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明代皇后45位僅3位出身顯貴,不少還是宮女,為何皇帝如此平民化

明代皇后45位僅3位出身顯貴,不少還是宮女,為何皇帝如此平民化

明代後宮皇后平民居多,在《明史·后妃傳》記載,在45人中僅有3位出身顯貴,除此之外,大多后妃出身並不高,比如,宣宗的張皇后,其父為永城縣主簿,英宗的錢皇后後族卑微,憲宗的吳皇后,其父以女為貴,被授予了都督同在。

再如,孝宗生母、神宗生母、光宗生母、熹宗生母都是宮女出身,地位卑微,皆是因皇帝臨幸才生育龍子,在數以千計的宮女中脫穎而出,之後擢升為嬪妃。

那麼,明代帝王的皇后,為何走得是平民化路線呢?這事兒還得從明代的皇帝說起。

明代皇后45位僅3位出身顯貴,不少還是宮女,為何皇帝如此平民化

明代皇帝最大的一個特徵就是平民化,大多能力一般,心思不在政事,而在於個人的發展上,充滿了世俗化。

朱元璋是典型的平民皇帝,由他開啟的明朝也打開了一個極富平民氣質的皇室家族。回看明代十六帝,明朝的皇帝在歷代王朝中是享有民間稱謂和自號最多的王朝。

比如,朱元璋被稱為“平民天子”;明宣宗被稱為“蟋蟀皇帝”;明英宗有“幼沖天子”之稱;明武宗是“風流天子”,自號“錦堂老人”、“大慶法王”;明世宗自號“天池釣叟”;明穆宗有“令主”之稱,自號“舜齋”;明熹宗是“木匠皇帝”;明思宗是“獨夫”。

看看這些五花八門的稱謂,是不是已經初步感受到了明代皇帝的迥異之處,這只是個“小巫”,我們接著看“大巫”。

明朝在歷史上最出名的人不是皇帝,而是太監。明朝太監將宦官專政演繹到一個歷史新高度,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此歷史現象的背後,實際反應出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那就是明朝的皇帝能力有限,大多缺乏主見,執政主要依靠內閣和宦官。

作為一國的最高行政長官,一般來說,要具備兩種能力:其一,選官的能力。

一個王朝之內官員眾多,且人性複雜,如果皇帝不能知人善任,重任賢能,沒有辨別人才、驅除奸佞的能力,那麼作為一國之君基本已註定是失敗的。

其二,還要有一定的馭臣之道,君臨之術。

帝王需要利用人性趨利避害的本能,同時依仗賞與罰,刑罰予以懲戒,賞賜誘之以利,將官員群臣生死榮辱控制於手中,從而擁有駕馭整個官僚系統的能力,如此這樣,百官必然垂拱,令出必行,行必果之。

但明代皇帝,除了朱元璋、朱棣之外,大多沒有這種治理政務和駕馭群臣的能力。

在他們的奏章上出現較多的批註不是“已閱”,就是“知道了”,沒有什麼指導性的意見。

比如,明孝宗在執政期決乾脆將政務推給徐溥、謝遷、劉健和李東陽四大臣子。此後的明帝王已極少有人能獨立嫻熟的處理政務了,儘管明穆宗有“令主”美譽,但對軍政要務也是一問三不知,完全要依靠大臣。

“仁宣之治”的出現離不開“三楊輔政”,景帝的統治離不開于謙的支援,神宗、穆宗和光宗更是完全依仗內閣。明帝王們在依仗內閣的同時,又心存猜忌,因此,又重用身邊的宦官,由此就出現閣臣與宦官並重、閣臣與部臣相互牽制的局面。

這種局面看似有利,皇帝也自認為找到了自己合適的代言人,實際上,各方勢力為尋求存在感,往往會出現矇蔽皇帝的情況。比如,明英宗讓王振作自己的代言人,其結果卻是引發了“土木之變”。再如,明憲宗時還出現了“只知有汪太監,不知有皇帝”的局面。明熹宗時更是出現了千古太監號稱“九千歲”的魏忠賢。

此外,從以上明代皇帝的平民稱謂中,也不難發現,明代的大多數皇帝對政務也缺乏足夠的熱情,他們更傾向於享受利用皇帝手中的特權來享受生活,缺乏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朱元璋是一位勤奮的帝王,規定政府各部有185件事必須面奏,每天要處理200多份報告,還創下了8天之內處理各衙門奏章1660年,計3391年事的紀錄。但他的子孫們並沒有效仿他,特別是明朝中後期皇帝們“勤政”這一條政令已然荒廢。

比如,明英宗在位四十餘年,基本沒有上過朝,不是迷戀修道,就是沉溺於酒色。明憲宗在位23年,僅在成化七年召見過大學士。明熹宗在位7年,更是一次也沒召見過大臣,等等

以上明代帝王的這些行為都說明,他們大多數並沒有花費過多的精力,也沒有足夠的能力來處理政務,而是把政務推給和群臣和宦官,那麼這些帝王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幹嘛了呢?

明朝的帝王還是十分有個性的,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發展個人事業上。比如明武宗喜歡武功,一國之君總喜歡以威武大將軍、鎮國公自稱,親自領兵出征,自己為自己加官晉爵,還領取薪俸。他喜歡與身邊人打成一片,稱兄道弟,其結拜的兄弟、招收的義子高達百人以上。

再比如,宣宗擅長作畫,憲宗愛演戲,世宗迷通道教,神宗熱愛書法,熹宗喜歡對木工的執著更是達到了痴迷的程度,每每他沉迷木工的快樂世界中時,一旦有人因政務來打擾他,他就大發雷霆。而且他還經常把自己做好的作品交給宮中的太臨,讓他們拿到街上去賣,上面刻有“御刻”的字樣,玩得是不亦樂乎。

透過這些現象,我們可以看到,明代帝王喜歡脫下神聖的尊卑外衣,大膽的追求和享受自己的生活,充分參與到了民間生活和個人的喜好當中,皆是滿身的世俗之氣。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走平民化路線的明代帝王,滿身人間煙火的氣息,個性突出,不受約束,自然不希望有一位世家大族的后妃對自己產生極強的約束力。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王朝的后妃出身權貴之家,家世背景強大,有名門望族,也有王侯將相,以至於皇帝對后妃的家族都有幾分忌憚之心,這樣的婚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政治聯姻,帝王婚姻皆為鞏固政權的統治。

比如,漢代的竇太后背後有強大的竇氏家族支援,霍太后、王太后背後也有龐大顯赫的家族支撐,這樣一來,很容易形成外戚專政的局面,從而在朝政中獲取極大的話語權,有時甚至操持著皇帝的廢立。

再比如,隋朝的獨孤皇后因獨孤家族一門三後,勢力雄厚,她與隋文帝並稱“二聖”,不僅全權處理後宮事務,而且也染指政務,隋文帝甚至不敢隨意親近其他嬪妃。

但外戚專政的現象並沒有在明代發生,其中的原因自然與後宮嬪妃卑微的出身有關。明代帝王忌憚於外戚專政,朱元璋在立國之初早就考慮到了。

所以,明太祖在《皇明祖訓》中有規定:“凡天子及親王后妃宮人等,必須選擇良家女子,以禮聘娶,不拘處所,勿愛大臣進送,恐有奸計,但是娼妓,不許狎近。”

在明太祖的祖訓中,明確規定明後妃必須是良家婦女,雖說良家婦女並非是平民家庭的“特產”,但為了避免外戚干政,往往後宮在選擇妃子時,更傾向於選擇那些身份、地位相對不高的家庭中的女子,而非勳舊貴族。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它需要各種鬥爭的相互制衡才能保持一種恆定的狀態,顧此失彼,都是致命的。明朝沒了外戚專政,但卻引來了宦官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