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秦孝公為何把拼死奪來的河西之地,拱手相讓給魏國?背後有什麼深意?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被魏軍圍困於定陽,秦國戰敗,秦孝公被迫在彤地與魏惠王講和,將之前攻佔的魏地歸還給了魏國,其中包括河西部分土地,以緩和與魏國緊張的關係,從而爭取時間在國內進行第二次變法的時間。

秦孝公為何把拼死奪來的河西之地,拱手相讓給魏國?背後有什麼深意?

秦孝公為何會將拼死奪來的河西之地拱手讓給魏國呢?難道就不能出兵增援固陽(定陽),再次奪回失地嗎?其實秦孝公也不想將辛苦攻佔的失地還給魏國,只是不得已而為之。

秦國經過第一次商鞅變法後,雖然國力有所提升,但國力、軍力與魏國還有不小的差距,此時魏國仍然是天下第一強國。秦孝公卻忽視了這個事實,在魏軍大敗於桂陵後,便貿然進攻魏國,結果是先勝後敗,雖然收回了一部分失地,但被緩過勁來的魏國再次奪回。

而此時秦國正準備在國內進行第二次變法改革,如果被魏國拖住,秦國國內的變法改革便無法順利進行,甚至還會拖垮秦國,將來之不易的改革成果付諸東流。秦孝公只好與魏惠王講和,將之前侵佔的安邑以及河西部分土地歸還給魏國。

秦孝公為何把拼死奪來的河西之地,拱手相讓給魏國?背後有什麼深意?

秦孝公這麼做的目的,一來是為了讓第二次變法改革順利進行;二來魏軍在桂陵之戰遭遇大敗後,主力並未被擊潰,魏國依然還很強大,此時的秦國還不是魏國的對手,只能向魏國求和,爭取發展時間,等強大起來再做圖謀。

不久後,秦孝公採取計謀,不費一兵一卒便使魏國國力大大衰弱,喪失了稱霸中原的能力,從頭號強國淪為二流強國。秦國和魏國之間的仇怨便要從爭奪河西之地講起。

秦國失去河西之地

在戰國時期,魏國與秦國為爭奪河西地區,前後發動五次大戰,史稱“河西之戰”。

河西之地在先秦時期是指黃河以西,北洛水以東的一片狹長地帶。此地土地肥沃,農業發達,人口眾多,交通也極為便利,東面就是函谷關,屬於重要的戰略根據地。秦國可以作為東出的橋頭堡,而黃河以東的諸侯獲得此地,便可以深入秦國腹地,甚至滅亡秦國。

秦孝公為何把拼死奪來的河西之地,拱手相讓給魏國?背後有什麼深意?

三家分晉後,魏文侯率先實行變法改革,透過李悝變法,魏國迅速崛起,國力不斷上升,強大起來的魏國開始向春秋時期的老牌強國用兵。由於三晉中的趙國在北,韓國在東,於是西邊的秦國成為魏國的試刀物件。

《史記·魏世家》記載:“六年,城少梁。十三年,使子擊圍繁、龐,出其民。十六年,伐秦,築臨晉元裡。”

公元前419年,魏文侯西渡黃河在河西少梁築城,建立鞏固的前進基地,意欲侵吞秦國的河西之地,窺視關中。魏國經過幾年準備後,於公元前413年,魏國開始向秦國河西進攻,魏文侯拜吳起為將,在西河戰場大敗秦軍,衝破秦軍西河防線。

秦孝公為何把拼死奪來的河西之地,拱手相讓給魏國?背後有什麼深意?

之後幾年時間中,魏國多次對秦國發動進攻,進一步擴大戰果,最終將原本屬於秦國的河西地區全部攻佔,魏文侯在此地設立西河郡,並在洛水東岸修築了一條長城,秦國被壓迫在洛水以西,受到了很大的削弱。

秦國收復河西之地

秦國失去了河西戰略要地後,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為此秦國開始了長達近百年收復河西失地的戰爭。

不過在前期並未取得什麼太大的進展,秦簡公和秦惠公不但沒有收回一點河西失地,還被魏軍打敗,在“陰晉之戰”中,秦國五十萬大軍被魏國五萬魏武卒擊潰,因此引發“諸侯卑秦”,使秦國深以為恥。

《史記·秦本紀》記載:“秦獻公二十三年,與魏晉戰少梁,虜其將公孫痤。”

秦孝公為何把拼死奪來的河西之地,拱手相讓給魏國?背後有什麼深意?

直到秦獻公即位後,在國內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動,頗具成效,秦國國力才有所提升。之後秦獻公為了方便對魏國作戰,將國都由遠在關中西部的雍城,東遷至櫟陽(今西安市),發動了數次收復河西失地的戰爭,才從魏國手中奪回了部分河西失地(少梁城)。不久後,秦孝公去世,其子秦孝公繼位。

秦孝公收復部分河西失地,被迫又還給魏國

秦孝公繼承了父親秦獻公的事業,將收復河西失地作為國家的首要任務之一。

但秦國之前數易君主,導致國政不穩,日漸衰落。而魏國經過魏文侯和魏武侯兩代君主的發展,魏國已經成為戰國初期的頭號強國,新一代的中原霸主,秦孝公即便想要收復河西也沒什麼勝算,於是秦孝公在頒佈了《求賢令》,命國人進獻富國強兵之策。

之後商鞅西行入秦,便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

在成功實行《墾草令》和第一次變法改革後,秦國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得到壯大,國力開始增強,秦孝公收復河西失地的願望被放大。於是秦孝公乘魏軍主力圍攻趙國邯鄲之機,出兵偷襲魏國在河西長城的重要據點元裡,殲滅魏軍七千餘人,並佔領少梁。

秦孝公為何把拼死奪來的河西之地,拱手相讓給魏國?背後有什麼深意?

《史記》記載:“秦孝公十年,衛鞅為大良造,將兵,圍魏安邑,降之。”

在魏國圍攻趙國邯鄲時,趙國向齊國求援,之後便發生了“桂陵之戰”,孫臏圍魏救趙,在桂陵大敗魏軍。秦孝公又魏國國內空虛之機,任命商鞅為大良造,再次進攻魏國,攻佔了魏國舊都安邑和固陽。

然而秦孝公卻忽視了魏國仍是天下第一強國的事實。

秦國雖然經過第一次變法改革,國力得到增強,但尚未完全改革成功,與魏國之間還是有不小的差距,而魏軍主力在桂陵之戰中也沒有受到太大損失,趙國邯鄲依然被魏國佔領,魏國還是當時的頭號強國。

之後魏國經過準備,半年後在襄陵之戰擊敗齊、宋、衛三國聯軍,齊國向魏國求和。

秦孝公為何把拼死奪來的河西之地,拱手相讓給魏國?背後有什麼深意?

《史記》記載:“魏惠王二十年,歸趙邯鄲,與盟漳水上。二十一年,與秦會彤。”

緩過勁來的魏國,陸續與各國和談,將邯鄲歸還給趙國,與趙國結盟,隨後便集中兵力向西全力反攻秦國,重新奪回了安邑,幷包圍了被秦國佔領的固陽,秦孝公只好在彤地與魏惠王會盟講和,被迫將之前攻佔的安邑、固陽等地,以及河西部分土地歸還於魏國,以緩和兩國關係。

以此可見,秦孝公將部分河西之地拱手還給魏國是不得已而為之。即便秦孝公不給,魏國也會重新奪取回去,而且還會遭到魏國大舉進攻,而此時秦國國內的變法改革尚未完全成功,一旦被魏軍牽制在河西戰場,國內的改革便會被迫中止,多年的改革成果也可能會被魏國破滅,重新回到之前衰弱局面,甚至被魏國亡國。

魏國雖然在桂陵之戰中遭到重創,但魏武卒主力還在,國力也並未過多損耗,在軍事上依然還保持著強盛的聲勢。而齊國在魏國這個老牌霸主面前還是嫩了一點,僥倖贏了桂陵之戰的齊軍馬上現出了原形,不久後便在襄陵之戰被魏武卒擊敗。魏國透過此戰挽回了桂陵之戰的敗局,重新維持了中原霸權。

秦孝公為何把拼死奪來的河西之地,拱手相讓給魏國?背後有什麼深意?

秦孝公正是因為沒有看到這一點,被魏國打敗也不足為奇,將所得的魏地再還給魏國不也是順理成章嗎!

對秦孝公來說,這也是最為正確的選擇,一來可以避免國力不必要的損耗,二來也為國內第二次變法改革爭取了時間。

不過魏國並沒有打算放過秦國,然而卻被秦國用計破之,導致軍事實力從根本上被削弱,喪失獨霸中原的能力,淪為二流強國。

秦孝公大敗魏軍,迫使魏惠王割地求和

秦孝公為了改變魏國進攻秦國的意圖,便派商鞅入魏遊說魏惠王先行稱王,再圖霸業。魏惠王聽從了衛鞅的遊說,去侯稱王,召集逢澤之會,但卻遭到了韓國等大國的抵制。

秦國這一招“尊魏為王”的策略,導致魏國引起了諸侯的不滿和憤怒,致使魏國眾叛親離,被諸侯孤立。

魏惠王因韓國沒有赴會,於是下令出兵攻打韓國,之後齊國出兵救韓,在馬陵大破魏軍。雖未全殲魏軍,但此戰損耗了大部分魏武卒精銳,幾乎不復存在,使魏國元氣大傷。魏國要想再重新培養一支魏武卒基本上很難成功,不僅需要大量的財力和物力,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周邊的諸侯也不會給魏國這個機會。

秦孝公為何把拼死奪來的河西之地,拱手相讓給魏國?背後有什麼深意?

《史記》記載:“秦、趙、齊共伐我,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卬而襲奪其軍,破之。秦用商君,東地至河,而齊、趙數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

馬陵之戰後,魏國喪失了霸主地位,淪為二流強國。馬陵之戰結束後的第二年,魏國又受到齊、秦、趙三國三面進攻,再次被削弱。同年,秦孝公再次進攻魏國河東地區,商鞅用計俘虜魏軍主帥公子卬,大敗魏軍,魏惠王被迫割讓部分河西土地求和,不久後,遷都大梁城。

秦孝公去世後,其子秦惠文王重用魏人公孫衍,雕陰之戰全殲魏軍,迫使魏國歸還了剩餘的河西失地。次年,秦惠文王再次攻打魏國,又被迫將上郡十五縣割讓給秦國,至此,秦國不僅將河西失地全部收回,還在黃河東岸建立了東進基地。

此戰之後魏國在軍事上開始走下坡路,再也無力獨自阻止秦國向東擴張的步伐。

秦孝公為何把拼死奪來的河西之地,拱手相讓給魏國?背後有什麼深意?

結語:

事實證明,秦孝公當時放棄與魏國爭奪河西地區的決定是正確的,一來變法改革尚未結束,不利於和魏國作戰,二來當時秦國的實力還不足以擊敗老牌霸主魏國。如果秦孝公不與魏國講和,歸還土地,騰出手來的魏國必然會全力進攻秦國,一旦被魏國牽制,秦國遲早會拖垮。

所謂的“拱手相讓”,不過是避其鋒芒,從而爭取時間發展,只有強大的起來的秦國,才能從魏國手中徹底收回河西失地。

文/歷史紫陌閣

回味更多歷史,下期更精彩。

歡迎大家的關注和點贊,謝謝大家的支援。

本文宣告原創,文中配圖來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