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漢武帝時設立的內外朝制度,對西漢後期的影響有哪些?

西漢“內外朝制度”的設立是當時政治歷史上的一個很大的變革,這個制度對於後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影響主要分為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而對西漢後期的影響,則主要以消極影響為主。

從積極影響上來看:

“內外朝制度”的設立將一批有才幹的大臣集中在皇帝身邊,達到了“以中御外”、“尊君抑臣”的目的,加強了君主專制,增強了中央對各地方以及國家各機關的控制。

從消極影響上來看:

隨著“中朝”勢力的膨脹,皇帝身邊最為親信的近臣,手中權力膨脹,最終釀成了“王莽篡漢”的悲劇。

漢武帝時設立的內外朝制度,對西漢後期的影響有哪些?

一、“內外朝制度”的建立符合專制主義中央皇權不斷加強的歷史趨勢

(1)維護皇權:

西漢“內外朝制度”的產生是皇帝專制制度發展的產物。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建立起第一個大一統國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封建制度,漢朝時,承襲了秦朝時的制度,一直沒有改變,直到漢武帝時期,西漢進入到了全盛時期,封建制度也進行了調整,“內外朝制度”就是在這個時候產生的。

漢武帝在繼位後,針對地方勢力實施“推恩令”,地方諸侯王不得設定官吏,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進行思想上的大一統,在政治上為形成統一,漢武帝首先進行了官制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舉措就是“建立內外朝”。

“內、外朝”分別是指由大將軍、大司馬等官吏組成的中朝,由丞相為首所組成的外朝。從這個政策的形態上我們可以看出,漢武帝利用大司馬左右將軍等官員大大分化了相權。

漢武帝時設立的內外朝制度,對西漢後期的影響有哪些?

為何漢武帝要迫不及待分化丞相的權利呢?其實此時的相權已經大大威脅了皇帝的權利,在漢朝初期,皇帝往往都能和丞相和諧相處, 漢朝是劉家藉助功臣良將所打下來的天下,這個前提就決定了,劉氏一族絕對不能一個人獨吞這個成果。

所以在漢朝初年,丞相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位往往有過去的功臣所擔任,他們手中的權力極大,既能參與國家政策的制定,輔佐皇帝統管政務,又能監察中央百官和地方郡守。

雖然漢朝初年丞相和皇帝之間大致處於和睦相處的狀態,但依然會有權力之爭,皇帝的意見有時候也會被丞相所拒絕。比如說漢景帝時期,想要立皇后的兄長為諸侯,就遭到了丞相周亞夫的拒絕,丞相認為“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候。”

隨著歷史程序的加快,這種矛盾越來越多,

漢武帝初期,深深地意識到相權對於皇權的威脅於是為加強皇權,他便開始在以丞相為首的官僚系統之外建立了一個只聽命於自己的官僚系統。

漢武帝時設立的內外朝制度,對西漢後期的影響有哪些?

(2)、籠絡有才之士:

內朝官員的組成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天子賓客,他們主要是文人近臣,比如說當時的朱買臣、嚴助等,另一類是文武百官中皇帝的心腹,比如說當時的大司馬衛青、鏢騎將軍霍去病等人。可以說這些人是皇帝在滿朝文武中所選擇的最有才能的一批人。他們的政治見解代表了當時朝政的最高水平。

漢武帝時期內朝的主要任務是為皇帝出謀劃策,但是並沒有哪個官員敢於專權,漢武帝以後獲官府正,內朝與皇權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不過這種形態一直以來都體現著精英政治,內朝中的官員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朝堂鬥爭對自己的困擾,能夠將自己的見解直接表達給皇帝。

(3)穩定政治:

相比於過去的朝堂形態或者是外朝,內朝是容易被控制的,從職務上來看,構成內朝的官員職務相對卑微,又時刻侍奉在皇帝左右,那麼他們產生問題後就極容易被發現,漢武帝可以直接掌控這些官員的動向。

並且內朝又極具不穩定性,當時內朝的組建帶有臨時性和權宜性,比如說“中書”這個官位直到漢元帝時期也沒有被承認,由此可見內朝是完全依附於專制皇權而生存下去的附生物。所以他們發生政變的機率很小。

內朝組建之後,丞相不得過問內朝的事物,而內朝恰恰把握著整個朝政中最為關鍵的問題,由此可見,丞相相當於被排斥在朝政之外,對於國家方針大策的制定實施,無能為力。

就這樣在內愁的巨大壓迫之下,外朝漸漸減少了自己的獨立性,也增加了對皇權的依附性。

漢武帝時設立的內外朝制度,對西漢後期的影響有哪些?

二、在西漢後期,內外朝制度的執行導致了外戚專權,皇權旁落的結果

(1)“巫蠱之禍”:

漢武帝晚年,宮闈內部發生了一場因為權力爭奪,而引起的利用詛咒巫術,嫁禍於人的慘禍,漢武帝晚年聽信江湖方士,常常讓他們進宮陪自己答疑解惑。誰知這些人卻教導宮人透過木人的方式,將災禍轉移到他人身上,之後,因為此事死去的宮人數以百計。

並且這場禍亂不止一次,第一次“巫蠱之禍”讓丞相公孫賀父子,陽石公主等人均被處死,第二次,太子劉據被殺,這兩次禍亂共導致上萬官民牽連至此。

漢武帝晚年身體多病,由於封建迷信他認為是有人想害他,於是任命近臣江衝為繡衣御史讓他四處緝拿想要害自己的歹人,當時江沖和太子劉據之間曾發生過矛盾,所以就說是太子想要謀害皇上,最後太子劉據、韋皇后等人被逼死。

“巫蠱之禍”絕對是漢武帝從政多年的一個汙點,他本想要將朝政大權集於一身,但是卻被自己親自挑選的近臣用來以權謀私,導致子孫慘死。

漢武帝時設立的內外朝制度,對西漢後期的影響有哪些?

(2)外朝官員人人自危:

漢武帝時期,為了維護專制統治,除了重用中朝,還削弱相權,當時的丞相地位被壓制的很低,在他54年的統治中一共任命了13位丞相,並且這些成丞相的仕途都極其不平穩,常常遭到譴責和嘲弄,還有很多被罷免甚至處死。

從第六任丞相公孫弘之後,上任的丞相都毫無權利只不過是一個虛位而已,公孫弘出身“布衣”,在朝中孤立無援,凡事唯唯諾諾,任由皇帝擺佈。在這種政治環境中,沒有幾個丞相得以善終,李蔡、莊清翟二人畏罪自殺,趙周、公孫賀被下獄處死 。據傳公孫賀在被任命為宰相時立刻“頓首涕泣”。身為宰相都如此,可想而知外朝中的其他官員受到的是怎樣的對待。

(3)為外戚專權埋下了伏筆 :

漢武帝時期極力打壓外戚權利,他們除了有享受供奉的資格以外並沒有其他權利,但是到了漢元帝時期外戚勢力漸漸崛起。

漢元帝性格柔弱,喜歡儒學,他在當太子時,就向他的父親漢宣帝提出任用儒生,但是被呵斥了。

在他繼位之後,“內外朝制度”下導致外戚專權,皇權被大大削弱,外戚史高與宦官相互勾結,排擠光祿大夫周堪,最終導致了周堪自殺,其他的大臣也因為得罪他們被處死。

漢成帝繼位之後,奢侈荒淫,十分看重母家勢力,他的母親王政君被尊為皇太后,舅舅王鳳為司馬大將軍,全權處理朝政,自此王家氏族權傾朝野,王鳳的五個弟弟也在同一天被封諸侯。就連漢成帝也害怕王家勢力。在王鳳死後,他的弟弟又繼續專權,之後王家的王莽把握了朝政,最終廢了皇帝,改立“新朝”。

漢武帝時設立的內外朝制度,對西漢後期的影響有哪些?

總結:

內外朝制度”的建立,本來是為了抑制丞相,防止後宮干政,但最後卻導致了漢武帝的子孫無法消除外戚勢力,最終推動了大漢王朝的覆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