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曾國藩不稱帝,那是實力不允許

曾國藩的成功,是一路的忍耐、一路的捱罵,步履蹣跚跌跌撞撞闖出來的。按他自己的話說,“ 堅忍實幹是立志之訣。” 在給弟弟曾國荃的信中,這樣寫道:

“餘庚戌辛亥間,為京師權貴所唾罵;癸丑甲寅,為長沙所唾罵;乙卯丙辰為江西所唾罵;以及嶽州之敗,靖港之敗,湖口之敗,蓋打脫牙之時多矣,無一次不和血吞之…”。

身為讀書人,曾國藩雖有才幹,可在官場之上仍飽受排擠。成立湘軍後,雖有王闓運等人三番四次勸其稱帝,不過,深知 “ 秀才起兵,十年不成 ” 的曾國藩顯然不為所動。究其原因,不外乎這樣的舉動毫無勝算可言。

曾國藩不稱帝,那是實力不允許

湘軍人員是勇,而非兵,清代制度上不允許其保留

清代光緒以前,經制兵包括八旗和綠營兩種。 在康熙朝平定三藩時,八旗兵多已不能作戰。這期間,綠營漸漸被寄予厚望,成了主要的軍事力量。

綠營之兵,與明朝之軍相同。明朝之軍是國家經制,自有軍籍,分駐衛所,永久定居,世代為軍。而清代的綠營兵也繼承了這種制度,即“ 世兵制 ”。

曾國藩不稱帝,那是實力不允許

不過,到了嘉慶初年,綠營兵的戰鬥力也下滑嚴重,就連平息白蓮教也顯得力不從心無力應付。 唯一的辦法,只好在民間招募,補充 “新鮮血液”,招募來的,被稱作 “勇”。

“勇” 和 “兵” 的區別在於,勇為戰時臨時招募,來自民間,附於兵之下作戰,戰事完畢即遣撤回籍。為此,嘉慶皇帝曾作出批示,“ 將來搜捕事竣後,自應妥為解散;或優給賞需,令各回原籍自謀生理,此為正辦…。”

曾國藩組建的湘軍,是 “勇” 而非 “兵”。據《江忠烈公遺集》記載,咸豐三年十月創立湘軍之時,就已慮及將來遣散的問題。按清代制度,軍務告終,統帥必須遣散其軍,繳回欽差大臣官防,這是軍務之正規。

然而,即便曾國藩拒絕遣撤湘軍起兵反清,也勢所不能。

曾國藩不稱帝,那是實力不允許

師出無名

湘軍建立,其目的十分明確,就是忠君保囯。天京一役,湘軍死傷慘重,以“ 慘烈 ”形容並不為過。湘軍將士早有被遣散的心理準備。攻陷天京後,人心思歸,戰鬥力大打折扣,隊伍並不好帶。

若此時曾國藩決定起兵反清,士兵能否賣命尚未可知。更糟的,是曾國藩師出無名。此舉不僅大逆不道,成敗還是個未知之數。而從湘軍分離出去的左宗棠楚軍、李鴻章淮軍也未必跟隨。

反叛歷來為皇家大忌,反叛者向來承擔最重的刑罰。清代在刑罰上,不僅儲存了歷代留存下來的 “五刑制度”,更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發遣、遷徙、枷號、凌遲、梟首、戮屍等一系列的酷刑。

至少,保留了足夠的阻嚇作用。這還不算,曾國藩的湘軍最為致命的,是起兵後,將面臨四面楚歌、孤軍作戰的窘境。

曾國藩不稱帝,那是實力不允許

四面楚歌

若曾國藩起兵反清,在清廷的眼中其性質已發生質變,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 “ 反賊 ”。按當時的情形看,天京一役後,太平天國在各地的餘部尚有三十萬之眾。

太平天國的這批部眾與湘軍可謂不共戴天,必然會與湘軍死磕到底。由於形勢發生逆轉,清廷的態度亦會發生轉變,或任由太平軍與湘軍自相殘殺,再坐收漁翁之利。

而在中原,清政府早布有僧格林沁的一支精銳騎兵。而湘軍中,卻沒有設定騎兵,若與僧格林沁部交戰,以步兵見長的湘軍,沒有必勝的把握,甚至還可能落於下風。

不僅如此,北方還有東西捻軍虎視眈眈,西北和西南的回部起義仍在繼續。更讓曾國藩不敢輕舉妄動的,是清政府已得到了以英國為首的外部勢力的支援。

縱然曾國藩的湘軍有三頭六臂,也架不住四周的強敵環伺。當此情形,恐怕師出無名的湘軍一舉義旗便成敗局。

一向行事謹慎的曾國藩,對於是否反清?必然經過深思熟慮權衡利弊,在明知勝算全無下,就算他真有這個心,也沒這膽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