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歷史上有哪些兄終弟及的皇帝,哪個更有名?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的統計範圍僅限於中原正朔,而不包括“五胡十六國”、北朝、“五代十國”中的“十國”等非正統王朝皇帝;蒙元政權的統治者多稱大汗而非皇帝,清朝皇位傳承則無“兄終弟及”現象。

(一)兄終弟及制度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周人在改朝換代問題上對殷商作出了全新的改革,在商代使用兄終弟及制度,哥哥死了弟弟繼位,實行平輩權力轉移,而周人把平輩轉移變成了父子相承,叫做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繼承製非常的重要。有多重要?這一點在王國維先生在《殷商制度考》這部書中解釋德很清楚,之所以不再兄終弟及,而是傳給自己的兒子,是為了平息政治鬥爭,他說:兄弟之情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之間常不免有爭位之事。兄弟之間常有爭位的事情發生,因為兄弟之間不如父子,這就是赤果果的人性。

歷史上有哪些兄終弟及的皇帝,哪個更有名?

那麼,為什麼兄終弟及制度特別的不穩定,而嫡長子繼承製特別的穩定?這跟候選人的人數有關係,嫡長子繼承製的候選人只有一個,而兄終弟及制度特別麻煩。王國維先生接著說,特別是弟弟傳給第2代的時候,傳到老五,沒有老六,只能從第2代開始傳,按道理來說應該傳給大哥的大兒子,也就是大侄子,但是從人性的自私的角度,他肯定願意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這就是兄弟及制度不穩定的原因所在。

歷史上有哪些兄終弟及的皇帝,哪個更有名?

所以,我們縱觀這些中原王朝所謂的兄終弟及皇帝之間,總是伴隨著很多人的暴斃與離奇死亡。

(二)兄終弟及統計

先說漢晉的:漢少帝劉辨與漢獻帝劉協,二者父親為漢靈帝劉宏,分別為長子與次子。晉惠帝司馬衷與晉懷帝司馬熾,二者父親為晉武帝司馬炎,分別為次子與25子。 晉成帝司馬衍與晉康帝司馬嶽,二者父親為晉明帝司馬紹,分別為長子與次子。 晉哀帝司馬丕與晉廢帝司馬奕,二者父親為晉成帝司馬衍,分別為長子與次子。 晉安帝司馬德宗與晉恭帝司馬德文,二者父親為晉孝武帝司馬曜,分別為長子與次子。

歷史上有哪些兄終弟及的皇帝,哪個更有名?

再說南朝的:宋少帝劉義符與宋文帝劉義隆,二者父親為宋武帝劉裕,分別為長子與第3子。 宋後廢帝劉昱與宋順帝劉準,二者父親為宋明帝劉彧,分別為長子與第3子。 齊鬱林王蕭昭業與齊海陵恭王蕭昭文,二者父親為齊武帝蕭賾長子文惠太子蕭長懋,分別為長子與次子。 齊東昏煬侯蕭寶卷與齊和帝蕭寶融,二者父親為齊明帝蕭鸞,分別為次子與第8子。

接著是唐宋:唐中宗李顯與唐睿宗李旦,二者父親為唐高宗李治,分別為第7子、第8子。 唐敬宗李湛與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三者父親為唐穆宗李恆,分別為長子、次子與第5子。 唐僖宗李儇與唐昭宗李曄,二者父親為唐懿宗李漼,分別為第5子與第7子。

歷史上有哪些兄終弟及的皇帝,哪個更有名?

後梁廢帝朱友珪與後梁末帝朱友貞,二者父親為後梁太祖朱溫,分別為次子與第3子。 宋太祖趙匡胤與宋太宗趙光義,二者父親為宋宣祖趙弘殷,分別為次子與第3子。 宋哲宗趙煦與宋徽宗趙佶,二者父親為宋神宗趙頊,分別為第6子與第11子。 宋欽宗趙桓與宋高宗趙構,二者父親為宋徽宗趙佶,分別為長子與第9子。 宋端宗趙罡與宋懷宗趙昺,二者父親為宋度宗趙禥,分別為長子與第3子。

歷史上有哪些兄終弟及的皇帝,哪個更有名?

最後是明朝:明英宗朱祁鎮與明代宗朱祁鈺,二者父親為明宣宗朱瞻基,分別為長子與次子。 明熹宗朱由校與明思宗朱由檢,二者父親為明光宗朱常洛,分別為長子與第5子。 明紹宗朱聿鍵與明文宗朱聿鐭,二者父親為明宣帝(追封)朱器墭,分別為長子與第3子。

(三)兄終弟及總結

所以,從我們對於20對“兄終弟及”皇帝,其中以第11對最為獨特,第11對包括三位皇帝:唐敬宗李湛(824—826年在位)、唐文宗李昂(826—840年在位)以及唐武宗李炎(840—846年在位),兄弟三人接連為帝達22年,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歷史上有哪些兄終弟及的皇帝,哪個更有名?

那麼,要說哪個更有名,或許可能是宋徽宗和宋欽宗兩個難兄難弟所造成的“靖康之變”了吧,畢竟岳飛的一手滿江紅,將兩人徹底綁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