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李煜:一流詞人,三流皇帝,他是躲在《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男人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至開寶三年(970年)期間,偏安江南一隅苟延殘喘的南唐小朝廷里正醞釀著一場針對權臣韓熙載的政治運動。是夜,蘊透了江南繁華的金陵城沉沉睡去,唯有重臣韓熙載的府邸上還不斷傳出紙醉金迷的靡靡之聲。

堂上是高朋滿座,堂下是如花美妾。

這是隻有深受皇恩,同時又有天價潤筆費副業的韓熙載才能組織起來的“海天盛筵”,但在所有人歡聲笑語的背後,一個人正在謹慎且細緻地描摹著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李煜:一流詞人,三流皇帝,他是躲在《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男人

夜盡天明,賓客散去,畫家顧閎中拿著畫作進宮面見南唐後主李煜,當李煜看到韓熙載沉溺享樂後,對他的猜忌之心也隨之煙消雲散。千載光陰流轉而過,當初的畫中人早已湮沒在歷史的風塵裡,唯有《韓熙載夜宴圖》作為千年前的歷史見證,得以逃過時間的磨蝕,在當代延續著它的藝術生命。

千年前的君臣猜忌,成就了一幅傳世名畫。

只是當曾經猜忌臣子的君王,不得不變成被猜忌的臣子時,後主李煜是否還會想起當初被自己猜忌的韓熙載呢?而對於千年後的我們來說,除了“第一流詞人”和“亡國之君”這兩個頭銜外,關於李煜,還有那些值得一說的故事呢?

李煜:一流詞人,三流皇帝,他是躲在《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男人

清代學者郭麐曾對李煜有過這樣的評價:

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誠如郭麐所言,李煜的文學造詣很高,史書上直接用了

“善屬文、工書畫、知音律”

這九個字為我們勾勒出這位才情冠絕古今的末代帝王形象。

雖然後人對於歷代亡國之君基本都持批判的態度,但因為李煜為後世貢獻了很多篇“中小學必背古詩詞”的原因,讓後人對於這位南唐後主的態度變得溫和許多。

李煜:一流詞人,三流皇帝,他是躲在《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男人

不少人在開啟上帝視角,覆盤李煜的人生時,都會將造成他人生悲劇的原因歸結為他繼承皇位這件事上。

更有人說如果李煜一心工於藝術,也許他會成為詩書畫全面開花的大藝術家和大文學家,而不是在南唐滅國後被囚於深深庭院裡,對著故國黯自神傷。

但其實這樣的說法是比較幼稚的,李煜固然搞錯了職業規劃,但彼時的南唐已然是風雨飄搖,任誰當皇帝都難有回天之力。而且當時李煜的即位也並非是自己所願,這位醉心於佛學和文學的年輕人從未對皇位有過一絲渴望,因為天生異相

(豐額駢齒、一目重瞳)

的緣故,想要避嫌的李煜極力遠離政治,只為了做個富貴閒人。

李煜:一流詞人,三流皇帝,他是躲在《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男人

出生在南唐升元元年七夕之日(937年)的李煜似乎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他沒有稱霸天下的野心,隨著那位驍勇善戰的太子哥哥李弘冀暴斃,諸皇子中最不想做皇帝,最不適合做皇帝的李煜被推上了歷史的舞臺。

隨著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父親李璟去世,李煜正式在金陵登基稱帝,偏安江南富庶之地的南唐也進入了歷史倒計時。

李煜:一流詞人,三流皇帝,他是躲在《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男人

嚴格意義上講,李煜是個非典型的亡國之君,他沒有出格的驕奢,也沒有暴戾的苛政,就連他的朝堂之上也沒有出了名的奸臣賊子,以至於陸游在《南唐書·後主本紀》中用了一句:

“雖仁愛足以感其遺民,而卒不能保社稷。”

在陸游的心裡,李煜至少是個仁君,但卻不是一個能在亂世中能站穩腳跟的霸主。

對於李煜而言,李璟不是個好父親,不僅把他強推上了皇位,還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李煜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遣使去往北方鄰居——北宋,向無時無刻不在惦記著自己疆土的宋太祖趙匡胤通報自己登基為帝的重大變故。

李煜:一流詞人,三流皇帝,他是躲在《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男人

從這一細節我們就可以看出,此時的南唐已經徹底落於下風,面對咄咄逼人的北宋,李煜除了苟延殘喘,不斷進貢之外,已經沒有任何運作的政治空間了,滅國只是時間的問題。

從登基之日起,李煜便終日處於惶恐不安中,“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恐懼感讓他不得不極力討好趙匡胤,從渴求免除詔書不名之禮(北宋在詔書中不稱呼李煜名字以示尊重),到各種金銀珠寶的進貢,李煜幾乎賠上了一個國君所有的尊嚴,但換來的卻仍然是趙匡胤的步步緊逼。

李煜:一流詞人,三流皇帝,他是躲在《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男人

政治的無力感讓李煜不得不在酒精麻醉和佛家身上尋求暫時的慰藉,在歷史的大勢所趨之下,即便他是南唐至高無上的帝王也只能在無比清醒的情況下,如同鈍刀切肉般一點點接受自己正在飛速淪為亡國之君的事實。

大宋開寶四年(971年)是個標誌性的時間點,盤踞嶺南的南漢勢力被趙匡胤攻滅,再加上本就對北宋死心塌地的吳越勢力,

趙匡胤正式實現了對南唐的戰略合攏

,留給李煜偏安享樂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李煜:一流詞人,三流皇帝,他是躲在《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男人

南漢的滅亡對於李煜來說無異於唇亡齒寒的危機感,隨著北宋軍隊在國境屯兵,李煜已然清醒地意識到了南唐距離滅國又進了一步。身為帝王的李煜做出了最羞辱的決定——主動去帝號,並希望自己的低頭可以換來趙匡胤的憐憫。

我想一位帝王做到這份上,心中的恥辱和憤懣不言自喻。

但即便是這樣極具羞辱性的主動示弱,換來的也不是兩國修好,而是北宋休整三年以後的全力進攻。李煜是無錯的,他用盡了一切去討好趙匡胤,甚至在被圍攻期間還不斷休書乞和,但趙匡胤的那句名言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抹去了李煜最後的希望。

李煜:一流詞人,三流皇帝,他是躲在《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男人

從開寶七年(974年)趙匡胤找茬對南唐用兵,到開寶八年(975年)十二月金陵城破,南唐滅亡為止,看似豐饒的南唐並沒能組織起特別像樣的反擊戰,以不到兩年的時間全境淪喪。本打算躲在江南苟延殘喘的李煜,也終究還是做了亡國之君。

宋太宗開寶九年(976年),剛到不惑之年的李煜被宋軍押往東京開封城,被封為“違命侯”的他開始了被長期軟禁和監視的階下囚生活。

相比較北宋國破家亡時徽欽二帝的結局,李煜的餘生其實並不算悽苦,在雕欄玉砌的皇家庭院裡,飲酒作樂都不受限制。但和那位從不將家仇國恨放在心上的南漢後主劉鋹不一樣的是,李煜的內心始終對淪喪的故國難以釋懷,因此李煜始終難以堂而皇之地享受著香車美酒,他的詞也基本都寄託了對故國的哀思和對人世無常的感慨。

李煜:一流詞人,三流皇帝,他是躲在《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男人

從“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到“人生長恨,水長東”;從“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到“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從“世事漫隨流水”到“算來一生浮夢”……

曾幾何時,那位還曾寫過

“一壺酒,一竿鱗,世間如儂有幾人”

這樣快意瀟灑詞句的李煜徹底死了,在南唐國破的那一日,死在了江南的舊夢裡。而這被囚禁在東京城裡的南唐後主已經空有軀殼,他的筆下也只剩牢騷。

李煜:一流詞人,三流皇帝,他是躲在《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男人

在李煜被押至東京城的當年(976年)十月,一生戎馬的宋太祖趙匡胤就在“燭影斧聲”中離奇暴斃,而北宋皇位也在弔詭的氛圍裡直接越過了趙匡胤兩個早已成年的兒子,過渡到了宋太宗趙光義的手上(趙匡胤的弟弟)。

作為北宋第二位皇帝,趙光義有兩個被調侃的外號:

高梁河車神和毒王

。前者是說趙光義在高梁河一戰中丟盔棄甲,騎著驢車瘋狂逃命的“輝煌戰績”;後者則是說當時先後數人的暴斃,趙光義都有極大的嫌疑。其中最著名的死者就是李煜。李煜的死很讓人唏噓,如今被列為中小學生必背古詩詞之一的《虞美人》,相傳就是他的絕命詞。

李煜:一流詞人,三流皇帝,他是躲在《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男人

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夜,正值李煜四十三歲壽辰,有感物是人非的他心中憤懣不已,提筆寫下了千古名篇《虞美人》,這篇詞所展現出來的藝術境界和用詞精準都堪稱是李煜的詞中之最,縱然是隔著千載歲月,我們讀《虞美人》時也能感受到李煜的意難平。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一流詞人,三流皇帝,他是躲在《韓熙載夜宴圖》背後的男人

詞很好,即便是要殺他的宋太宗也不得不承認李煜的文學造詣之高,但此時南唐已經滅國三年,毫無政治敏感度的李煜卻仍然在懷念故國,這徹底惹怒了宋太宗。於是七夕夜中,曲終人散,來自皇宮的使者帶來了皇帝陛下的詔書,後主李煜被賜牽機藥,當夜暴斃。

早已沒有人知道李煜死前是否說過什麼,或者做過什麼,但我想對於那時的李煜而言,死也算一種解脫。

既然身陷囹圄,註定無法自由的話,那不如讓魂靈自由地重返故國,回到那個有雕欄玉砌,有高閣樓宇,有細雨飛花的明月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