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東漢末年,給曹操種地是一種什麼體驗?|循跡曉講

東漢末年,給曹操種地是一種什麼體驗?|循跡曉講

循跡·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撰稿:三喵先生

策劃:三喵先生

責編:馬戲團長

全文約3000字 閱讀約10分鐘

看過《三國演義》或者玩過《三國志》系列遊戲的朋友可能對一個詞不會太陌生——屯田。

在演義中,曹操憑藉屯田戰勝北方群雄,諸葛亮和姜維利用屯田解決糧食問題。在遊戲中,“屯田”雖然看似普通,但是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內政特技,

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夠大量節約己方勢力下的糧草

,據點中的兵力再多,據點裡的糧草消耗依然是為0。

東漢末年,給曹操種地是一種什麼體驗?|循跡曉講

◇ 三國相關的遊戲截圖

受這些文化的影響,在普通人的印象裡,貌似只要用屯田這個辦法既能解決糧草不足的問題,也能解決糧食問題,可謂耕戰一體兩不誤。那麼,真實歷史上這個制度具體咋回事,真能解決糧食問題嗎?

◇ 什麼是屯田?

屯田分為軍屯,民屯兩類。軍隊自耕自種解決糧草問題叫軍屯,這種制度西漢就有。《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姜維屯田跟這個差不多。

東漢末年,給曹操種地是一種什麼體驗?|循跡曉講

◇ 《三國演義》連環畫封面中姜維屯田的情景

民屯有點不一樣。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很多田地無人耕種。曹操謀士棗祗受黃巾軍的啟發(黃巾軍本身就是流民,耕戰一體)。打敗青州黃巾後,繳獲大量農具。棗祗建議,招募流民,讓他們種地。只不過流民只種田,不打仗,這種屯田叫民屯。

曹操先把許昌附近的土地收歸國有,然後將招募到的大批流民編製成組,由國家提供土地耕牛和農具,開墾耕種,專設屯田官監督,獲得的收成由國家和屯田的農民按比例分成。

使用官牛者,官六成民四成;使用私牛者,官民對分

如此一來,官民各取所需。屯田實施的第一年,就得谷百萬斛,解決了軍隊糧草問題。曹操於是下令推廣屯田制,在郡國都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屯田。

自此,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

◇ 屯田產生的問題

曹操對屯田帶來的好處沒事“偷著樂”,但對曹操統治下的老百姓來說確是一場實實在在的悲劇。

首先,屯田客不僅要按規定上繳高比例的收成,而且還要服傜役,官府可以隨意徵發屯田客興修各種工程。比如,夏侯惇於建安初年“斷太壽水(睢水支流)作陂”種稻;鄭渾引汴、睢二水作鄭陂;賈逵造新陂、小弋陽陂;劉馥在淮南興治芍陂、茹陂等。

東漢末年戰亂如此頻繁,卻能在短期興修這麼大的水利工程,靠的就是屯田客的義務勞動,當然這些史書不會記載。

東漢末年,給曹操種地是一種什麼體驗?|循跡曉講

◇ 《三國志》遊戲中農民大豐收,在真實歷史中,屯民要把收成裡一大半糧食上繳,留下的糧食僅僅能保證不餓死

其次,曹操對屯田客的人身自由有嚴格的限制。一旦成了屯田民,就不能自主遷徙,很多人一開始為了活命做了屯田客,但不久之後就後悔了,逃亡事件時有發生,而官府嚴厲鎮壓,曹操建立了一套以人質脅迫為核心要義的“士家制度”——屯田兵被稱作“士”,其子孫被稱作“士息”、其妻稱作“士妻”,其家就稱作“士家”。

只要做了“士”,

就世世代代不能再做自由民,子子孫孫都是曹魏政權的兵奴和農奴

,而且,“士的妻子兒女,會被朝廷當做人質,集體控制在他處從事勞作生產。曹操制定了嚴厲的《士亡法》。若有屯田民逃亡,朝廷會殺死他們的妻子兒女,嚴重者可以滅族。

魏晉之交的趙至,就是曹魏政權下的一個“士息”,也就是屯田兵的兒子。趙至不甘心做奴隸,想要逃跑,又怕家人遭到朝廷的報復,於是在15歲的時候開始裝瘋,經常假裝走出三五里,還拿火燒自己的身體,一年後,覺得基層監管者真的已經相信自己瘋了,他才正式出逃,最後在遙遠的遼西,用假身份洗掉了出身,成為可以出仕的自由民。

當趙至成為“郡計吏”,得以前往洛陽,見到父親時,他的母親已經去世。父親希望兒子有個好的前程,對趙至隱瞞了訊息,還告誡他不要再回家。及至司馬炎滅曹魏,太康年間,趙至再度以“良吏”的身份前往洛陽,才知曉母親已逝。獲知訊息後萬念俱灰:“號憤慟哭,嘔血而卒,時年三十七。”像趙至這樣的人倫悲劇,在屯田制度下是數不勝數。

東漢末年,給曹操種地是一種什麼體驗?|循跡曉講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劉備攜民渡江的情景,大家見識過曹操治下的百姓生活究竟是一幅什麼鬼樣子,兩權相害取其輕,寧可拋家舍業,也要跟著皇叔一起跑路

這樣的事兒不是孤立的,可以想象在曹魏屯田的人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地獄,所以才有曹操南征,劉備攜民渡江。到了公元219年,南陽地區官吏和百姓不堪徭役之苦,於是宛城守將侯音聚集屯田客數千人,聯合劉備的荊州守將關羽反叛曹魏。於是關羽北伐,水淹七軍,曹魏內部甚至有人說要遷都避其鋒芒。後來靠著曹仁等人拼死抵抗才扭轉局勢,侯音也被斬首。

再往後,隨著北方的安定,民屯的弊端越來越顯著,民眾越來越不滿,所以曹魏對此實際上就已經是荒廢狀態,只是為了“尊重太祖舊命”掛個空名,到了曹魏末年,這項制度對統治者來說已經無利可圖,於是司馬炎於魏鹹熙元年宣佈:“罷屯田官,以均政役,諸典農皆為太守,都尉皆為令長”,實際上就是下令廢止屯田制。

◇ 後世的屯田

到了南北朝時期,即使某方勢力搞屯田也是先搞軍屯。例如北魏的範紹,“發河北數州田兵二萬五千人,通緣淮戍兵合五萬餘人,廣開屯田。紹勤於勸課,頻歲大獲。”,這其實就是軍屯。宣武帝命範紹為西道六州營田大使,實即“屯田大使”,因此屯田也稱營田,這個制度一直被隋唐沿用。

但到後來,“營田務”當中的軍屯慢慢變成了民屯。這是因唐朝中晚期,各個軍閥擁兵自重,各家自己計程車兵必須得常備不懈,不然就得被滅掉,與此同時,連年戰亂造就了大片荒地,這些荒地的開墾只能是招募流民屯田。

東漢末年,給曹操種地是一種什麼體驗?|循跡曉講

◇ 中國北方大量農村的村名中含有“營”“屯”“務”,這些村名往往帶有歷史的烙印,比如上圖中的馬務村,該村形成年代大概可追溯到公元1045年以前,由於當地灃河豐沛的水量調節,村莊一帶一直水草豐茂,非常適合古代時期戰備所需,用以養馬屯田。在宋仁宗慶曆元年(1041年),朝廷成立陝西營田所,開始抽集壯丁在區域內開闢荒地,養馬屯田,同時生產糧食供給前方戰事。

《資治通鑑》記載,“唐末,中原宿兵,所在皆置營田以耕曠土。其後又募高貲戶使輸課佃之“。這就完成了從軍屯到民屯的轉變。

唐末五代的時候,中央朝廷和節度使都十分看重“營田務”,因為這是他們的最主要經濟來源,當時戰亂頻仍,各個小政權拼命壓榨,營田務所屬的農民負擔極重,不得自由。而營田務官民的糧食分配比例越來越失調,甚至達到

八二開

這還不算,官府巧立名目給這些被捆綁的農民收稅,比如朱溫搞得“牛租”,他當政那會兒,將繳獲的上萬頭耕牛給百姓使用,然後向百姓收牛租,一收幾十年,牛都死了還照收不誤。更過分的事,後梁完蛋了,後代的後唐,後晉,後漢,把牛租持續收下去,直到後周郭威才給廢了。

再往後,民屯的傷害性太大,就不太提倡,倒是軍屯,後世的朱元璋又重拾起來,搞衛所軍戶,本質上就是軍屯,具體來說,一部分官兵負責耕種,另一部分官兵負責戰備。這些人還是軍戶,不能隨便轉別的職業,朱元璋對這個制度非常滿意,認為自己“養兵百萬而不廢民間一粟。”

東漢末年,給曹操種地是一種什麼體驗?|循跡曉講

◇ 朱元璋做這種制度設計,其根源無非是想把朝廷應付的責任轉嫁給基層士兵,秉承著“既要,又要,還要”的底層邏輯,大明的衛所士兵生活每況愈下,基本的生活無法保障,戰鬥力如何,可想而知

但這套制度沒過多久就執行不下去了,隨著吏治腐敗加劇,大量的屯田開始被兼併,軍戶們的生活急轉直下,開始淪為各地將領和豪強們的佃戶,而真正的軍戶產出糧食數量急轉直下。

宣德朝的名臣王驥給朝廷的奏摺中闡述了貴州省屯田的實際情況:“貴州二十衛所,屯田、池塘共957600餘畝,所收子粒本足給官軍。而屯田之法久廢,徒具虛名。良田為官豪所佔,子粒所收,百不及一。貧窮軍士無寸地可耕,妻子凍餒,人不聊生。”這個時候,明朝的軍屯制度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 結論

綜上,屯田跟很多所謂的“下大棋”一樣,表面上看都是好事,但富足的都是官家,至於老百姓,尤其是農民,那都是拿自己的一輩子,甚至人命去填的。所謂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說的都是實話。

*配圖源於網路,若有侵權,後臺聯絡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