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有人說闖王李自成打得過明軍卻戰不過清軍,是什麼原因?對此你怎麼看?

這個可能是誤解。

面對精銳明軍,難以招架,但有靈活應對之策縱觀整個明末農民起義,我們會發現,不管是張獻忠還是李自成,一旦遇到靠譜的明軍,一般都是會被虐得很慘。

李自成本人,在潼關南原,就曾經被洪承疇設伏,全軍覆沒,僅剩下18騎避於商洛山中。

有人說闖王李自成打得過明軍卻戰不過清軍,是什麼原因?對此你怎麼看?

各路農民軍奈何不了的明軍精銳面前紛紛調入與清作戰戰場,極大緩解了農民軍的壓力。面對不利局面,農民軍在與明軍作戰時,採取靈活的應對之策:有利時就起事,不利時就招安,反反覆覆;同時,流動作戰,且戰且走,尋找戰機。

農民軍虛幻的無敵李自成的困境得以緩解的。主要原因是兩個,一個是遼東戰場的消耗,盧象升戰死、洪承疇被俘,大明精銳悉數調入關外受損;二是崇禎的神助攻,弄死楊嗣昌,逮捕孫傳庭,自毀萬里長城。

有人說闖王李自成打得過明軍卻戰不過清軍,是什麼原因?對此你怎麼看?

電影《大明劫》,反映了當時孫傳庭軍的舉步維艱。此戰中,剛剛出獄孫傳庭的指揮內部矛盾重重的湖廣兵、陝西兵矛盾重重,難以節制。因此,李自成得以以數倍之力擊敗傳庭部。

而隨後向北京的進軍中,除周遇吉組織的小規模抵抗外(就這個小抵抗還差點讓李自成打退堂鼓),大順軍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險阻。

有人說闖王李自成打得過明軍卻戰不過清軍,是什麼原因?對此你怎麼看?

此時,除了吳三桂,大明在北方早已沒有什麼機動部隊了。松錦大戰後,最靠譜的力量只有兩股,一股是遼東戰場的吳三桂,一股是武昌的左良玉。前者大家都知道咋回事,不說了;後者擁兵自重,到後來連李自成的殘部也不敢惹。

抗清,表現不差,但純正規戰放棄自身優勢李自成軍抗清表現並非很差,起碼比南明的夥計們強多了,昨天已經有另外文章闡述,今天不再贅述。

有人說闖王李自成打得過明軍卻戰不過清軍,是什麼原因?對此你怎麼看?

滅明的迅速勝利,使李自成低估了明、清精銳的戰力優勢。但是,李自成抗清迅速失敗,確實在於被後期滅明的勝利所誤導。

整個抗清戰爭中,李自成軍自始至終在和滿清進行堂堂正正的正規戰,而完全放棄了自身機動靈活的特點,無法發揮自身的優勢,這是他一敗再敗的主要原因。

李自成、張獻忠主力表現,反而不如他們的餘部,這不得不說是戰法出現了問題。

有人說闖王李自成打得過明軍卻戰不過清軍,是什麼原因?對此你怎麼看?

面對清八旗、前明關寧鐵騎、蒙古鐵騎組成的軍隊,當時任何力量要打正規戰可能都沒有勝算。而農民軍戰力雖弱於滿清,但當時如果調整得當,未必沒有機會抗清成功。但他被滅明後期的順利所誤導,以他並不擅長的正規戰與滿清八旗、蒙古鐵騎、關寧鐵騎這些當時最精銳的部隊對抗,最終難免失敗。

有時候,過於順利不見得是好事,李自成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