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感覺迷茫的時候,讀讀《資治通鑑》治道教科書

仁者不以盛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

《資治通鑑》(常簡作《通鑑》),是由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十六朝1362年的歷史。

感覺迷茫的時候,讀讀《資治通鑑》治道教科書

如果將漫長的中國歷史比作壯美的自然景觀,那麼在那些描繪它的豐富多彩、氣勢磅礴的作品中,《資治通鑑》可堪稱數一數二的絕美畫作了。宋神宗御賜書名,說這本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算是經邦治國的寶典了。

“史學兩司馬”,其中一位指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的主角、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資治通鑑》就是由他主持,劉恕、劉斂、範祖禹協助編纂的編年體史書,成書於宋代元豐七年(1084年)。全書294卷,300多萬字,以朝代為綱,事件為目,記錄了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亢前403年)到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後共1362年的歷史,內容涉及政治、軍事,兼及經濟、文化等。這些歷史背後,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君王成敗。它不是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卻在史書著作中,散發著自己獨特的光芒。

感覺迷茫的時候,讀讀《資治通鑑》治道教科書

《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後共1362年。全書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即《周紀》五卷、《秦紀》三卷、《漢紀》六十卷、《魏紀》十卷、《晉紀》四十卷、《宋紀》十六卷、《齊紀》十卷、《梁紀》二十二卷、《陳紀》十卷、《隋紀》八卷、《唐紀》八十一卷、《後梁紀》六卷、《後唐紀》八卷、《後晉紀》六卷、《後漢紀》四卷、《後周紀》五卷。 《資治通鑑》這書名的由來,就是宋神宗認為該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欽賜此名的。由此可見,《資治通鑑》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資政自覺意識增強的表現,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學為政治服務自覺意識增強的表現。

感覺迷茫的時候,讀讀《資治通鑑》治道教科書

《資治通鑑》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史記》為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春秋》為現存最早編年體史書 ,按時間先後敘次史事,往往用追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後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統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為主,藉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鑑。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鬥爭。

“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為後世不可無之書”,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顧炎武這樣評價《資治通鑑》。司馬光突破了舊有的編年體編寫體例,大膽創新,將紀傳體融入其中,把所記歷史事件分為三部分,集年表、帝紀、曆法、天象、目錄、舉要及索引於一體,開創了編年體史書多功能目錄的新體例。不僅如此,《資治通鑑》中以講述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同時兼有對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透過對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記錄和思考,警示後人。

感覺迷茫的時候,讀讀《資治通鑑》治道教科書

作為一部治道教科書,《資治通鑑》中有很多治國良策,“重人才”便是其中之一。《資治通鑑》中記錄了春秋時期發生在晉國的一個故事:當時的晉國以智氏家族最為強大,掌握著晉國實權,智宣子想以智瑤為繼承人,但族人不太贊同,說他雖然才貌兼備、文武雙全,但不仁厚,不能長久。後來智瑤當政,智氏果然被滅,韓、趙、魏三家分晉。司馬光評論說:“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就是說智瑤德不配位,有才無德,體現了司馬光重德行的用人觀點。對於人才的培養,首先是對他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水平的培養,然後才是知識與技能。這樣的故事在《資治通鑑》很是常見,在講治國之道的同時,也告誡我們加強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資治通鑑》共記錄了1362年的歷史事件,在如此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歷史事件不計其數,如何選材是一大難題。而司馬光的取捨原則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司馬光認為選材應該懂得取捨,他給範祖禹的一封信中寫道,“詩賦等若止為文章,詔誥若止為除官,及妖異止於怪誕,詼諧止於取笑,便請直刪不妨。若詩賦有所譏諷,詔誥有所戒諭,妖異有所儆戒,詼諧有所補益,或並存之”。如果所選的材料沒有它所擁有的特定的含義,那麼這樣的材料就不必出現在書中。這樣的創作觀點,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大有裨益的,無論是寫作還是做事,我們都要思考,我們所展示給別人的文字或者語言是否有它存在的意義。

感覺迷茫的時候,讀讀《資治通鑑》治道教科書

《資治通鑑》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著作,歷來為人們所重視和閱讀學習。

司馬光在編修《資治通鑑》時,不僅妥善地將紀傳體揉入編年體中,使紀傳之詳細與編年之簡明結合起來,我國古代編年體史書因按年紀事,故沒有篇目,不作目錄,只是以年檢索。司馬光突破這種舊例,分三部分將年表、帝紀、曆法、天象、目錄、舉要及索引集於一塊,開創了編年體史書多功能目錄的新體例,使《資治通鑑》更臻於完善,將中國的歷史編纂推進到了新的水平上。

感覺迷茫的時候,讀讀《資治通鑑》治道教科書

司馬光對《資治通鑑》文獻整理思想,文獻整理模式及方法,不僅結出了豐碩成果,豐富了中國古典文獻學理論,而且對文獻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資治通鑑》自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爭讀不止。點評批註《資治通鑑》的帝王、賢臣、鴻儒及現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不勝列舉、數不勝數。作為歷代君王的教科書,對《資治通鑑》的稱譽除《史記》外,幾乎都不可以和《資治通鑑》媲美。

感覺迷茫的時候,讀讀《資治通鑑》治道教科書

《資治通鑑》這部教科書與司馬遷的《史記》並列為中國史學的不朽鉅著,其版本眾多,例如明刊本、清刻本、胡克家本等。而這些版本中,胡三省《資治通鑑音注》的注本最為人稱道,是現在最為通行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