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孩子脾氣特別壞?試試情緒ABC理論,讓孩子學會正確情緒管理

孩子脾氣特別壞?試試情緒ABC理論,讓孩子學會正確情緒管理

宅在家裡的第N天,每天早上叫醒我的都是娃她爸做的飯菜香和女兒啪啪的打臉人工喚醒鬧鈴,但今天卻是個不尋常的一天。

當我還朦朦朧朧介於起床還是再躺一會的掙扎中,突然外面傳來一聲又一聲的尖叫:“給我給我,我要吃”。

然後是她爸的咆哮:“不可以,說了不行就是不行,吃了這個你等下又吃不下飯了。

於是我一個鯉魚打挺跑了出去,看到女兒跟她爸在客廳像2只正在戰鬥的火雞,她爸雙手叉住女兒腋下,兩臂伸直以防止受到女兒不安分四肢的攻擊,而女兒則跟抽了風似的,四肢狂舞,嘴裡還不停嚷嚷。

我趕緊跑過去一把把女兒抱回房間,扔在床上關上房門。

女兒氣未解,在床上旋轉、翻滾、蹦躂,而我則坐在床沿看她表演。

時間滴答滴答過去,終於,女兒獨角戲演累了,可憐巴巴的鑽到我懷裡吧嗒吧嗒流眼淚,看來,我這個旁觀者也終於可以有戲份了。

我問女兒:剛剛發生什麼事了,怎麼突然這麼大脾氣,怎麼還要打爸爸呢?

孩子脾氣特別壞?試試情緒ABC理論,讓孩子學會正確情緒管理

女兒抽抽噎噎、斷斷續續總算給我把事情的經過講明白了:原來年前我們一起外出購置了一些給小表弟小堂妹的禮物,結果因為特殊原因都宅在家出不去了,於是我和她爸就把這些禮物藏起來了,沒想到到了昨天終於被女兒翻箱倒櫃翻出來了,於是她見禮物反正送不出去了,就想著不如自己吃掉,沒想到因為快到吃早餐時間,她爸怕影響她食慾,就把零食奪走了,不給她,於是就有了開頭那一幕。

孩子脾氣差,吃不到糖哭,不能買玩具鬧,東西擺放不如意打滾已是絕大多數家長見怪不怪的現象,但對於這種情形如何正確處理,很多家長卻並不知,包括孩子她爸,開口首先來一句:“你怎麼又發脾氣了/你脾氣怎麼這麼差,一點就著/你怎麼總是不聽話/你能不能消停一會……”

結果呢?孩子非但沒有如家長所願停止發脾氣消停下來,反而因為這種“你”字開頭的指責式話語,反抗式的情緒反而像小刺蝟一樣衝了出來,激發出了更強烈的情緒反應,通俗點講就是脾氣更大了。

為啥孩子脾氣總是那麼壞,其實總結起來不外乎這3點原因。

一、生理原因,額葉區域尚未啟用

在BBC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裡有這樣一個實驗來研究寶寶的自控力。

實驗組在桌上擺了一個誘人的熒光棒玩具,然後讓父母告訴寶寶“不能動”。

有的寶寶想都沒想,看到這麼誘人的玩具就什麼都聽不見了,伸手就把玩具拿過來了。

孩子脾氣特別壞?試試情緒ABC理論,讓孩子學會正確情緒管理

對於這類寶寶的研究發現,大腦額葉區域沒有任何變化,活動感測器呈一片藍色,也就是說他們的大腦根本就沒有任何思考,對於拿玩具只是使用本能而已。

孩子脾氣特別壞?試試情緒ABC理論,讓孩子學會正確情緒管理

而有的寶寶卻能進行自我控制,透過各種策略來分散自己對熒光棒的誘惑長達一分鐘之久。

在這漫長的一分鐘裡,他們的大腦額葉區域顯示的感測器訊號呈現一片紅色,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大腦在進行激烈的思考,大腦額葉區有著大量的活動連線在努力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感。

孩子脾氣特別壞?試試情緒ABC理論,讓孩子學會正確情緒管理

所以說,真的是孩子脾氣差不聽話故意惹父母生氣嗎?這個實驗明確的告訴了很多父母,孩子真的很無辜,有時候

孩子不聽話發脾氣

真的不是故意的,而

是他們還沒有開發大腦中抑制衝動、遵守規則的那部分功能。

事實上,孩子大腦的自控區域會在20個月左右基本發育成熟,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名鼎鼎的“terrible 2”的孩子多數脾氣會如此壞,一點點小事就嚎啕大哭。也因著這個發育規律,2歲多3歲時開始父母就必須要重視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使其情緒能有一個合理的抒發方式。

二、玩具原因,一鍵式玩具越玩越急躁

在孩子挑選玩具時,很多家長不難發現孩子都喜歡一些“一鍵式玩具”,何為一鍵式玩具?簡單來說就是隻需要一個小小的簡單的動作,玩具就能自己動起來。

比如電動跑車,一開按鈕,汽車就能自己開起來,如果還帶有燈光哧啦啦旋轉的,那孩子就更喜歡了,簡直不要太帶感。

一鍵式玩具之所以那麼受孩子喜歡,還是商家抓住了孩子及時滿足的心理,能帶給孩子衝擊的感官刺激,第一時間滿足了孩子的需求。

但這樣的玩具玩多了,卻會容易讓孩子失去耐心,認為所有事情就應該像玩具那樣一呼就應,如果沒有第一時間就被滿足,他們就容易發飆,抗拒延遲滿足,性格也就變得越來越急躁。

孩子脾氣特別壞?試試情緒ABC理論,讓孩子學會正確情緒管理

三、環境原因,家長對待壞脾氣的做法

忽略或對抗孩子的壞情緒

比如孩子為了吃零食大哭時,家長安慰道:別哭了別哭了,零食有什麼好吃的。

這種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否認孩子情緒的做法不僅不能讓孩子平靜下來,反而會激發孩子使用更激烈的情緒來引起家長注意,而不被接受的情緒在下次面對同樣情形時,依舊會重蹈覆轍。

粗暴對待孩子發脾氣

比如咆哮、發怒、打罵,試圖透過氣勢上的優勢來打擊孩子囂張的氣焰的,孩子可能會暫停發脾氣,但內心的壞情緒卻會日漸積攢,而父母缺乏耐心的行為也會被模仿,內化成孩子自己的行為習慣。

孩子脾氣特別壞?試試情緒ABC理論,讓孩子學會正確情緒管理

沒有孩子生下來就喜歡無理取鬧,很多孩子發脾氣,只是因為想要卻不得,即缺乏表達出這些感受的詞彙,又缺乏處理這些感受的技巧,於是心理產生了挫敗感和沮喪,只好用壞脾氣,比如扔東西,大聲嚷嚷,破壞玩具等來發洩。

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孩子的壞脾氣呢?

一、家長改變自己的不當行為

巴金先生說過:孩子們變好或變壞和他們受到的教育有關,有句話叫‘先入為主’,所以父母是第一個老師。

家長對孩子的影響不僅是經常的,而且是深刻而牢固的,每個孩子都是在父母的行為中潛移默化,接受行為的引導的,如果父母總是粗暴的對待孩子,孩子自然有樣學樣,因此,耐心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

二、挑選合適的玩具

一鍵式玩具雖然一直廣受詬病,但有需求才會有市場,一味的禁止並不是最佳的辦法,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控制這類玩具的數量,多給孩子挑選適合年齡特點需求的玩具。

比如橡皮泥、積木、樂高、拼圖、畫板等,既可以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孩子的耐心,需要孩子足夠的專注力才能創造出一個作品。

孩子脾氣特別壞?試試情緒ABC理論,讓孩子學會正確情緒管理

三、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

從前面《北鼻的異想世界》自控力實驗中我們得知,當孩子還小時,因為額葉區域發育限制關係,他的行為和情緒是很難受大腦控制的。

當孩子處於2歲左右時,對於有著強烈獨立意識的他們來說,當壞情緒來臨時,父母對該情緒的安慰更像是“約束他的行為”。

比如在“發脾氣任務情景”情境中,實驗人員設定了讓孩子拿不到盒子裡的糖果,讓積木塞不到桶裡,當孩子“如願”發脾氣時,媽媽首先採取抱著安慰模式,一點用都沒有!孩子心率依舊高達180!

但當媽媽採取轉移注意力模式時,孩子瞬間停止了哭鬧,心率下降到了平靜時的基準心率130。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正面管教理論上提到:

當小孩子缺乏識別和處理自己情感的能力時,家長不要試圖去改變或替孩子解決,而是首先使他平靜下來,尤其對於2-3歲內的孩子,轉移注意力是最佳的辦法,但如果孩子已經到了3歲或更大,就需要就事論事教他如何正確應對這樣的壞情緒。

孩子脾氣特別壞?試試情緒ABC理論,讓孩子學會正確情緒管理

四、使用情緒ABC理論

情緒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建立的,認為激發事情A只是引起情緒和行為後果C的間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對激發事情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B。

具體地來說,

A,Antecedent,指的是事情的前因,比如孩子沒吃到想吃的零食。

B,Belief,指的是信念和我們對於情境的評價和處理,比如孩子覺得自己就應該吃到零食,不管現在是飯前還是什麼他人認為不合理的時機。

C,Consequence,指的是事情的後果,比如孩子吃不到零食導致的壞脾氣和壞行為。

因此父母在引導孩子壞情緒時,可以首先詢問孩子發脾氣的原因,這也是引導孩子進行理性思考的一個過程,而在孩子對於自己不合理行為考慮時,家長可以給與共情和引導,讓孩子開啟心扉,最終幫助孩子對自己的壞脾氣和壞行為有一個客觀的自我評價,從而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進一步進行改善。

孩子脾氣特別壞?試試情緒ABC理論,讓孩子學會正確情緒管理

情緒ABC理論雖然看著很高大上,但是其卻因為實用性被不少家庭應用在引導孩子情緒方面。

對於情緒ABC理論,具體的家長可以這樣做。

A:引導孩子說出發脾氣原因

雖然女兒被爸爸奪走零食後雖然歇斯底里,但窩在我懷裡感受到我共情(任由她發洩情緒不打罵)後,就能根據我的問話說出事件的因果。

孩子的傾訴表達不僅是一個發洩的過程,更是一個將理智注入到情緒裡思考的過程,能幫助孩子理清事情的經過,更清晰明瞭自己發脾氣的原因。

B:幫孩子分析發脾氣這件事

女兒發完脾氣後,我並沒有指責她對錯,而是問她這樣發脾氣是否得到了她想要的,結果顯而易見,被她爸毅然決然的拒絕了。我跟她說,如果換一種方式是不是就能得到零食了呢?比如按照爸爸的要求,跟爸爸說:那我放在口袋裡,吃完飯再吃而不是現在吃。

女兒想了一會才回過神說我剛剛就說了“給我”,而且因為大喊大叫,她根本就沒怎麼聽清爸爸說的話,更沒想到自己還可以這樣說,此刻靜下來好好回想了下才發現剛剛就光顧著哭和叫了。

不否定孩子的情緒,不開口就是指責孩子的行為,讓孩子自己透過回憶和家長的引導來對比不同做法的後果,就能更清晰認識到壞脾氣的壞處。

C:情緒的結果

當我們對孩子的壞情緒進行了全盤接受,給了他充足的時間和方式進行發洩,孩子自然會順心很多。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給孩子分析不同情緒和行為導致的結果,比如硬碰硬只會兩敗俱傷,你生氣對方也生氣,而且對於事情的解決也沒有任何進展,而如果放下浮躁的情緒,不僅自己會有更多的理智,想到更多的應對辦法,而且對於對方而言,同樣更樂於接受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孩子脾氣特別壞?試試情緒ABC理論,讓孩子學會正確情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