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魏晉風流之清談:他們在用生命鬥嘴

四百年漢朝結束,歷史進入魏晉時代。這個時代一改漢王朝一身正氣,大氣磅礴的形象,顯得亦莊亦諧,充滿個性。

魏晉時期出現了一批行為怪誕,思想自由的人,比如竹林七賢。

魏晉風流之清談:他們在用生命鬥嘴

上層社會,男人也塗脂抹粉,衣服上一定要灑香水,他們穿著時尚,掙引潮流,出現了像潘安,衛玠這樣有名的大帥哥。

另外也有嗑藥的風氣,當時服一種藥,叫寒食散,美容養顏,放在今天就是吸毒。另外富人窮奢極欲,他們生活的奢侈和豪華,以及他們之間的鬥富令人歎為觀止。

這個時期的生活方式或者文化現象,我們稱之為魏晉風度,或者魏晉風流。雖然有些東西在今天看來那麼的不合理甚至有點畸形。但是很多地方依然讓我們嚮往。今天咱們說說魏晉時期的清談。

清談最開始叫清議,就是一些讀書人在一起聚會談論國家大事,政治得失。後來這些人被宦官誣告為結黨,誹謗朝廷,於是一大批正直之士被殺,就是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禍(參看上一章“望門投止思張儉”:東漢黨錮之禍,因知識分子的清高釀成的悲劇)。

從此讀書人不敢再議論政治,於是慢慢就變為清談,這個時候的談論已經失去了針砭時弊的意義,就是一群人聚會坐而論道,談談老莊,再結合儒家或者佛學,當時稱為玄學。還有就是一些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事。

魏晉風流之清談:他們在用生命鬥嘴

後來這種清談就成了一種社會風氣,成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今天大家約個時間,要麼倒上茶談生意 ,要麼倒上酒談談人生,聊聊理想。但那個時候不是,那個時候談的是老莊哲學或者一些玄之又玄的事情。

幾個人見面寒暄幾句就開始討論了。

都說老天爺是公平的,那麼為什麼壞人多好人少啊?

老天生人就好比你把水潑在地上,水到處流淌,流的不規則的多,規則的少。

哎吆,大家一聽有道理,說得好!你就是這次清談的冠軍。

魏晉風流之清談:他們在用生命鬥嘴

既然清談就得反應快,腦子跟得上,於是那個年代喜歡思維敏捷的人,叫作捷悟。

那時候有很多人因為反應快而被賞識,甚至年少成名。其中最有名氣的當數孔融。

孔融有一次去拜訪名士李膺,李膺因為名氣大很難見到。於是孔融就說,我跟李大人有通家之好,快去稟報。

李膺問他怎麼回事,孔融就說,我祖上孔子曾向你祖上老子(原名李耳)問禮,所以我們有通家之好!

當時李膺很是讚賞,這孩子聰明!但是旁邊的客人說了,小時候聰明,長大了可能不怎麼樣!(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但是孔融立刻反唇相譏,那這麼說來,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一下把這個客人弄得臊眉耷眼。於是孔融因為捷悟年少成名。

還有一個就是伐蜀的鄧艾,鄧艾是一個口吃,他有一次向司馬懿彙報工作,就說:“艾艾,”,司馬懿覺得很好笑:“卿言艾艾,復有幾艾?” 鄧艾立刻答道:“鳳兮鳳兮,故是一鳳!”這件事也傳為一段佳話。

魏晉風流之清談:他們在用生命鬥嘴

當時清談最著名的就是竹林七賢。但是他們不慕名利,更多的是縱情山水,崇尚老莊哲學。

但是對於當時上層社會來說,清談很有可能成為你進身的階梯,你如果懂清談就會擁有更多機會。

東晉有一個叫張憑的被舉為孝廉,但他胸懷大志想要得到更多機會,於是就去拜訪丹陽尹劉惔(dàn)。劉惔也沒有在意,就把他安排在末座。當時正好劉惔的朋友們過來清談,他們談到難分高下時,張憑就出來解釋,解釋非常精妙。劉惔透過這次清談對這個年輕人非常讚賞。於是就把他推薦給了當時的撫軍大將軍,就是後來的簡文帝,做了太常博士。

當時的士大夫大都喜歡清談,其中劉惔,殷浩都是當時的清談高手,經常一起清談。談到難分難捨時互相攻擊,甚至幾乎大打出手。

殷浩有次找劉惔清談,談到最後談不下去了,就開始支支吾吾地應付。殷浩走了之後,劉惔覺得這些高雅的言論是你能說的嗎!就嘲笑他是鄉巴佬。

《世說新語》:“殷去後,乃雲:‘田舍兒,強學人作爾馨語!’”

有一次殷浩與孫安國清談,兩人談論正酣忘記吃飯,以至於飯來來回回熱了好幾次。談到激烈處,一個人拿起拂塵就在那敲,敲得飯裡都落滿了拂塵的毛,另一個人也不相讓:“你再像一頭犟牛一樣強詞奪理,我就把你的鼻子穿起來!”

這些痴迷的程度還遠遠不夠,有的人甚至因清談活活累死!

清談主要是考核名理 ,辯論事物是非,涉及的內容其實很深,範圍也很廣。研究這些是非常勞神費思的一件事。

當時有一個大帥哥衛玠,他的帥跟潘安相比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每次出門,一群大姑娘小媳婦就圍上了,爭著搶著就為看衛玠一眼。史書上說觀者如堵牆 ,比今天的流量明星還受歡迎。

衛玠身體不好,一直都比較虛弱。當時衛玠隨著東晉朝廷過江到南方去,見到了擅談玄學的謝幼輿,就與他清談,整整談了一夜。他的母親很擔心他的身體受不了 ,果然第二天就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但當時因為衛玠太受歡迎,大家爭相觀看,所以有人說他是被看死的,叫“看殺衛玠”。

魏晉風流之清談:他們在用生命鬥嘴

還有一個是謝安的侄子謝朗 ,當時年齡還小。有一次與當時一個擅長清談的和尚支道林清談,談到最後疲憊不堪。母親王夫人就讓他回屋,不讓他在談了,當時謝安還在旁邊阻攔說沒關係。

但王夫人是怎麼也不肯聽,硬是把兒子謝朗給抱回屋去了。

從這些事情可以看出當時的清談氛圍有多濃重,在人們心中佔有多大分量。

但清談畢竟是坐而論道,有點兒空談誤國的意思。所以當時也遭到實幹派的反對。

有一個叫許玄度的去拜訪劉惔,劉惔就盛情款待。劉惔當時住的地方非常好,許玄度就說,希望這個地方永遠保留下去,這可比謝安隱居的東山還好。劉惔就說,我如果說了算肯定留著。

當時王羲之也在旁邊:“如果巢父、許由見了稷、契肯定不會說這樣的話。”

稷、契分別是周朝和商朝的始祖,都是實幹家。王羲之的意思就是說,就算是巢父許由這樣的隱士見到實幹家也不會說關於隱居的事。

是說這兩個人整天清談,不務實。

魏晉時期之所以會盛行清談 ,應該跟當時的社會階層固化有關。魏晉時期選官是九品中正制,門閥士族等級森嚴。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人一生的命運都是安排好的,出身好就能做大官,出身不好實幹也沒用。這樣一來人人都沒必要努力,於是只有終日清談。

你怎麼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