在東方族群的持續努力之下,其主導權又回到了東方族群手中。你能想象的到,華夏大地上到處是白人,而且還說著一口流利的泛字母化語言是什麼樣子嗎?雖然羌人和匈奴作為主體民族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他們後代多數熔入了華夏大家庭之中,但是他們為華夏大地做出的貢獻卻不應該被遺忘。

一次無意的文明防守戰,卻獲得了意外的成功,這更能體現河西走廊對於拱衛中原安全方面的非凡作用。

3、霍去病開拓河西走廊:大漢王朝的絕地反擊

大漢王朝休養生息六十餘年,前期一直對匈奴和親隱忍,到了漢武帝時,決心要改變這一現狀,對匈奴發起有力的反擊。漢武帝時期將星如雲,其中最耀眼的兩顆是衛青和霍去病,這是屬於他們的英雄年代。雄主配良將,這種結合,往往能爆發出核爆炸般的威力。

時間到了前121年,這時衛青的將才已經得以展現,漠南大戰中,一戰收復河南地,將北方領土推至陰山一線,逼得匈奴王庭北遷。那麼,霍去病呢?漢武帝悉心培養多年的青年將才,是否能經得起現實的考驗?

這時張騫已經帶回西域的訊息,漢武帝也決心要打通連線西域的河西走廊,而盤踞這裡的匈奴右賢王部肯定不會通融的,那麼就只有以武對決,霍去病將第一次走向戰場,我們來看看錶現如何。

霍去病一戰河西,初試牛刀。

公元前121年春天,僅十八歲的霍去病第一次出場,獨自率萬騎出隴西,在今天的蘭州渡過黃河,向西北翻越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孤軍深入,一路急行軍至今天張掖和武威之間的焉支山,在焉支山附近大破匈奴渾邪王部。俘虜渾邪王王子、相國、都尉,共斬首敵軍八千餘人,可謂大捷。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漢書-衛青霍去病傳》:“驃騎將軍率戎士逾烏盭,討遫濮,涉狐奴……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裡,合短兵,殺折蘭王,斬盧胡王,誅全甲,執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首虜八千餘級,收休屠祭天金人。”

霍去病二戰河西,大敗河西匈奴主力。

同年夏天,一戰河西僅僅過去五個月,第二次河西之戰卻火速展開。

這次由霍去病、公孫敖兩部分別從北地郡、隴西郡出發到匈奴腹地預定地點會師,擇機前後圍殲河西匈奴主力。

霍去病一路率軍從北地郡出發狂奔深入匈奴勢力範圍,到達預定地點時,等來的卻是公孫敖的迷路。兵貴神速,霍去病不能繼續等下去,再次選擇孤軍深入,大迂迴,北上河套、向西橫穿沙漠,到達今天額濟納旗的居延澤,稍作休整,再南下沙漠,急插至今天酒泉附近。對於匈奴來說,這條路幾乎是河西走廊和漠北之間的唯一通道。

祁連山下的匈奴人看到漢軍時十分懵逼,這才剛剛半年,怎麼又來?懵歸懵,還得打啊。漢匈雙方展開激戰,霍去病部大勝,斬首敵軍三萬多人,降服兩千五百多人。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漢書-衛青霍去病傳》:“驃騎將軍涉鈞耆,濟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連山……捷首虜三萬二百,獲五王,王母、單于閼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六十三人。”

兩次河西大戰告捷,極大的逆轉了漢匈雙方的攻守形勢,逼得匈奴右賢部的渾邪王和休屠王不得不率部投降漢朝。霍去病一戰成名,修成“戰神”,驃騎封冠軍侯,威名赫赫令敵喪膽。大漢王朝也第一次將河西走廊及周邊地帶完整的納入了版圖,匈奴人悲歌道:“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漢匈雙方激戰已有十餘年,雖然大漢收復了漠南地區,卻談不上傷及匈奴根本。自河西大勝以後,“張大漢之掖,斷匈奴之臂”,斷了西域向匈奴輸血通道,漢朝實力卻大增,又從西域貿易中收益良多,雙方攻守形勢易位,自此匈奴走向衰落,全面退守漠北。

這就是河西走廊重要性的現實體現,大漢王朝沒有掌控河西走廊時,是守多於攻,掌握河西走廊後,全面打開了通向西域的大門,逐漸走向全面強盛。地緣因素的迷人之處在河西走廊體現的淋漓盡致,粗看起來西北地區十分廣袤,其中的關鍵之地卻只是河西走廊。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開拓河西走廊之後,漢武帝積極經營,先是設定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又將長城推進至河西,甚至西域一帶,而在酒泉沿弱水河道還向北了一段,將長城修至居延澤,這個綜合的防禦體系,統稱為河西漢塞。

我個人認為,河西漢塞是歷代王朝中,在西北地區最佳的防禦工事,後世兩千年從未被超越過。匈奴人以遊牧為生,擇水草遷徙,遊走不定,而長城一直修至樓蘭和居延澤,這使匈奴的機動能力嚴重下降,再也不能自由的遷徙,以後也只能望長城而感嘆了。

河西四郡是強力控制,河西長城是防守,再配套以驛站系統、以及遷徙人口推廣屯邊政策,積極維護西域貿易,西北荒蕪之地顯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這樣就使得漢朝對河西和西域的控制進入良性迴圈,而不再是花錢的大窟窿。

自西漢以後,河西地區甚至西域,都開始進入儒化的時代,乃至魏晉南北朝四百年亂世,河西地區的儒學也一直興盛不衰。不得不說,漢武帝的在河西地區的一系列措施,澤被後世數百年,乃至今天,這一方面漢朝遠遠比唐朝做的更成功。

4、衣冠西渡之河西走廊:傳承文明火種反哺中原

位於張掖的馬蹄寺石窟群,是今天的一處佛教聖地。但是,很少人知道,在佛教紮根中國之前,這片馬蹄山下的臨松薤谷,是先賢大儒們傳經授業的場所,曾經在此匯聚數千弟子,最初的石窟也是他們開鑿出來的,是用來作為潛心治學的容身處。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這些先賢大儒們為什麼會在此地匯聚數千弟子傳經授業呢?這就要說到今天的主題-衣冠西渡,很多人可能會奇怪,衣冠南渡很熟悉,衣冠西渡又從何說起呢?

西晉末年,經過八王之亂後,中原地區滿目瘡痍,北方胡族虎視眈眈,中原大亂在所難免,西晉王朝行將就木。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這時中原地區大量的世家大族跟隨司馬睿避亂渡江,建立東晉,大批縉紳﹑士大夫及庶民百姓隨之南下,這指的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衣冠南渡。南渡的世家大族多是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區的。

而同一時期,關中、以及洛陽以西的世家大族多數卻選擇就近避居河西走廊,這塊特殊的、易守難攻的土地,亂世中可以關起門來獨自發展的地方,這就是今天要說的衣冠西渡。

央視曾經做過一期關於河西走廊的專題紀錄片,其中的一集是《河西走廊-根脈》,講述的就是衣冠西渡最終又回饋中原的過程,其大意是從儒家文化的角度,講述魏晉時期,中原大亂之際,河西走廊以其相對安定的政治環境庇佑了遷徙至此的一批儒家學者。儒家文化自此在河西走廊紮下根脈,並最終東漸反哺中原,成為隋唐文化和制度的重要來源。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在中原地區遭受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遊牧部落聯盟血腥屠殺和殘酷壓迫的時期,西晉涼州太守張軌卻將河西治理的一派安定,因為地處偏遠,中原大亂並沒有波及到河西走廊。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張軌家族世代以專攻儒學著名。來到河西走廊之後他採取了中原重教化與“拔賢才”的政策,招收河西弟子五百人開辦官學;同時,他還屢屢遣使持節,厚禮徵聘知名學者任職或講學,使得河西走廊地區儒學昌盛,井井有條。

有了大漢王朝近400年經營的基礎,再加上張軌舉措得當,河西走廊已是人丁興量,農耕、畜牧與商貿發達,成了天然躲避戰亂的桃源之地。這也是張軌得以建立前涼政權,並能長期屹立於西北大地,成為華夏文明庇佑地的堅實基礎。

作為一塊相對安定、平靜的所在,大量人口遷徙至此。尤其是洛陽以西及關中等地,投奔河西走廊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一代大儒郭荷應該就是在這個時候隨著逃難的人群來到河西走廊的。一路同行的,除了追隨他的弟子,還有極為珍貴的、數代家傳的經史典籍。

這支學派傳經佈道,開枝散葉的地方,就是河西走廊中段馬蹄山和山下的臨松薤谷,這裡重巒疊嶂,松濤起伏,山頂常年白雪皚皚,山下四季流水潺潺,是非常適合用來治學的一方清淨處。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學派歷經三代,其中的代表人物正是郭荷、郭瑀、劉昞,他們培養經學儒生無數,也為歷代河西政權做出了很大貢獻。

東晉南北朝期間,儘管河西地區政權更替頻繁,但戰亂造成的破壞相對要小。

而歷代統治者皆注重文化教育,使得中原、河西兩大士人群體雲集河西。

以郭荷、郭瑀、劉昞三代師徒為代表的河西學者,也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風雲際會的豐富世界。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在那個天下分崩、豪傑並起的年代,他們不僅見證了河西五涼政權的百年風雲,更牢牢堅守著一份屬於學者的靈魂淨土與儒學傳承的使命。

他們開辦規模浩大的私學,與政府官學相輔相成,教育與著述並重,造就了五涼時期河西儒學昌盛的景象。

河西走廊因此成為中國北方的儒學文化中心。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公元439年。鮮卑族拓跋氏率領的北魏軍隊兵臨武威城下,北涼滅亡。

河西地區長達140年的割據態勢就此結束。

是中國北方地區自西晉末期中原分崩之後首次迎來統一。

北魏拓跋氏以少數民族的身份入主中原,為贏得廣泛的支援,開始推行漢化政策。作為漢文化的正統思想以及中國諸子百家學說中最具有治國安邦特色的學說,儒學受到了格外的推崇。

為了加強學習漢文化與制度,北魏政權進佔河西走廊之後,立刻著手將河西走廊的世家大族與工匠三萬戶遷徙到他們的首都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大同。

在這次大規模的東遷中,包括劉昞的學生在內,幾乎全部的河西學者都被遷往中原,自漢延續至今的河西文化及學術亦隨之東漸。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為了建立統治秩序,北魏政權迫切需要禮儀律令的制定和完善,這些熟悉漢代儒家禮儀律令之學的河西學者得到了北魏政權的禮遇和重用。

他們大興儒風,振興禮樂,積極參與了北魏鮮卑政權的文化轉型和政治改革。

此後的隋唐承襲了北朝的政權系統,以強盛之勢統一南北,開創了大一統的盛世局面。河西文化與中原文化、江南文化並列,成為隋唐文化的淵源。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兩千年後,中國20世紀國學大師陳寅恪在《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中針對河西文化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惟此偏隅之地,儲存漢代中原之文化學術,經歷東漢末、西晉之大亂及北朝擾攘之長期,能不失墜,卒得輾轉灌輸,加入隋唐統一之混合之文化,蔚然為獨立之一源。繼前啟後。實吾國文化史之一大業。

這是河西走廊對於中原王朝的回饋,更是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獨特貢獻。

從地理角度看歷史:河西走廊如何庇佑華夏

後人理應感激中國遼闊西部擺放了河西走廊這樣一條至關重要的通道。

紛亂顛簸的命運將中原文明引向這裡,河西走廊成為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極重一極。

放射出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中華歷史的軌跡。

儒家賢達們的身影,也成為我們今天追尋的一座座高山。

在今天的河西走廊上,人們幾乎再也尋找不到那些大儒的蹤跡。

但,祁連山凜冽的雪線還在,那些講學修行的洞窟還在,他們傳承下來的精神還在。

(注:本節後半段大量引用了《河西走廊-根脈》紀錄片的原文,這一題材太過厚重,截圖大多也來自紀錄片,我自知無法寫得更好,我只有用這種方式,以敬大師!)

5、總結

河西走廊的故事說之不盡,我只取其中的三個點,來做個簡要的介紹,河西走廊之於華夏的厚重,已經躍然紙上。西北蒼茫大地上的一處明珠,以其特殊的地形,就是這樣守護華夏數千年,不管是作為華夏防護的屏障,還是中原反擊北方遊牧政權的支點,還是作為文明火種薪火相傳的一頁,都體現的淋漓盡致,她帶給華夏的只有庇佑,從沒有顛覆。

我們應該感謝上蒼賜予我們如此一塊土地,華夏五千年文明能傳承至今,生生不息,河西走廊做出過極為重要的貢獻。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感謝網友們,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