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寧錦大戰中,明軍依託堡壘和後金打城下戰鬥,實質就是拿命換命

首先,明軍得有充分的時間修堡壘,即使後金不顧農忙出兵,也是經濟大虧,不大勝就是大敗,寧錦大捷,就是明軍估計後金只能在秋季出擊,所以搶在秋季到來之前修城,結果皇太極被迫在夏季就出兵,雖然迫使明軍放棄兩城,但是後金也被迫在各種不利條件下與明軍決戰,未能取勝而退兵。

寧錦大戰中,明軍依託堡壘和後金打城下戰鬥,實質就是拿命換命

更重要的是,明朝是一個幾千萬人口的大國,而後金一共才十幾萬人口,明朝耗的起人命和錢糧,後金的優勢是部隊機動力強,戰鬥力好,所以野戰中,總能集中兵力,形成區域性以多打少,騎兵追擊,形成殲滅戰,獲得大量繳獲。而袁崇煥依託堡壘,即使野戰失利,也可以退入堡壘,不至於被敵人乘勝追殺,即使戰敗只會被擊潰,而不可能被全殲,後金就算打贏了,即不可能全殲,也沒有繳獲。

寧錦大戰中,明軍依託堡壘和後金打城下戰鬥,實質就是拿命換命

所以明軍依託堡壘和後金打城下決戰,其實就是拿命換命,拿糧換糧,和後金打消耗戰,後金就算打贏了這種城下決戰,也是敗了。寧錦大捷中,明軍是進攻方,戰役是由明軍在錦州,大淩河,小淩河築城,主動發起的,後金在錦州城外也是用的結硬寨打呆仗的辦法,因為強攻錦州損失太大,雖然圍錦州一年多很費時間,但圍起來總有城破的一天。搞結硬寨打呆仗,就是拼消耗,拼後勤;而後金沒有強大的後勤,又消耗不起,結硬寨打呆仗是找死行為;所以後金都是利用強大的野戰能力,調動敵人,野外殲敵。

寧錦大戰中,明軍依託堡壘和後金打城下戰鬥,實質就是拿命換命

搞結硬寨打呆仗,就是拼消耗,拼後勤;而後金沒有強大的後勤,又消耗不起,結硬寨打呆仗是找死行為,所以後金都是利用強大的野戰能力,調動敵人,野外殲敵。然而寧錦大捷中,袁崇煥並不急於救援錦州,導致後金無法調動明軍,只能主動到寧遠,尋求在寧遠殲敵,正中袁崇煥下懷,寧遠明軍直接出城與後金決戰。再者,能在廣寧大潰敗後放棄遼西,集中兵力固守山海關一線,並且騰出手來穩住蒙古是優秀的操盤手。

寧錦大戰中,明軍依託堡壘和後金打城下戰鬥,實質就是拿命換命

丁卯之役後選擇放棄遼西及時止損固守山海關一線,尚可稱之為合格的操盤手。到己巳之變燕山放線的空虛暴露無遺,還不肯放棄遼西收縮防線,那就是不及格的操盤手了。等到八旗五入中原蹂躪河北山東,還不放棄遼西繼續填坑,那就不是什麼好的操盤手了,我說的就是崇禎。等到松錦大戰一戰崩盤才放棄遼西,那就沒有然後了,當然松錦大戰有點可惜了。

寧錦大戰中,明軍依託堡壘和後金打城下戰鬥,實質就是拿命換命

反過來想想,如果放棄遼西收縮防線解約下來的人力物力能積攢下來用到如松錦這樣的決戰中,結局又回怎樣?最後,明軍是防守方,野戰比後金差,所以不能死守錦州孤城,否則會被圍點打援。事實上,後金在錦州城外也是用的結硬寨打呆仗的辦法,因為強攻錦州損失太大,雖然圍錦州一年多很費時間,但圍起來總有城破的一天。明軍野戰差機動力差,想要堡壘推進推死後金,事實證明是不可行的,反而是後金在城外修堡壘推進,先破大淩河,後破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