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孩子是不是真的疼媽媽,小時候就能看出來,願你家娃懂“心疼人”

大家好,我是布穀媽~

跟朋友聊天時,聊到

“孩子懂不懂心疼媽媽”

這個話題,朋友一臉無奈地說:

“我若傷心哭,家裡那‘狗子’看見了,會笑。”

聽到這話,布穀媽很想手動送她一個捂臉的表情。

成為父母之後,我們總想給孩子百分百的疼愛,見不得孩子受一點傷。雖說我們付出,並不是為了有多少回報。

但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懂得體恤父母,心裡未免會難過失落。

其實孩子長大後會不會真的疼媽媽,小時候就能看出來。因為懂得“疼人”,也是一種能力。

它叫——共情力。

孩子是不是真的疼媽媽,小時候就能看出來,願你家娃懂“心疼人”

一:什麼是共情力?

在心理學上,是這樣解釋共情力的:

一個人能深入對方的內心,去理解他的情感和想法,並把自己的共情傳達給對方的能力。

其實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透過你說什麼、做什麼的外在表現,我知道你內心的情緒是怎樣,並且把我的理解,用正確的方式傳達給你。

比如孩子比賽輸了,他蹲在地上哇哇哭。我們很想幫他,於是安慰說:

“沒關係的,就一次比賽嘛,咱們下次再贏回來。”

孩子無動於衷。

於是我們換一個說法:

“不哭了,我給你買糖吃。”

孩子還是哭。

這時候我們不耐煩了:

“不就是一次比賽嗎,有什麼大不了的?哭成這樣丟不丟人?”

孩子哭得更大聲了。

我們很不理解,明明是安慰,怎麼不但不管用,反而讓孩子越發哭得傷心呢?

因為,我們沒有共情。

孩子是不是真的疼媽媽,小時候就能看出來,願你家娃懂“心疼人”

但是,如果這時候,我們動用共情力,話語就會變成這樣:

“付出這麼多的努力,比賽卻輸了,你一定很難過吧?”

透過孩子哭的行為,理解他傷心的情緒,並且把我們的這種理解,傳達給他。就這一句話,能讓孩子內心的委屈、不甘和難受的情緒,一下釋放出來。

他覺得,他被理解了。這,就是共情的力量。

二:缺乏共情的孩子,不懂“疼人”

我們在養育孩子時,幾乎時刻可以用到共情。但遺憾的是,我們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而沒有真正地理解孩子。

這就導致,孩子常缺乏共情力。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他就像是掉進了深井,然後朝井口大喊:“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快受不了了。”

孩子是不是真的疼媽媽,小時候就能看出來,願你家娃懂“心疼人”

如果我們使用共情,

就好像我們也進入到那個深井,理解他的境遇,告訴他,他並不孤單。

但如果你說:

“你真可憐。”

這是同情。

“看開點,別人比你更差呢。”

這是否認情緒。

“你作業做完了嗎?”

這是轉移話題。

這些話語,對孩子來說,就像他在洞底快窒息了,而你卻還站在洞口說無關緊要的話。

孩子是不是真的疼媽媽,小時候就能看出來,願你家娃懂“心疼人”

沒有共情的親子關係,父母很難與孩子建立起心靈聯結。

孩子可能會覺得失望。

慢慢地,他就不願再跟父母交流,也不再表達內心真實的想法。

孩子可能會覺得受傷。

因為父母的話語,讓他更加體驗到了指責、淡漠的情感,從而心生反感。

孩子還可能會減少自我探索。

他不再探索自己的情緒,並且,也很難觀測到別人的情緒。漸漸地,他關閉了內心那敏銳的同理心。

孩子是不是真的疼媽媽,小時候就能看出來,願你家娃懂“心疼人”

長大後,由於缺乏共情能力,孩子不懂得如何理解、體恤別人,更不知道,該如何去“疼”人。

很多父母指責孩子是“白眼狼”,不懂得心疼父母。

但其實,並不是孩子長大後就成為了一個同理心差的人。

而是從小,他就不知道“同理心”是什麼,該如何與他人產生“共情”。

三:共情的4個方法

媽媽懷胎十月,含辛茹苦把孩子養育大。我們肯定希望他長大後,能理解、關懷、心疼媽媽。而要讓孩子有“疼人”的能力,我們就得從小與孩子共情,培養他的“共情力”。

孩子是不是真的疼媽媽,小時候就能看出來,願你家娃懂“心疼人”

心理學在講述如何共情時,提到以下4點

,我們可以運用到生活中來:

①接受觀點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裡,講述了這麼個有趣的小故事:

有個人幻想自己是朵蘑菇,於是他每天蹲在角落裡,不吃不喝。家裡人一直勸他:“你不是蘑菇,趕緊起來吧。”

可不管說多少遍,這人就是不聽。

後來有位醫生,聽說了這事,他也蹲在這人旁邊,一動不動。這人問醫生:“你是誰呀?”

醫生回答:“我是一朵蘑菇呀。”

兩人便一起蹲在牆角,當蘑菇。

沒過一會,醫生站起身來,並且吃飯。

這人好奇地問:“你是蘑菇怎麼能動,還能吃飯呢?”

醫生回答他:

“蘑菇不吃飯怎麼長大呢?”

這人覺得有道理,並也開始站起來,吃飯。

這個故事很好地告訴我們:共情,就是陪他做一朵“蘑菇”。

孩子是不是真的疼媽媽,小時候就能看出來,願你家娃懂“心疼人”

孩子就像故事中那個當“蘑菇”的人。有限的思維,會讓他一根筋,經常執拗。不管父母怎麼講道理、擺事實,他就是堅持己見,轉不過彎來。

這時候,我們不妨接受他的觀點:好吧,你就是一朵“蘑菇”。

所以,當孩子發脾氣、有情緒、遇到問題時,

我們不要急著辯駁、說服他,而是試著接受他的觀點

。只有當你表示接受時,他才覺得,你真正理解他。

②不加評論

接受了孩子的觀點後,我們

不要急著對事情進行評論

“事情哪有那麼糟。”

“我覺得你的想法是錯的。”

“你咋那麼脆弱,一點小事生這麼大的氣。”

孩子是不是真的疼媽媽,小時候就能看出來,願你家娃懂“心疼人”

當父母急著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評論時,往往也

關閉了與孩子溝通的通道

。孩子會跟你爭論,甚至情緒更加激動。

所以,接受了孩子的觀點後,

千萬不要急於評論。

③看出情緒

當你蹲下身來,跟孩子一樣,做一朵“蘑菇”時,

你可以把你認為的情緒,反饋給孩子

“經歷了這樣一件事,你是不是覺得很受傷/難過/生氣/委屈……”

如果你理解對了,孩子會因為有你的共鳴而釋放情緒,從而更快恢復過來,理智地思考問題。

他的共情能力,也會提高。

即便你理解不對,這時候孩子也往往願意告訴你,他的真實想法。

孩子是不是真的疼媽媽,小時候就能看出來,願你家娃懂“心疼人”

④嘗試交流

在接受觀點——不加以評價——看出情緒後,我們就可以與孩子交流了:

教給他正確的方法。

就像故事中的醫生那樣,他用行動表明:“蘑菇”不止侷限於蹲在某個地方,它還可以做很多事。

如果孩子情緒平復下來,我們可以

講講自己曾經類似的經歷,以及如何解決的辦法

。或者,講講別人如果遇到這樣的事,他會怎麼處理。

如果孩子還不願意聽任何建議,那麼,

一個簡單的擁抱,就足夠了。

你用身體語言告訴他:“孩子,不管發生什麼,媽媽都在身邊支援你!”

有這樣一個共情的過程,孩子會從你這裡汲取到愛和包容的力量。

更重要的,他也在無形中,學會了如何去共情他人。

孩子是不是真的疼媽媽,小時候就能看出來,願你家娃懂“心疼人”

等到某一天,孩子長大要離開我們,我們萬般不捨時,他不是不耐煩地丟一句:“又不是不回來了。”而是給你一個擁抱:

“媽媽,我會很想你的。”

就這一句,抵過世間千萬句“情話”。

其實,共情能力,不僅僅只運用到育兒。在人際交往、婚姻以及其他關係中,我們若能做一個共情能力強的人,那也定是個幸福之人。

孩子是不是真的疼媽媽,小時候就能看出來,願你家娃懂“心疼人”

好啦,寫了這麼多,

希望每一位媽媽,都能養育出“疼人”的孩子~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

作者簡介:

布穀媽媽,一個善觀察、愛思考、有辦法的媽媽。交流育兒經驗,分享心理知識,喜歡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