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湖南老農挖出元代古墓,墓中屍體八百年不腐,開棺後腹部突然脹氣

1972年湖南辛追夫人出土震驚世人,這位沉睡了兩千多年的貴族夫人外形完整,全身柔軟而有彈性,甚至考古隊員往她體內注射防腐劑時,血管都仍舊暢通無阻。

但今天的主角並非是她,而是另外一位墓主人,她在沉睡八百年後出現在世人面前,並且原本應化為白骨的屍骨同樣儲存完好,只出現早期腐敗的特徵。

對此,專家們欣喜萬分,這是繼辛追夫人後的另一奇蹟,但

就在專家們準備確定她身份時,原本安靜如睡著的屍首的肚子卻自己動了起來。

而這一切都需要從一隻玉釵開始說起。

玉簪引路,古墓初現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天,湖南懷化雙橋鎮的農民張秋民帶了把鋤頭前往山上挖紅薯,畢竟是當了一輩子的農民,挖紅薯這件事當然不在話下,但是這一天卻出奇的不順利。

挖了半天,老張還是沒有見到紅薯的影子,他累得不行,扶著鋤頭在那裡喘了半天的氣,但忽然一陣亮光閃得他睜不開眼睛。

回過神來的他往地上一扒拉,一隻玉釵出現在他的眼前,他趕緊把東西撿了起來,拿著衣角把東西擦了又擦。

知道自己撿到寶貝的老張立馬回家,拿著玉簪左看右看,越看越覺得玉簪的精緻與不凡,但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卻做出了一個讓人敬佩的舉動——他把玉簪子上交給了當地的博物館。

要知道,這一隻玉簪子對於一輩子面朝黃土的農民來說代表的有可能是一段時間的輕鬆生活。

但老張還是選擇把它上交,而這一上交可了不得,

沅陵縣博物館的館長夏湘軍一見到老張手裡的玉簪子就覺得這不簡單

,但到底不簡單到哪裡,這需要再度確認一番。

夏湘軍仔細詢問老張這隻玉簪的來歷後,跑到玉簪出現的現場一看,果不其然,

那裡地下是有一座古墓,並且古墓外層密封的石棺已經暴露了出來。

石棺外露就代表著裡面的陪葬品有被外界腐蝕的風險,因此專家們立馬決定對該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

但由於古墓所在的位置是紅沙岩層,土質非常的堅硬,普通的挖掘工具對此幾乎毫無辦法,因此專家只能動用電錘,艱難的進行挖掘工作。

並且在專家們發掘的過程中還發現了一個盜洞,不同於盜墓小說中盜墓的刺激場面,現實古墓中出現盜洞則意味著墓穴有可能已經慘遭毒手。

畢竟盜墓賊可不懂得文物保護。

但令專家們欣喜的是,這個盜洞只是看起來非常寬大,但實際上卻只有二十釐米,專家們究其原因,竟然是因為紅沙岩土土質太硬,盜墓賊打不動這個盜洞。

而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挖掘之後,整個墓穴終於顯露了出來,但

令專家們驚訝的是,這個墓穴裡面有兩個棺槨。

這表示這個墓穴裡面埋葬了兩位墓主人,並且在經過外層的簡單清理之後,專家們發現這個棺木的外層儲存得非常完好,上面的花紋清晰可見。

這再次令專家們非常激動,外層儲存得這麼完好,那是否意味著墓主人的屍體也是完好的呢?

懷著緊張的心情,專家們打開了棺木,一開棺,就出現了令他們永生難忘的一幕——

一隻新鮮的桃樹枝出現在墓主人的手邊。

“這個桃木枝萌發的那個新芽,好像是剛剛從山上砍下來的桃樹枝放上去的一樣,充滿著生命力,綠色的生命力。”博物館館長夏湘軍道。

但很快,由於空氣的湧入,這個還萌發著綠芽的桃木枝迅速的枯萎了,變得漆黑一條。

專家們無比惋惜,但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他們也無法做出更好的儲存手段,只能把目光放在女屍身上。

映入眼前的是一具儲存較好,只有輕微腐爛的女屍。

“它基本上都是棺液,裡面都是水,它所有的屍體包括陪葬品都浸泡在水中,棕紅色的棺液之中。”夏湘軍描述棺內具體情況。

由於女屍有早期腐敗的特徵,導致整個棺液基本上都是大面積的屍溶水,所以渾濁無比。

但相比於變成白骨的其他墓穴主人來說,情況已經符合專家們的預期,因此眾人開始對棺內的隨葬品進行搶救性發掘。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搶救措施後,總共發現了一百多件陪葬品,這代表著墓主人的身份非富即貴。

夏湘軍開始對墓主人的身份非常期待,也準備立即著手尋找,但就在這時,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現了。

原本安靜如沉睡的屍體竟自己動了起來。

“她的被子已經被腹腔脹氣把她的蓋被都隆起來了,完了後來她的腹腔又回縮下去,就在被子和腹腔之間出現了空隙。”

這一幕把夏湘軍嚇懵了,但怪事並沒有就此停住,

接下來這具女屍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腐爛,就像之前那隻新鮮的桃木枝一般,不過幾分鐘時間,女屍已經面目全非。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幾位參與發掘的專家面面相覷,百思不得其解,

在仔細觀察之下,他終於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那就是女屍的舌頭是外露的。

而這也令他想起了辛追夫人,這位震驚世界的溼屍在剛出土時舌頭也是外露的。

但到底為什麼會外露,夏湘軍在思考不到結果後,聯絡了湖南省人民醫院的李豔春專家。

而專家也給出了一個答覆:“從我們的醫學角度上來講,她的那個防腐處理不是很到位,那這樣的話就導致她的體內有些寄生菌,比如這個產氣桿菌去腐蝕屍體的時候會產生很多的氣體,導致她體內很多氣。”

簡單來說就是屍體內部有一些可以腐蝕屍體、產生氣體的細菌,在棺槨開啟,棺內壓強變化之後衝出了屍體內部,導致屍體舌頭被氣體衝了出來,甚至連肛門都被衝了出來。

而這具原本便經歷八百年沉睡的屍體在這一衝擊之下,只能變得更為脆弱不堪,因此腐敗的速度也被加快。

嘆息之下,專家們開始試圖尋找這位墓主人的身份。

同穴異樣,身世迷蹤

棺槨的內棺上蓋有一塊絹布,絹布上面清晰的寫著“譚氏夫人”這四個字,而專家們就從這幾個字上面著手,開始在當地的史書記載上面需找墓主人的身份。

但幾輪搜查下來都沒有任何記載,無奈之下,專家們決定從這個墓室的另一位主人身上尋找下落,而這一次,他們也終於找到了更為詳細的資料。

專家們小心翼翼的開啟蓋板,第一眼見到的是漂浮在棺木中一塊楠木製作的靈牌。

靈牌是當地的一種民俗做法,被稱為地契,也就是陰曹地府的房產證,有了這個“房產證”,墓主人就能在下面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緊接著,專家們的目光放在了墓主人身上。

“開棺時非常純淨,非常安詳,給人一種堂皇的感覺,當時男屍的整個面部,他的膚色,就像真人睡著一樣。”

“他的膚色好像還有光澤,他的四肢當時都能動。”

這是一具和“東方睡美人”辛追夫人一樣,被儲存完好得不可思議的一位墓主人。

專家們在震驚之餘開始對男屍進行防腐手段,他們以每分鐘六十滴的速度從其股動脈輸入一千毫升的防腐液,而防腐液也輸液順暢。

但出現了一件令人疑惑的事,“譚氏夫人”與他出自同一墓穴,並且棺槨的儲存也同樣完好無損,但為什麼“譚氏夫人”一出土即迅速腐敗?

專家帶著疑問,再次諮詢李豔春醫生。

對此李豔春醫生再次給出回覆:“從醫學上講屍體腐敗的話,就是說有一個細菌寄生的條件,這個寄生條件就是說要有水分有營養,

女性的話皮下脂肪要相對來說要厚一些,體內水分也要多一些,相對來講要有利於細菌的滋生。

這一下專家們算是弄清楚為什麼男屍儲存情況如此完好,因為透過之前棺內的靈牌介紹,專家們得知這一側的墓主人是一位78歲的男性老人。

而對於78歲的男性老人來說,身體狀況基本上都是屬於一種皮包骨的狀態,因此體內水分與脂肪都相對較少,也因此細菌缺少了生存的條件。

故事說到這裡,這座古墓的清理工作也告一段落了,但是仍舊有一件事困擾在考古專家的心上,那就是墓主人的身份。

在墓穴開挖之前,專家們已經透過棺槨的外形以及特徵判斷,這個古墓屬於宋以後的墓穴。

一般來說,古人對於葬俗極為重視,不同民族不同身份都有著不一樣的規格,但是該墓穴無論是從規模和規制來看,都是非常的普通,專家一時之間也看不出該古墓具體從何而來。

而隨著挖掘工作的不斷進行,墓室中陪葬品的不斷出現,

墓主人的身份已經基本可以判斷為一個貴族,可具體是誰還需要經過大量的摸排調查。

而關鍵線索則是男主人墓穴中的那塊靈牌,上面赫然寫著

“大元國,江南湖北道,辰州路沅陵縣,東關景和坊,分居士者黃澄存”。

黃澄存,墓主人的名字,而“譚氏夫人”則是他的夫人。

並且除此之外,靈牌還仔細寫出墓主人生於南宋,死於元大德九年,即是公元1305年下的葬。

這些資訊對於專家們的搜尋可謂是幫了大忙,很快,專家已經確認了黃澄存的身份。

黃澄存,78歲,身高1。78,元朝時候分管沅陵縣的官員,官為知州,相當於今天的市長職位。

而至於為什麼之前尋找不到關於“譚氏夫人”的資訊,則是由於元朝存在歷史太短,只有九十七年,又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因此流傳下來的史書文獻都十分有限。

陪葬之寶,考古價值

至此沅陵元墓的發掘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但墓主人的保護卻仍舊在繼續,相比於辛追夫人出土時,技術與觀念的落後導致屍體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暴露一年的情況。

黃澄存的屍體則獲得了較好的保護,不僅出土時注射防腐液,也在出棺之後密封在有機玻璃棺中儲存起來,如同睡人一般。

而除八百年不腐的屍體之外,該墓穴中出土的陪葬品也使得這次考古的價值遠遠不止於此。

該墓穴中出土了一大批羅、錦等精美的織物,其中還有兩套絲、麻等兩套完整的衣服,屬於在我國考古發掘中的首次發現,填補了我國古代服飾研究中關於衣服的實物空白。

同時,

墓穴還出土了一張迄今為止最為古老的廣告——元代商品包裝廣告,類似的廣告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裡面也只有一張。

該廣告屬於元代潭州(今長沙)一家生產銀硃的店鋪的推銷廣告,紙張大小隻在方寸之間,但對於考古學的意義卻邁進一步,透過該廣告,可以看到黃澄存所處的元代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並且在墓中還發現了一個長方形的小錢包,在錢包內,裝有五種面額的元代“至元通行寶鈔”,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一種至元通行寶鈔。

從中也可以看出當時長沙地區經濟的繁華程度,即使當時的長沙人民經過宋元兩代朝代的更迭,殘酷的戰亂,但堅強勤勞的老百姓也還是很快的恢復了正常的日常生活,生活中再次出現了車水馬龍的景象。

而考古的意義也在於此,還原歷史,還原真相,尋找先輩們生活的痕跡,尋找人類在歷史中的努力與堅韌。

黃澄存在1985年出土後,曾在1987年奉調前往北京參加全國重大考古發現,而這次展出一時之間轟動北京,引起了考古界的極大關注。

至今,距離1985年已經過去37年,黃澄存如今被儲存在沅陵縣文物展覽園內,與剛出土時的栩栩如生有所差別,但卻依舊可見當年古人風采。

不過最可惜的仍舊是黃澄存的夫人,如果譚氏夫人如他一般被完好的儲存下來,那就是中國考古史上難得的夫妻不腐溼屍了。

參考文獻:

《不起眼的驚世界古墓》;20170125《經典傳奇》

宣告: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jiahe20211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