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曾國藩:“天下之至拙,能省天下之至巧。”

曾國藩:“天下之至拙,能省天下之至巧。”

張宏傑·《曾國藩傳》·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曾國藩傳》著者張宏傑在本書自序中寫他對曾國藩為何感興趣時是這麼說的:“曾國藩的更大意義是他展現的“中國式力量”,證明了中國文化有活力、有彈力、有容納的一面。另一方面,他的一生給人提供了力量,起點極低而抵達的高度很高。”

在本書裡還有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形容:“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後一個偶像。”,有噱頭有重點,當“中國傳統文化”與“偶像/人”組合在一起時,碰撞出了化學反應,讓人想一探究竟。

接下來的文字內容,我將試著以一種較為淺顯易懂的方式,轉述曾國藩的一生。作為自己對已閱書目的回顧記錄,亦作為與眾多鮮有閒暇時間看書的讀者的分享。

在摘錄《曾國藩傳》內容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曾國藩。以下引入百度百科裡曾國藩的主要事蹟概述,這些內容也構成了《曾國藩傳》各卷,讀者可以先作為概覽瞭解。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 ,晚清時期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書法家,清末漢族地主武裝湘軍的首領。

太平天國進軍湖南時,被任命為幫辦團練大臣,在湖南舉辦團練。後來組建起一支具有正規軍規模的地主武裝團練——湘軍。為了強化鎮壓力量,他主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立安慶內軍械所,製造新式槍炮。

咸豐十年(1860年)任兩江總督、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次年攻佔安慶,奉命統轄蘇、皖、贛、浙四省軍務。

同治三年(1864年)攻陷天京。次年奉命赴北方鎮壓捻軍起義。同治七年(1868年)調任直隸總督。同治九年 (1870年) 在辦理天津教案中媚外殘民,受輿論譴責,回任兩江總督,病死南京。

他曾鼓吹並推進洋務運動,主張對外堅守“以羈縻為上”;對內修明政事,急求賢才,引進西方的軍事和技術。

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第一卷·京官時代丨曾國藩的七次科舉之痛

曾國藩:“天下之至拙,能省天下之至巧。”

這位清朝大臣並不如我們想象中那般聰明。在他的人生哲學裡,有“尚拙”這一思想。梁啟超曾評價說,曾國藩在同時代的大人物中是最鈍拙的人。其實,也正因著他的鈍拙,才走出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趕超了不少比他聰明的人。

在曾國藩入仕以前,曾家幾十代人都是農民,靠著祖父曾玉屏的艱辛奮鬥才有了一方小地主的經濟條件,供曾麟書(曾國藩父親)和曾國藩考學。考學是痛苦的,漫長的讀書生涯、激烈的競爭、名落孫山的打擊……試想,你能接受幾次失敗呢?這對父子並肩趕考,卻屢考不第,曾麟書考了十六次,場場不落,考到四十多歲依舊堅持,曾國藩也一樣,從十四歲開始就參加考試,最受打擊的還不是沒上榜,而是他的答卷被作為反面典型被批評。

從他父子二人趕考的經歷不難看出,他們家尚缺一種讀書的聰明,這和同時期的左宗棠、胡林翼、李鴻章比起來差得不是一點。回過頭來說,曾國藩又是聰明的,因為他知道自己笨,笨鳥先飛的道理他懂,腳踏實地做事他也行。這之後,他是怎麼做的呢?

解決自己雄心與頭腦的差距,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曾國藩為自己取了一個號,叫“滌生”。……他尋求改變,反覆對比自己與模範試卷的差距,發現自己寫東西過於拘謹,過於重視區域性的打磨,缺乏大局的貫通和整體的氣勢。接下來,就是下功夫了……

在悟出如何寫文章後,他有了自信,不斷打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下一次的考試中中了秀才,第二年又中舉人,再過兩年,進京趕考中了進士,這時的曾國藩才二十八虛歲(要知道,明清兩代的進士平均年齡為三十八歲),考試後他正式改名“國藩”(原名子城),取“國之藩籬”之意。再之後,他又參加“朝考”競選翰林,從此,曾國藩的家族也從社會底層的農家上升到了金字塔接近頂端的官宦人家。不得不說,曾玉屏送後輩讀書的決定是無比英明的。

這段記憶對曾國藩來說是刻骨銘心的,他曾在回憶說:“餘……小考七次始售。然每次不進,未嘗敢出一怨言,但深愧自己試場之詩文太醜而已。至今思之,如芒在背。”這“如芒在背”一詞,很深刻地反映了曾國藩對於以往經驗的總結教訓,也強化了他“愈挫愈奮”的性格特點,知道自己笨,不敢懈怠,堅持刻苦,這麼多場考試後的意氣風發也終讓他揚眉吐氣。

曾國藩的人生哲學是“尚拙”。既然天性鈍拙,那麼曾國藩就充分發揮鈍拙的長處。他一生做事從來不繞彎子,不走捷徑,總是按最笨拙、最踏實的方式去做。涓滴積累,水滴石穿,追求的是紮實徹底,一步一個腳印。他做人講究“拙誠”,人以偽來,我以誠往,不玩心眼。他帶兵講究“結硬寨、打呆仗”,從不憑奇謀詭計,只憑堅忍踏實,死磕到底。這種方式正如“重劍無鋒”,表面上看起來遲鈍,實際上鋒利。就好比郭靖的降龍十八掌,表面上簡單笨拙,實際上卻大氣厚重,所向披靡。這是曾國藩一生成功的秘訣,也是他常向別人談及的道理。

總結來說,曾國藩的科舉之路靠的就是“笨功夫”,他的學習方法在最開始深受其父的影響,一遍一遍重複,不讀懂上一次就不讀下一句,紮紮實實的“笨”方法。秀才考了七次,舉人和進士卻異常順利,就是因為基礎牢靠,開竅啟發之後就能一順百順。現代人學習經常討巧,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也需要借鑑學習這種甘於“笨”的苦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