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什麼

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諺語

像這類民間的俗語、諺語有很多,有的被人們所接受,有的則隨著時間的推移被人們摒棄,以至於鮮為人知。在俗語行列中,“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也是比較經典的一句話。

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它又傳達了一個什麼道理,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或許對你有一定的幫助。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什麼

民間的俗語

眾所周知,我國有五千年的文化與歷史,這些東西不僅僅是史書上記載的那些東西,在民間也流傳著諸多“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俗語便是其中之一。

俗語多為言簡意賅的短語,雖然它比較的簡單,但是卻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有著很深厚的“土壤”與“生命力”,它們歷經千年而不衰,有的甚至流傳至今。

現如今,這些俗語多以口語的形式,來表達先人們的意思。不過,因為現代人對古代文化的一種“不理解”,所以很多人對於這些“俗語”都不那麼相信。

其實,在這些“俗語”中,蘊含著非常深刻的道理,如果我們能夠理解其中的含義必然會獲益匪淺,上述所提到的“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便是如此。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什麼

什麼是“墳前貢”

眾所周知,“孝”是我國的重要的文化之一,封建社會時期,君王大多都是以孝治天下。如果某些人不孝順,不僅會受到社會的譴責,甚至科舉之路還會被斷絕。

如此情況下,也導致“祭祀”文化在我國非常的盛行,大致意思就是,為了表達對先人的尊敬,許多的家裡會定期祭拜先人,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家裡設有祠堂等。

祭奠先人的時候,後代的子孫都會帶一些饅頭、酒水、肉食、蠟燭等東西,放在先人的墳前、靈位前,而這些東西就是上述咱們提到的“墳前貢”。

古代因為生產力的低下,食物並不充足,有的家庭甚至連溫飽都做不到。可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祭拜祖先時所用的食物,依然是不能被帶回來的,也就是說不能吃,為何會如此呢?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什麼

大致有以下兩個原因,其一便是“孝”文化。祭拜並不簡簡單單是一種行為,它更是一種孝順文化的體現,每年的祭拜也會讓後人感受到家族“以孝傳家”。

在此情況下,這個家族便會長盛不衰,一代代延續下去。然而,如果吃了“墳前貢”,就等於是給後代做了一個不好的榜樣,使得“孝文化”出現斷層,甚至出現不孝順的情況。

為了一點食物,導致整個家族的傳承出現問題,著實有些得不償失。因此,“墳前貢”並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給後代樹立起來的“孝順標杆”。

第二個與“封建文化”有關,封建社會時期,因為人們的思想比較侷限,認為人死後會在另一個地方生活,祭品從表面看來他們沒有吃,但是實際上他們是在享用的,就如同祭拜玉皇大帝一樣。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什麼

如果吃“墳前貢”就等於和先人搶食物,我國古代有一個詞語叫做“飢鬼搶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這樣做會導致自己的家族不被先人保佑。

當然,一個文化的延續,必然有一定的“土壤”。在古代一些不發達的地區,那些人在祭拜完祖先之後,食物是可以吃的,畢竟他們的資源有限,這是一種文化差異,並不是一種“否定”。

“再餓莫吃墳前飯”的意思基本上就是這麼多,那麼後半句“再累莫坐人肉凳”又是什麼意思呢?或許很多人會認為它是“人肉做的凳子”,其實不然。

何為“人肉凳”,又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人肉凳”有一種時代的基礎,先來看看第一種解釋。封建社會時期,人分三六九等,地位低下的人便會成為地位高的人的“奴才”。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什麼

在此情況下,地位高的人便會將地位低的人視為“工具”。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王公貴族上下馬車的時候,會踩著一些奴才的背上馬。

電影《龍門飛甲》中,“廠花”陳坤也曾把下屬坐在屁股底下,這些人亦或者說這些事情就是“人肉凳”。從某個角度來說,“人肉凳”是一種不尊重人的行為,是對尊嚴的一種踐踏。

對於這樣一種文化,古代貧窮的人迫於地位上的差距,他們不敢反抗,但從心底裡是深惡痛絕的,這比韓信的“胯下之辱”還要侮辱人,一旦有反擊的機會,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地“憤然而起”。

古人曾言:“多一個敵人,不如多一個朋友”,平時不注意自己的行為侮辱別人,那麼當你失勢的時候,便會有很多人來“踩你”。簡而言之,不坐“人肉凳”就是要學會尊重人,這樣對你的未來也有好處。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什麼

當然,“人肉凳”除了這個意思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意思。眾所周知,我國古代非常注意“男女關係”、“男女行為”,不能有“逾矩”的行為。

現在男女雙方一起出去遊玩,女子比較累了,會毫不猶豫地坐在男子的腿上,也不在乎周圍人的眼光。當然,對於現代的文化來說,這也是被人所接受的。

只是,在古代因為文化的不同,女子未出嫁前是不能有這種行為的,否則會被認為“沒有教養”。即使出嫁的人,也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與丈夫這麼做,更不能與他人有這種行為,否則會被認為“不知廉恥”。

總而言之,“人肉凳”是一種對別人尊嚴的侮辱,同時也是對男女雙方的一種警示,所以“再累莫坐人肉凳”並不是簡單的一句話,很有教育意義。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什麼

那麼,這句話放到現在來說還有意義嗎?答案是肯定的。比如,長時間坐在一個人的腿上,短期內會導致“被坐人”血液不暢通,進而導致一些身體健康問題,長期來看甚至會造成身體器官的變形,傷害性非常的大。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看似迷信的一些話,放到現在依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奈何,很多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導致很多古典文化被“歪曲”,進而被否定、放棄。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