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中國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多是“疽發背而死”,這背後有何玄機?

在中國歷史上,談及重要政治人物的死因,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有很多人都是“疽發背而死”,這難道僅僅是歷史的巧合,其背後有哪些隱秘曲折的細節

(一)何為疽發背

“疽發背”

在《劉涓子鬼遺方》內有記載:“凡發背,外皮薄為癰,皮堅為疽”,這就是疽發背的病名來源。實際上,從現代西醫的觀點看,就是背部急性蜂窩織炎,引發壞死性筋膜炎,併發膿毒血癥,並感染中樞神經。

中國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多是“疽發背而死”,這背後有何玄機?

此外,在中醫早期典籍《靈樞·癰疽》中稱:“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堅,上如牛領之皮。”

按中醫理論看,其病因有三:

①情志內傷,氣鬱化火所致;

②房室不節,勞傷精氣,以致腎水虧損,火邪熾盛;

③平素恣食膏粱厚味,以致脾胃運化失常,溼熱火毒內生。

中國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多是“疽發背而死”,這背後有何玄機?

縱觀中國歷史,“疽發背而死”的歷史名人中,大家最熟悉的當屬范增、宗澤和徐達,巧合的是,他們的死亡背後,可能都有著一段隱秘曲折的歷史細節值得探究。

(一)謀士范增

先看原文記載:

項王乃與范增急圍滎陽。漢王患之,乃用陳平計間項王。項王使者來,為太牢具,舉欲進之。見使者,詳驚愕曰:“吾以為亞父使者,乃反項王使者。”更持去,以惡食食項王使者。使者歸報項王。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范增大怒,曰:“天下大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項王許之。行未至彭城,疽發背而死。

中國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多是“疽發背而死”,這背後有何玄機?

范增是西楚霸王項羽帳下的第一謀士,劉邦謀臣陳平使用離間計離間了項羽與范增之間的關係,最終導致項羽猜疑范增謀反,而范增在不被信任後選擇離開楚營,在離去的路上“疽發背而死”。

中國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多是“疽發背而死”,這背後有何玄機?

注意看,“范增大怒”可能正是犯病的誘因,因為在之前我們談及的原因中,“情志內傷,氣鬱化火所致”簡單理解就是,怨氣或怒氣不順,會化為火毒鬱結於背部發瘡。

(二)名將宗澤

另一個比較有名的病人,是南宋名將宗澤,建炎之初,金人掠奪東京開封而去,宗澤為東京留守,負責東京的防禦。宗澤招募各路義軍達20萬人,積極準備北伐,上書宋高宗趙構《乞迴鑾殿疏》,勸趙構回東京,以求恢復故國。

澤前後請上還京二十餘奏,每為潛善等所抑,憂憤成疾,疽發於背,諸將入問疾,澤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塵,積憤至此。汝等能殲敵,則我死無恨。”眾皆流涕曰:“敢不盡力!”諸將出,澤嘆曰:“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翌日,風雨晝晦。澤無一語及家事,但連呼“過河”者三而薨。

中國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多是“疽發背而死”,這背後有何玄機?

但是趙構擔心金兵再次入侵東京,於是行在便越搬越遠,直搬到揚州去了。宗澤為此憂憤成疾,疽發於背,連呼三聲“過河”而死。可以看到,宗澤的犯病,其實和范增是極為類似的,長期的氣恨難平之下,極容易引起這種病症。

(三)大將徐達

相比於前兩人,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死因就更加值得玩味。洪武十七年,鎮守北平的大將軍徐達背生癰疽,朱元璋遣其長子徐輝祖赴北平詔令回京,命太醫醫治。洪武十八年二月,徐達病發醫治無效駕鶴西去,享年五十四歲,明廷上下無不為之悲愴。

中國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多是“疽發背而死”,這背後有何玄機?

徐達死時正當壯年,且在北平病發後稍有痊癒,而後歸京治療竟又病情加重最終不治身亡,結合後來朱元璋剷除功勳舊將的行為,後人對徐達死亡的原因無不產生極大的懷疑。其中關於朱元璋送“發物”蒸鵝致使徐達病重的野史傳說就極為有趣。

中國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多是“疽發背而死”,這背後有何玄機?

這種說法最早出現在明朝中期的一本野史筆記《翦勝野聞》之中,說是當徐達被召還歸京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逐漸康復,而朱元璋聽聞後卻下令將一隻蒸鵝賜給徐達,徐達見燒鵝後痛苦無奈之下只能進食,事畢便病發身亡。

(四)孟浩然

且不說燒鵝到底是不是發物,畢竟,在傳統醫書最為著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鵝氣味俱厚,發風發瘡,莫此為甚,火燻者尤毒。”然而《飲膳正要》以及《隨息居飲食譜》中均認為鵝肉性溫平,與葛根類似,補虛益氣。

中國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多是“疽發背而死”,這背後有何玄機?

僅從以上我們總結的三個發病原因看,飲食的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另一個由於飲食而犯病的是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這種由於飲食引起的脾胃失調,中醫稱之為“消渴症”,其實就是糖尿病的併發症

中國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多是“疽發背而死”,這背後有何玄機?

在開元二十七年,孟浩然背疽發作,就辭職回襄陽養病,忌口養生,活了大半年。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來襄陽,孟浩然安排宴席給王昌齡接風,大快朵頤,食鮮疾動,疽發而卒,終年五十二歲。

(五)其中隱喻

其實,從以上幾個比較著名的歷史人物發病史看,主要有兩個重要誘因,一部分是憂患意識太重引發的,一部分則是消渴症引發的。而關於

疽發背

這種病症

根據《瘡瘍經驗全書》:“發背又分上發背,中發背,下發背。”

上發背,疽發於背部第七頸椎部位,在後脖子的大椎附近;中發背,疽發於背部中心,又名對心疽;下發背,疽發於腰部命門穴,又名對臍發。

中國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多是“疽發背而死”,這背後有何玄機?

其中尤以脊柱發生的背疽最為恐怖,不但會併發膿毒血癥,還會直接感染脊髓,侵入中樞神經系統。這種病,在

《默克家庭醫學手冊》

說,一旦患膿毒血癥,即使在現代醫療條件下,仍然有15%的死亡可能性。

但放在古代,基本就是絕症了。正因為如此,很多歷史人物之死被冠以“

疽發背”

,不得不說可能存在著一種隱喻:

中國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多是“疽發背而死”,這背後有何玄機?

氣憤鬱結而不能舒緩、怨恨漫溢卻無法發洩。就相當於背上長了一個瘡,明明知道它是一個毒瘡,會要人命,但因為長在背上,撓也撓不到,也不好根治,只能任由其毒害軀體。

背疽發作而死,強調更多是死前的精神狀態。是對“大怒”、“憤恚”、“憂憤”等抽象情感的具象化描寫,這一疾病折射的,可能正是此人在政治上失勢或鬥爭失敗,早已經超出了疾病的範疇,藥石無醫,空留餘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