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宋朝童貫那麼厲害,內能平方臘,外能收復幽燕,為什麼還說他是奸臣?

童貫是北宋著名的奸臣,想不到如今也有人想為他洗白了。那我今天就來好好說道說道,童貫到底是一代名將,還是奸臣?他所謂的“內平方臘”是怎麼平的?所謂的“收復幽燕”又是怎麼收復的?看完了大家都會知道,童貫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宋朝童貫那麼厲害,內能平方臘,外能收復幽燕,為什麼還說他是奸臣?

童貫的發跡史

童貫是個宦官,生於至和元年(公元 1054 年),為北宋都城開封府人。或許因為生活在當時的大都市中,身材魁梧的他卻習得了一身諂媚巧言的本領。至於他緣何淨身入宮,史書上沒有記載,只知道他年少時便委身在同為宦官的李憲門下。有著前輩的指點,童貫很快掌握了揣摩皇上心意的技巧。

宋徽宗繼位之前便有大臣說他“輕佻不可以君天下”,但向太后卻相中了他,堅持將其立為新君。第二年,向太后一死,徽宗就按捺不住輕佻本色。崇寧元年(1102年),他命童貫在蘇、杭設金明局,專為他打造象牙珠寶、金銀藤竹、雕刻織繡等高階工藝品,可見此時童貫已深受宋徽宗的信任了。

作為一名宦官,童貫利用職務之便,極力巴結蔡京。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宋徽宗在蔡京的極力勸說下決定發兵西北,共出兵十萬,準備收回神宗一朝故地,童貫受到蔡京的推薦,任監軍。大軍還未到達,恰逢宮中失火,徽宗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於是下令不準出戰。沒想到童貫接到命令下,直接收入靴中,然後對統帥王厚說皇帝希望咱們出兵。

宋朝童貫那麼厲害,內能平方臘,外能收復幽燕,為什麼還說他是奸臣?

此次雖然是違抗聖意出兵,但結果相當不錯,連克惶城﹑宗哥城﹑都州﹑廓州﹑洮州等地。童貫因此功被提拔為景福殿使、襄州觀察使。趙宋一朝,宦官憑戰功資歷獲得兩使任職的,童貫是第一個。

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童貫又率軍征討溪哥臧徵,收復積石軍、洮州,積累戰功,履任熙河蘭湟、秦鳳路經略安撫制置使,最終官至武康軍節度使。北宋一朝,童貫第一個任節度使的宦官。

政和元年(1111年),童貫被封為檢校太尉,出使契丹。雖然用宦官作為使臣頗有損大國顏面,但宋徽宗的意思是讓童貫看看,有沒有希望收復幽雲十六州。結果,童貫到了遼國之後,受到了遼國君臣的戲弄侮辱,進而萌發了攻遼的想法,回國之後,童貫、蔡京與馬植等人向徽宗力主聯金滅遼的計劃,這也漸漸促成了之後的“海上之盟”。

宋徽宗不僅十分欣賞童貫,且有意讓其掣肘蔡京,於是命他以太尉的身份為陝西、河東、河北宣撫使。不久,為開府儀同三司,籤書樞密院河西、北兩房。不到三年,他主管樞密院事,獲得了北宋最高級別的掌兵之權,童貫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掌控軍權職位最高的宦官。當時人稱蔡京為公相,童貫為媼相(以閹人為相)。

宣和元年(1119年)三月,童貫率秦、晉等地的精銳部隊深入河、隴兩地,認為可以一舉攻滅西夏,但第一站就因為他指揮失誤,葬送了西北名將劉法的性命。童貫隱瞞不報,繼續進兵,平滅三座城池而歸,並因此被封為太傅,位列三公。百官入宮慶賀,都對他咬牙切齒,但卻不敢說什麼。

宋朝童貫那麼厲害,內能平方臘,外能收復幽燕,為什麼還說他是奸臣?

童貫殘忍地鎮壓方臘起義

宋江起義因有《水滸傳》的渲染,幾乎家喻戶曉。但其實關於宋江起義的確切情況,史料中記載並不多,史稱“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率軍轉戰至海州中了知州張叔夜設下的埋伏,副帥被俘,無復鬥志,便接受招安。當年六月,宋江等隨童貫南下鎮壓方臘。

方臘是睦州青溪縣的漆園主,在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殺牛酹酒,誓師起義。這時,兩浙飽受盤剝壓迫的各階層人民就如一堆乾柴,一經點燃就成燎原之勢,數日之內,起義軍就從千餘人發展到十萬之眾。方臘自稱聖公,建元永樂,署官命將。不到三個月,就控制了睦州等六州五十二縣。方臘以摩尼教組織和發動民眾,摩尼教後來改名,就是大家熟悉的明教。

宋徽宗被迫下罪己詔,撤銷造作局,廢除花石綱,宣佈免除起義地區三年田賦,以收拾人心,瓦解其鬥志。與此同時,徽宗命童貫急調西北十五萬大軍赴浙鎮壓方臘。

宣和三年正月,起義軍首領方七佛率兵六萬進攻秀州(今浙江嘉興),官軍固守頑抗,童貫手下大將王稟率大軍趕到,成兩面夾擊之勢,起義軍損失慘重,被迫退守杭州。官軍重兵壓境,起義軍的地盤日漸縮小,次月,杭州也終告失守,方臘只得率餘部二十餘萬死守青溪幫源洞。四月,起義軍終於被官軍與地主武裝聯手攻破,幫源洞慘遭血洗,方臘也被宋將韓世忠俘獲,八月押赴開封處死。方臘及妻子邵氏、兒子方毫、宰相方肥等七萬人被殺,而童貫在整個鎮壓過程中,殘殺的起義將士和平民不下二百萬。

事後,童貫因功被封為太師。古代最高一級的虛銜“三公”,童貫一人已佔其二。可以說,就北宋的官職而言,他已是封無可封了。在這之後,徽宗要想給他更多的頭銜,就要給他封爵了。

宋朝童貫那麼厲害,內能平方臘,外能收復幽燕,為什麼還說他是奸臣?

童貫真的是收復幽燕的功臣嗎?

宋金兩國結成海上之盟,協議金攻遼中京,而宋攻遼燕京。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金兵南下,遼天祚帝遁入西北荒漠。基於此,宋廷認為這是北伐的好時機,便命童貫為宣撫使,領兵二十萬北上收復燕雲故地。

童貫剛鎮壓了方臘,正躊躇滿志,以為只要宋軍北伐,耶律淳就會望風迎降,幽燕故地即可盡入王圖。他派人前去說降,被耶律淳殺死。宋軍張貼黃榜,宣傳弔民伐罪之意,卻不見有遼地漢民簞食壺漿出迎“王師”。

四月,童貫大軍到達高陽關,即命都統制种師道率東路軍攻白溝,辛興宗率西路軍攻範村。結果,前鋒楊可世被遼軍先敗於蘭甸溝,再敗於白溝,辛興宗也在範村潰敗,种師道急忙撤軍雄州,但也被遼軍所乘,鏖戰城下,損失慘重。事後,童貫把指揮無方的責任全推給了种師道等人,將他們或貶官或致仕。

宋朝童貫那麼厲害,內能平方臘,外能收復幽燕,為什麼還說他是奸臣?

七月,童貫再次率軍出擊,派劉延慶、郭藥師率大軍十萬渡白溝伐燕,行至良鄉,被遼將蕭幹擊退。劉延慶聞風喪膽,一見敵軍火光,就自焚大營,倉惶南逃,士兵自相踐踏百餘里,糧草輜重盡棄於道路。次日,宋軍在白溝被追兵再次大敗,只得退保雄州。這一仗使熙豐變法以來積蓄的軍用儲備喪失殆盡。

至此,童貫主持的兩次伐燕均告失敗,而覆亡在即的遼朝居然大獲全勝,金朝也在一旁冷眼看清了宋朝在軍事上不過是銀樣鑞槍頭。

童貫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在和金兵打仗時看起來不堪一擊的遼人,怎麼打起自己來就這麼兇猛呢?面對難以逾越的遼軍殘部,童貫只好放棄武力收復燕雲的打算,而是與金軍商議,能否以繳納歲幣作為交換,請求金軍攻取燕京,然後再將其交還給北宋。一番談判後,宋廷以每年萬兩的“歲幣”和萬貫“燕京代稅錢”為代價,在宣和五年(1123年)如願取回故地。不過,金軍在佔領之後、撤離之前,已經將所有財物、人口擄掠一空,留給北宋時一座座滿目瘡痍的空城。

儘管過程如此“曲折”“不堪”,但宋徽宗仍舊遵宋神宗能收復全燕之地者賞以封地、給以王爵的遺訓,於兩年後冊封童貫為廣陽郡王。

宋朝童貫那麼厲害,內能平方臘,外能收復幽燕,為什麼還說他是奸臣?

童貫的末路

封王后,童貫受命駐守太原。不過就在同年,金軍以收納張覺一事,起兵南下。聽聞此事後,童貫對金人來使禮遇甚重。不過當金國使臣提出要割讓兩河之地的時候,童貫非常氣憤卻又束手無策。無奈之下,他以赴京彙報為名,棄城而逃,臨走前還說“我只是宣撫使,不是守衛疆土的”。太原守將張孝純氣得大罵,“平生童太師作幾許威望,及臨事乃蓄縮畏懾,奉頭鼠竄,何面目復見天子乎?”

當他逃回京城的時候,徽宗已經讓位給欽宗。剛即位的欽宗命他為東京留守,但他沒有領命,而是追著徽宗一同南逃。

早在一個多月前,欽宗即位第四天,陳東就率數百太學生伏闕上書,要求朝廷嚴懲“六賊”。所謂“六賊”,即蔡京、王黼、朱勔、李彥、童貫和梁師成,是最著名的奸諛之臣。

而欽宗也擔心徽宗會建立第二個小朝廷,於是先後貶謫六人,其中童貫被免去左衛上將軍、昭化軍節度副使職務,發配英州、吉陽軍。還未到任,欽宗又下詔歷數他的罪狀,命監察御史張澄沿發配路線追捕童貫。最終,在南雄被斬首,死後他的首級被帶回京城示眾。比他更慘的是蔡京,在流放途中病死,數日無人收屍,以致於屍體腐臭。

宋朝童貫那麼厲害,內能平方臘,外能收復幽燕,為什麼還說他是奸臣?

綜上所述,回顧童貫的一生,前期他在同西夏的作戰中,創造了北宋末年少有的對西夏作戰的勝利,說明其本人還是有一定的才能的。但我們評論一個人是忠臣還是奸臣,還是要看他的所作所為是為公還是為私。

童貫平定方臘起義,殘忍殺害了二百萬人,這絕對是為了邀功而非純粹的維護趙宋王朝。在對遼作戰中,童貫兩次伐遼,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都被殺得大敗,足以說明他的軍事才能並不突出,打不了硬仗。事後主張贖買燕地,以達成他收復幽燕的功勞,說明他是一個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人。而在鎮守太原時,竟然不敢抵抗,棄城而逃,更說明了童貫是一個缺乏責任與擔當的人。

所以,我認為,童貫只不過是一個軍事才能並不突出的普通將領,但是他善於阿諛奉承,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竟然一步步爬到了手握重兵、位列三公、封為王爵的位置,童貫缺乏戰略眼光,又沒有擔當,這樣的人能在北宋受到重用,也就難怪會在之後不久被金國所滅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