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文水各地村名由來!你知道多少?

百金堡

據該村老爺廟碑文記載,本村原名百金濮,清朝乾隆年間遭水淹,改名百金堡,堡即堡壘,意即堅固而不易被摧。

北武度:

相傳,南北武度曾為一村,名仁厚堡,清道光年間遭水災,村中被衝成水溝,為通行修過渡槽,因該村在渡槽之北,故名北武渡,後俗稱北武度。

北武澇:

據該村清嘉慶二十二年修復關帝廟碑文所記,“初名武澇泊,唐天授二年改名朱雀泊,泊涸始立屯建村,因以得名也。後遭河水衝擊如鴻溝,界線分南北”,該村在鴻溝之北,取名北武澇。

北張:

北張、南張清代以前為一村,名仁恩村。清初遭水災,村中被衝下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槽,此後分成兩個村,因張姓居多,南面的叫南張家莊,北面的叫北張家莊。後簡稱北張。

北胡:

古代曾名獨家鎮,後因村中胡姓居多,村周有堡,又在南胡家堡之北,改名為北胡家堡。

伯魚:

古時,此地因地勢低下,形成自然水泊,泊裡多魚,故稱泊魚。後歷汾水淤積後,人們漸遷來此居住,改泊為伯,故稱伯魚。

段城:

原名上安村,後被汾水沖毀,只留下一小段,故名段村。

大象:

相傳原名丘井(秋景)村,為一小村,後歷遷居者漸多,成為大村,村貌似大象,更名為大象村。

東西槽頭:

早在明朝以前,東西槽頭是一個村,叫憐舍村。明末清初時,因洪水暴發,將該村東西攔腰沖斷,並留下一個自然渠道。出於生產、生活之需要,群眾在村中間的渠上,選擇了個窄淺處,凳了一個水槽,從此,人們就把憐合村自然地叫成“凳槽頭”。明朝天啟年間,現在的西槽頭村出了個劉興漢進士,此人在山東艮陽作官,由於治理有方,一度曾愛重用。但鑑於當時皇律不清,奸臣當道,明信讒言,又要治罪於他,在調途中,吞金而死。後人為了區分劉進士的祖籍,又將“凳槽頭”分別稱為“東凳槽頭”和西凳槽頭“。直到解放初期,又改為現在的“東槽頭”和西槽頭”。

狄家社:

同裴家會義同,後因北宋名將狄青生於此村,得名狄家社。

集靈源:

相傳在幾千年前,叫陰陽二井村,也稱蒺藜園。後因準備在西樑上修廟,夜間颳了一場大風,將準備在建材全部刮到現在的廟址,人們認為這是神仙顯靈,在此建廟後,改村名為集靈源。

開柵:

古名柵城,東漢末年,魏王曹操於此地設防駐兵,立木柵為城,所以叫柵城。相沒到明代,因其地勢高燥,背山面陽,日照長,氣候也較溫暖。故又改名開陽鎮。清代初期兩名並稱為開柵。

樂村:

相傳,古時有清泉寺,村周建有土堡,曾名清泉堡。子夏遊學路經此地時,見風景秀麗,氣爽宜人,便讚道:此乃快樂之地也。故名樂村。

梁家堡:

相傳,因元魯花王梁錦陽埋葬於此地,故名梁家堡。

麻家寨:

該村原與裡洪村為一村,宋元豐年間遭水災,村子被衝割為南北兩村,得名南里洪村,後因麻姓居多,又改名麻家寨。

麻家堡:

據該村“重建樂樓記”碑刻記載,乾隆三十年名中堡村,光緒十一年被洪水沖毀重建,又因麻姓居多,更名為麻家堡。

南明陽:

因該村位於磁窯河之南,古時,當地人將河流經的一段稱明陽河,故曾名明陽河南村,後俗稱南明陽。

南關:

唐代原名太和鎮,宋元符年間,縣城遷於現址,太和鎮位於縣城南門外,故更名為南關。

南齊:

據該村北“龍王廟”內鐵鐘記載,清代前南章、北齊、杜村為一村,名劉洪村。後由於汾水氾濫,把村子衝為三片,改名為劉南社。以後人們將西南面的稱為杜村,北面的稱北齊,南面的稱南章

南北辛店:

相傳,以前有一姓辛的人家,在此開設客店兩座,即南店、北店。以後附近居住的人多了,故名為南辛店,北辛店。

炮守堡:

該村原屬祁縣,官府在該村設有警報哨卡,以鳴炮通報訊息,故名炮守堡。

橋頭村:

明代稱仁義鎮。舊為本縣東西之交通要道。到清同治年間,因村東河水氾濫成災,搭橋通行,該村位於橋頭,故更名為橋橋頭村。

青高:

原名許村,因連年遭洪災,取高於水面、受澇不淹、免災禍之意,故更名青高。

上段:

清咸豐年間名豪家堡,後被汾水淹沒,村子只留下一段,故更名為上段。

石永:

曾名石家莊,後歷方言將石家莊讀作“傻莊”,為避傻之貶意,又照原名廠家家莊本意,更名石永。

蘇家堡:

原名李家莊。後歷宋朝幷州刺史蘇國華在此地建莊立戶,至此蘇姓逐年增多,更名為蘇家堡。

神堂村:

古代因該村位於縣境之西南,曾名西南隅村。後因村西北有隱唐洞,相傳為唐玄完曾到此洞朝聖,又傳孔子**子夏曾設教於此,後來便成為歷代文人朝拜之地。元大德十一年,在村北建子夏廟,設堂供奉,故更名神堂村。

上賢村:

相傳該村原名上先,唐時有一皇太子,因朝亂被迫出家於此,修梵安寺避難修善,人們稱為上等賢人,就改先為賢,稱為上賢。

上河頭:

明代前叫維賢村,明末清初時,因“維賢”易與“危險”混淆,取在河上頭免遭洪災之意,故更名為上河頭。

私評:

宋元符年間(1099年),為避水患,文水縣城移到現址後,叫東門外。當時村西北有座茶壺廟,因位於交通要道,廟內常有過客食宿。清末該秀才樊士宏常來廟裡聊天,且無私為民寫狀,申冤評理,名揚四方,人們奉送他《評高月旦》金匾,因非官辦,幫將村名改為私評。

西韓村:

相傳,明代從洪洞大槐樹下遷來郗、韓兩姓,取名郗韓村,後俗稱演變為西韓村。

索家堡:

居民始居者為索、馬二姓,曾得名索馬堡,後遭水災被淹,馬家離鄉未歸,故改名為索家堡。

文倚村:

原名文峪村,因靠近文峪河而得名。明末清初,修河築埝,取其傍河之意,改史文倚村。

南、北武澇村:

朱雀泊 在文水縣南二十里,唐天授二年(691)賜名。後稱武澇泊,今有南、北武澇村。

武午村:

武午 據村裡人說唐朝時期女皇武則天一天中午路過此村曾練過劍,所以起名武午村。

武村:

原名夏家堡,清嘉慶年間村人武彥文中舉,兩次出任縣令,執法如山,深得民心,村人為懷念他,故將夏家堡改名為武村。

新立村:

據考,300多年前,部分村的天主**移居於此,另立新付,故名新立村。1965年取天主**心向**之意,經縣人民委員會批准,更名向東村,1984年仍恢復新立村原名。

新崖底村:

該村原坐落在文峪河出口處,名崖底村。1959年因修建文峪河水庫,搬遷到雲周西村定居,村名未變,後因與蒼兒會鄉崖底村同名,1982年經縣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新崖底村。

孝子渠:

相傳孔子的**子夏,曾遊學於我縣西山,其子思父心切,素知該父好山,遂沿我縣西山尋訪,寒冬一日,風雪交加,其子凍死於該村旁邊渠裡,故得名孝子渠。

孝義鎮:

據明萬曆年間碑文記載,該村原為鬼市、忠義、南夏祠三部分。鬼市附近多墳,常有人來上墳以示孝心,後人將該村名首取孝字,又取忠義之義字,故名孝義村。後因村大且為集市貿易中心,故改為孝義鎮。

西宜亭:

該村原名水泉鄉。相傳,古時有位騎白馬者在此憩息飲馬,白馬將井水飲去很多,人們認識是二郎神顯靈,在井旁蓋了一座二郎廟,此後取神仙宜停留之意,改水泉鄉為宜停村。明朝萬曆年間發大水,宜停村被衝成兩片,居西的名為西宜停,俗稱將停簡化為亭。1954年文峪河發大水,又將該村沖毀,移至村西今文峪河西另建新村,仍名西宜亭。

下曲:

原名李端鎮,因汾水故道在此彎曲,並由北向東繞村流過,因該村位於彎曲之中,且位於河西,故名下曲。

小南峪:

據該村南窪寺內鐵鐘記載,曾名神仙峪。相傳,該寺徒弟要到距寺二里的十步前井中取水,路上經常與人參娃子**,徒弟遵照師傅的指教,將“符”貼在人參娃子的身上,獲食後成仙。離別時,徒弟憐惜師傅無人取水,遂告寺內槐樹下有水,師傅遵方挖之,水長流不息,此後該村更名為神仙峪。後又因該村山腳下有條向南山谷,為別於大南峪,又更名為小南峪。

徐家鎮:

據傳,宋“白眉毛”徐良,為晉祁徐家鎮人,後劃歸文水,徐家鎮因徐亮姓氏而得名。

楊樂堡:

楊樂堡位於縣城東二十五里,東南臨汾河,隔河和祁縣相望。

據村楊氏後輩傳說,其先祖為北宋名將楊業後裔,大約於金末元初時,流落這裡定居,故稱楊落堡。當時的“楊東堡”僅指西南楊家落戶之所在,東北為“樊家莊”,中間是趙家巷和魯家街。

無朝末期,連年災荒,戰亂不息,趙、魯兩家流離殆盡,樊姓也所剩無幾,全村以西南楊家佔多數,從此,這個村便定名為楊樂堡。

解放初期,歷經災荒戰亂的楊落堡,終由三、四十戶,不滿二百人的村莊,發展為二百五十餘戶共一千二百多人,當時人們覺得其“落”字,代有“衰落”之意,取“安居樂業“之意,故改稱”楊樂堡“。

宜兒村:

該村因下溼泥濘而多遭水患,曾名泥巴村,當地言音泥巴與宜八諧音,故稱宜八村。後歷泥巴地裡不宜莊稼生長,與人旺財旺相剋,故又改名宜兒村。**初年,曾認為以“兒”字作村名低人一等,曾登報改名宜安村,又因與平遙義安村重音,未成,今仍名宜兒村。

雲周村:

雲州城 在文水縣東四十里,據《讀史方輿紀要》,北魏末築城,以雲州曾寄治於此,故名。清時稱雲州村,今稱雲周村。

忠義村:

相傳,該村曾出一官,忠於朝廷,孝順父母,義於朋友,故名忠義村。北魏時曾設忠義都。

章多:

據該村《山神廟》碑文記載,在唐、宋前建村,名叫張它村。明末清初,因該村讀書人多,加之傅山先生的學友郭連成為該村人,又出了王定一、王士升、王守安、王安彩等舉人,還有解元、貢生等多人,因文人多,故更名章多村。

寨子:

相傳,宋二世光義時期,天慶王兵犯中原,宋元帥潘仁美兵困汾陽城,由八王搬來楊家將,安營下寨於此,故名寨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