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專訪《下飯菜》導演王聖志:為不值一提的菜和人建一座碑

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有餐館的觥籌交錯,有外賣的琳琅滿目,還有讓人眼花繚亂的拍菜濾鏡……美食文化何其繁盛。但能花時間在廚房裡忙碌,能和所愛的人安安靜靜、簡簡單單地吃上自家做的一道家常小菜,卻已經成了一件頗為奢侈的事。

剛在愛奇藝上線開播的百集美食紀錄片 《下飯菜》,便將鏡頭對準平民百姓的餐桌,對準平淡生活中,平淡的一餐一飯。它由《早餐中國》的原班人馬打造,延續了此前的風格,避開珍饈佳餚,避開傳奇大廚,走進大江南北的街街巷巷,每集用不到十分鐘時間,講一講我們記憶中最愛的、最難忘的那道菜的故事。

專訪《下飯菜》導演王聖志:為不值一提的菜和人建一座碑

美食紀錄片《下飯菜》海報

和《早餐中國》不同的是,這是一部沒有餐廳或檔口,甚至沒有職業廚師的美食紀錄片。

羊乳餅夾火腿,是雲南鶴慶家家戶戶愛吃也會做的一道菜。煎帶魚,在福建連江雖然普遍,但各家有各家的調味方法。《下飯菜》為我們鋪陳開的,是家裡做飯的尋常煙火。

楊美玉做羊乳餅和火腿的原料,都來自自家養的羊和豬。新鮮擠出來的羊奶,加入家門口摘的羊奶藤葉子泡的水,可做成羊乳餅,火腿則來自每年殺掉的兩頭豬。

專訪《下飯菜》導演王聖志:為不值一提的菜和人建一座碑

用鮮羊奶做乳餅

連江的達哥為家人做煎帶魚的原料,來自每天早上港口邊的海鮮市場。他說,他的帶魚,煎不是重點,挑才是重點。而他用心挑選帶魚的樣子,也讓觀眾彷彿看見市場上的自己。

專訪《下飯菜》導演王聖志:為不值一提的菜和人建一座碑

漁家的收穫

做家常菜,可能沒有什麼珍奇的食材,也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秘籍,有的無非是那份做菜給所愛之人吃的心意,以及隨之而來的那份用心和講究。

楊美玉做飯時總是確保火腿片和羊乳餅一般大小,導演稱讚:“你做的菜就像藝術品一樣,你家的火都比別人家火好看。”

達哥是開魚丸店的,他的魚丸雖然好吃,但家人獨好的,是他在出鍋後會放在蝦油裡“劑”一下的煎帶魚。

專訪《下飯菜》導演王聖志:為不值一提的菜和人建一座碑

“劑”一下煎帶魚

和這些小菜一起,觀眾也走入主婦主夫們的日常生活。

他們的日子瑣碎又溫情。女兒的學業,家庭的生計,他們臉上的光和笑意都為家人而生,就像《早餐中國》結束時點題的那一首店主手機裡那首單曲迴圈,誰又能不共鳴?

除此以外,《下飯菜》還多設定了一道“ 附加題”,帶觀眾走入這道下飯菜所誕生的土壤——當地人的方言、閒時的消遣、不引人注意的小小風俗……

總導演王聖志說,這個附加題是送大家一次“返鄉之旅”。藉此,你能回去故鄉,吃到小時候愛吃的菜。

專訪《下飯菜》導演王聖志:為不值一提的菜和人建一座碑

達哥做飯給兒子吃

這道《下飯菜》,裡面到底有什麼門道,讓我們聽聽王聖志自己怎麼說。

冷清的紀錄片,治癒的家常味

《早餐中國》拍得很熱鬧,但我覺得,是不是我們也能拍最簡單的吃飯呢?一餐飯只需要一碗主食,一個菜。十分鐘的時間,眼觀鼻,心觀一道菜。

現在有這麼多美食節目,熱騰騰的,很喧囂,有很多欲望。 所以我想拍一部冷清一點的美食紀錄片,告訴大家吃飯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吃飯是為了修復自己,去餐館隨便點幾個菜吃一頓,非但不能修復自己,反而把餐館裡的喧囂帶給了自己。無數次,我想起小時候吃飯真的很簡單,一道菜而已,為什麼我吃完了會有這麼大的滿足感和療愈感呢?因為下飯菜都是家人做的。

下飯菜是做給特定物件的,可能是天天相見的家人,也可能是來做客的親戚朋友,是知道對方一定會喜歡的菜。

專訪《下飯菜》導演王聖志:為不值一提的菜和人建一座碑

達哥一家四口在一起用餐

它也不像餐館那樣,做飯有秘訣。片中沒有任何秘訣,不會告訴你加了幾毫升生抽幾克鹽巴,但它是加了做飯人心意的菜。

當然,找到這些做飯人是不容易的。我們透過熟人介紹,拍攝時儘量有他們在場,這樣拍攝物件會覺得自然一點。而我對拍攝物件也有特別的要求。

首先我是找廚房,家裡要有老式的廚灶,用柴火。這樣的爐灶,哪怕菜再普通,我覺得它也能帶來溫暖的感覺。

專訪《下飯菜》導演王聖志:為不值一提的菜和人建一座碑

攝製組在拍攝老式廚灶

其次,做飯要有物件。比如,老公要從田裡回家吃飯,或者是兒子愛吃的飯,我不會挑孤家寡人的做飯方式。

他們做飯的食材要就地取材,最好來自屋前屋後。我拍的大部分菜的食材幾乎都沒有存放過冰箱。所有的菜都可以看到源頭,要麼是從家附近摘的,要麼是在集市上買的,馬上就做了吃了。

不煽情,只講雞毛蒜皮裡的溫情

這次,我拍的菜都不值得一提,拍攝的人物身上也沒有戲劇性,只是眾多家庭主婦和家庭主夫中的幾個。

可是我偏偏要給他們建一座碑,因為下飯菜關乎每個人的記憶。就算你去遍了全世界的館子,你最想吃的還是小時候那幾道菜,它跟時代、家庭、地域的集體記憶息息相關。我不想去拍故事,故事是我看得最淡的。 《下飯菜》裡沒有故事,我是要為這些不值一提的菜和人建一座紀念碑。

專訪《下飯菜》導演王聖志:為不值一提的菜和人建一座碑

普通的鄉下爐灶,普通的人

我也不煽情,不會去問,這道菜是怎麼傳承給你的,也避免庸俗的抒情,諸如“媽媽做的菜最好吃”這樣的套路。我只講家庭裡雞毛蒜皮的事。

比如孩子上學讀不好,學費很貴,一年到頭難得回來,又或者有拍攝物件對我說,女兒叫她搬到城裡住,她不願意,因為房子是結婚時蓋的。這些事有家裡的小遺憾,也有溫情,總之都是雞毛蒜皮的事,但是讓人百感交集。

專訪《下飯菜》導演王聖志:為不值一提的菜和人建一座碑

楊美玉在做絲棉被,這是她全家的生計

拍家裡的人

大部分人在被我們找到時的第一反應都是:我做菜難吃死了,你怎麼會來拍我。

但我只需要問一句話:那誰愛吃你做的菜?你孩子,你愛人愛吃嗎?他馬上就會自豪起來,告訴我,我的某個家人特別愛吃某一道菜。我們就這樣找到他的榮譽感。

專訪《下飯菜》導演王聖志:為不值一提的菜和人建一座碑

簡單的火腿夾羊乳餅

我們的姿態很低,對拍攝物件的干預也很少,他們正常怎麼做菜就怎麼拍。一般建立關係,需要兩天時間。如果他們要去苞谷地上收苞谷,我們也幫著去,自然距離就近了。

我記得攝像師于海洋在拍一道炒筍時,拍攝物件的火突然小了,她馬上對海洋說,我的火熄了一點,海洋趕緊過去幫忙燒火。都是這樣打成一片的。

拍連江煎帶魚那一集時,達哥一直不願意,他說他一直沒什麼出息,沒賺什麼大錢,為什麼選擇拍我呢?

他說他的生活就是半工作半玩,我們花了很長時間告訴他,半做半玩才好玩。他非常喜歡燙頭髮,但他一直不願意我們去看,直到有一天,導演也坐在他身邊,一起去燙頭髮,他終於同意了我們拍攝。

專訪《下飯菜》導演王聖志:為不值一提的菜和人建一座碑

攝製組拍到了達哥的愛好——燙髮

這一次,我們在配樂中用了很多古典音樂,是有特別的想法的。

大部分人對做菜人形象預設不太好,總覺得他們是火燒火燎,著急忙亂的。但好的做飯者做飯,在她/他的廚房裡,叉子、勺子、鹽巴、醬油的擺放位置和鍋碗瓢盆掛的位置都有講究。

他們的動作行雲流水,從從容容,像舞蹈,像音樂。所以我想到了用古典音樂,並且傾向於圓舞曲,來配合他們的節奏。

專訪《下飯菜》導演王聖志:為不值一提的菜和人建一座碑

楊美玉在廚房裡忙活

剪輯上也是一樣,雖然我們做的是短影片,但這次沒有一個快剪。全部用很長的,30秒以上的鏡頭帶出來。家裡做飯不太會顛勺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相應的我的鏡頭也變得從容、緩慢,這樣才有家庭的節奏感。

老式的世俗生活

這一次,我在片子裡增加了一個版塊,叫“附加題”。為什麼呢?講一個細節吧。

有一天我在菜市場買菜,水果攤旁有一個攤子,在賣福清光餅。攤主在用福清話大聲吆喝,“福清光餅福清光餅。”聽不懂的人不會去買,他在招呼聽得懂的人去賣。而我正是福清人,在這個嘈雜的菜市場中,猛然聽到這聲吆喝,我扭頭就去找他。

專訪《下飯菜》導演王聖志:為不值一提的菜和人建一座碑

鶴慶的少數民族婦女

這個我去找他的過程就是你對地域最深層的認同感。是方言,是物產,將你和一個地方緊緊聯絡在一起。我說過一道菜要有集體記憶,地域概念是它的一部分,方言就是它的代表之一。

在《下飯菜》裡,我拍了許多方言,比如一種蔬菜在本地裡的叫法,你知道空心菜在四川叫藤藤菜嗎?在無錫下面的一個縣,我拍了12種當地醬菜,都用方言念出來。 方言背後是充滿著生機和元氣滿滿的世俗生活。“世俗生活”就是《下飯菜》的關鍵字。

在“附加題”裡,我做的是舊風俗、舊習慣、舊語言、舊文化。沒有這些,人就沒有世俗生活,大城市裡沒有趕鴨子,沒有下圍棋的人,沒有趕集,沒有大樹下的麵攤,活得乾巴巴的。大城市的飯也不好吃,上海的不好吃,福州的也不好吃。

我們為了拍這部紀錄片,都已經下沉到縣城了。在那裡,我的拍攝物件有很多樂趣,他們門前養鴨,門後曬穀子,中秋節有特別的民俗儀式……

專訪《下飯菜》導演王聖志:為不值一提的菜和人建一座碑

唱山歌是鶴慶人的閒暇愛好

我記得其中有一集是婚禮時要用鍋灰把臉塗黑,這些舊的風俗習慣,一些即將消失的詞語,在我看來才是地域的特殊性所在。我還拍了猜拳,用什麼方言猜,打麻將是什麼打法,怎麼鬥地主……

總而言之, 我拍的就是老式的生活,老式的溫情和老式的家庭關係。現在的主流美食紀錄片,都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而我希望我這部冷淡又溫情的《下飯菜》,可以撫慰到大家。

《下飯菜》自4月7日起每週三12點在愛奇藝網路獨播,18:00東南衛視電視首播,4月8日起每週四18:15海峽衛視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