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官員一生為國盡忠,為何請辭後要告老還鄉,卻不在京城安享晚年?

有很多人喜歡看歷史劇和古裝劇,其中會有一句特別讓人熟悉的話,請皇上允許老臣請辭,告老還鄉。皇宮裡的臣子為了退休或者辭職,給皇上的奏摺都會存在這樣一句話。很久之前便有這樣的說法。

在古代,官員們一旦年紀到了或者有一定的緣由需要辭職,就會選擇迴歸鄉里,一般這就是官員的不二選擇。那為何會造成這種選擇呢?一定要告老還鄉嗎?難道不能在京城安享晚年嗎?

官員一生為國盡忠,為何請辭後要告老還鄉,卻不在京城安享晚年?

賀知章的詩中有兩句詩的意思表示,年少時離鄉等到老年才歸去,雖然我的鄉音未改變,但兩邊鬢角的毛髮卻已經疏落。這句話也包含了賀知章的故事,年少離鄉去京考試,三十七考中進士,之後四方為家,甚至賀知章在八十歲才返回故鄉。

官員一生為國盡忠,為何請辭後要告老還鄉,卻不在京城安享晚年?

也不是古人們在外不思念家鄉,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方面,古代交通不發達,家裡和自己任職的地方相隔千里,如果要回家一趟需要走數十日,來來回回就會耽誤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另一方面,古代時期和現代生活一樣,都有節假日。但和現代生活不同的是,古代的節假日較少,甚至一年只有數十日的假期。這樣算起來,大多數的官員回家看望的願望就破滅了,像賀知章這樣的更是不計其數。

官員一生為國盡忠,為何請辭後要告老還鄉,卻不在京城安享晚年?

而現代生活中,我們花費幾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去任何一個地方。節假日回去看望家人的數不勝數,甚至可以想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還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如果你想念你的家人,不久就可以見到。而在古代,如果是高階官員也不見得能夠回鄉探望,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無法緩解,這就造成了唐代詩中思鄉之類的題材較多。

與思念之情較為相似的,還有榮歸故里的滿足感。從古至今,每個人都有著光宗耀祖的奮鬥目標。後來,如果我們取得較大的成就,就會選擇回家一趟,告知他們自己的榮耀。就比如現在有人取得奧運冠軍,考上清華,就會使整個市整個縣都知道,分享這個喜悅的訊息。但這個事情還源於兩千年來統治中國哲學領域的儒家思想。

官員一生為國盡忠,為何請辭後要告老還鄉,卻不在京城安享晚年?

自漢武帝時期後,儒家成為了中國封建時代核心治國理念。孔子,孟子等把孝這個行為的地位達到了最高值。封建中國中,貫徹著以孝治國的政治理念。

古代官員也有最長的假期,這個假期便是自己的父母去世。也叫“丁憂”。政府規定,如果父母去世,官員需要守孝三年。在當時,盛行以孝治國,如果子女不孝順,會被古代政府寫入法律,並立即做出懲罰。

官員的陵寢就大不相同了,帝王可以在京城打造陵寢,而官員一般都在家鄉安葬,不能在京城安葬。後來,官員在請辭後,要求告老還鄉,有的回家孝敬父母,有的回家看守祖墳。

官員一生為國盡忠,為何請辭後要告老還鄉,卻不在京城安享晚年?

古代孝道盛行,有利也有弊,它還造就宗族化的地方治理體系。這種體系利益最為明顯的就是政治上的鄉黨利益。北宋時期,河北韓氏毗鄰宋遼戰爭前線,利用其地理上的優勢,安插自己家族的親信,暗中成為了支配戰爭的幕後者。

明清時期,這種現象愈來愈嚴重,人們常常說一個朝代亡於黨爭,事實上,這些黨派中以鄉黨利益為紐帶的“黨”,更是層出不窮。足以可見鄉黨政治這一現象的嚴重性。

官員一生為國盡忠,為何請辭後要告老還鄉,卻不在京城安享晚年?

要問什麼造成政治上如此嚴重的鄉黨現象,根本原因就是以戶籍為核心的科舉考試。這樣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考試,直接強化了官場的鄉黨模式。官員雖然有特權,但在戶籍上也是被限制的,即使成為了高官,也只能使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和財力在自己家鄉周圍購買土地,以供自己告老還鄉的時候有經濟支援。

封建社會對個人的自由剝奪了太多,即使自己能夠升高官享俸祿,也不能選擇自己想要生活的地方。而現在雖然仍有不足,但我們生活的環境是較好的。至少有自己選擇的權力,跟隨自己本心做想要做的事情,雖然古代那些官員享高官俸祿,但這些自由是他們不曾擁有。

本文由筆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謝謝大家留言、點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