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原來錦鯉在唐朝有這樣崇高的“地位”

原來錦鯉在唐朝有這樣崇高的“地位”

鯉魚

唐.章孝標

眼似真珠鱗似金,

時時動浪出還沈。

河中得上龍門去,

不嘆江湖歲月深。

章孝標(791-873年),字道正,睦州桐廬(今屬浙江)人。唐代詩人。章八元之子,詩人章碣之父 。以孝行稱,人稱孝標先生。祖燧,主客曹。父忠祥,唐司棣校尉。子碣,舉人,富春祖。一日,成緬遊東節度李紳幕中,恰值天雪,興而賦詩,為紳所賞。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舉進士及第,授校書郎。唐文宗太和中(約831年左右),官山東南道從事,試大理評事,仕終秘書正字。

原來錦鯉在唐朝有這樣崇高的“地位”

唐朝國力昌盛,經濟富裕,生活水平高,唐人在閒暇之餘,也賞魚消遣,特別是在皇宮裡,觀賞魚更為普遍,唐玄宗曾在盆中養數頭魚,供人觀賞,五顏六色的鯉魚,色彩斑斕,生命力頑強,深受人們喜愛,這大概是錦鯉的來源。

這不由讓人想起宋代白玉對錦鯉的讚美詩“玉萍掩映壺中月,錦鯉浮沉鏡裡天”,其實早在唐朝錦鯉就已經成為觀賞魚了,並且被尊為“國魚”。此外還有,《冊府元龜》記載“唐太宗於西宮,見魚躍焉!”《帝王部》“唐敬宗幸凝碧池,令兵士千餘人於池中取大魚,送入新池。”由此可知,唐朝後宮觀賞魚還是很普遍的。

唐人崇尚鯉魚,形成特殊的魚文化

原來錦鯉在唐朝有這樣崇高的“地位”

唐朝有一大特色,那就是鯉魚的地位崇高,禁止食用鯉魚,甚至野外誤捕的鯉魚也要立即放掉,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唐朝特殊的鯉魚文化。

唐人愛食魚,愛觀賞魚,但有一種魚是特殊的,不僅不能食用,食用是違法的,是要受到處罰的,這種魚備受唐室推崇,這種魚就是鯉魚。其實,鯉魚的地位在魚類中一直是很高的,在很早的時候,鯉魚被視為魚類之首。到了唐朝鯉魚備受皇室青睞,地位達到最高峰。

唐朝王室為了保護鯉魚,唐玄宗曾兩次下令禁止捕殺鯉魚,此外,為了避諱諧音“李”,甚至不能直呼鯉魚之名,鯉魚被唐室尊稱為“赤鯶公”,從此鯉魚的身份搖身一變成為唐朝王室的聖物,為了鯉魚,唐王室甚至專門下了一個法令,那就是“禁鯉令”。

原來錦鯉在唐朝有這樣崇高的“地位”

唐律規定,鯉魚不能被食用,意外被捕捉必須立即放生,如有人非法買賣鯉魚的,要處以六十杖的懲罰。

唐朝王室之所以崇拜鯉魚,除了諧音相似外,還與道教有關,我們都知道唐室李氏含有遊牧民族血統,是鮮卑族的後裔,為了能夠更名正言順地統治中原地區,為了得到漢族門閥士族的支援,李唐王室開始與道教創始人,與自己同姓的老子李耳攀上了關係,他們尊老子為始祖。

李唐王室之所以這樣做,一是攀上門第關係,得到中原地區門閥士族和大貴族的支援,另一方面,透過神化道教,進而神化“君權神授”思想,為自己正本溯源,鞏固統治地位;同時,鯉魚身上還有許多神奇的傳說,例如“琴高騎鯉”和“子英騎鯉”得道成仙的典故,更為唐朝李氏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原來錦鯉在唐朝有這樣崇高的“地位”

在道教中,鯉魚是聖物,乘鯉得道成仙是道士的畢生追求,唐朝王室在推崇道教的同時,鯉魚的地位愈加崇高,在唐朝有相當廣泛的影響力,就拿軍事信符來說,漢代能調動軍隊的是虎符,而唐朝則變成了魚符。得到成仙的典故影響之後,鯉魚更是成了道教門徒信仰的聖物,在道教中乘鯉得道飛天就是成仙的標誌,李唐王朝在推崇道教的同時,更加強了對鯉魚的保護和推崇。《朝野僉載》記載“漢發兵用銅虎符,唐初,為銀兔符,以兔為符瑞故也,以鯉魚為符瑞,遂為銅魚符以佩之。”

由以上資料可知,漢朝發兵用虎符,唐朝初年為兔符,後來又改為魚符,並特意製成鯉魚的形狀,鯉魚由此成為權力的象徵,同時也暗示著天下即為“李家天下”。

原來錦鯉在唐朝有這樣崇高的“地位”

鯉魚在民間也備受推崇

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朝王室推崇鯉魚,老百姓更是鍾愛有加,我們在唐詩中能看到很多讚美鯉魚的詩句,例如章孝標的“眼似真珠鱗似金”,方乾的“鯉魚縱是凡鱗鬣,得在膺門合作龍”,還有那著名的“得名當是鯉,無點可成龍”等等;鯉魚由於其光彩奪目的外形,端莊的體態,被視為信使、愛情、朋友、情人等象徵,常用來當饋贈禮物。

老百姓之所以崇尚鯉魚,還源於鯉魚躍龍門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王朝中,龍是天子的象徵,而龍為鯉(李)化,鯉魚被認為是龍子,因此,常常用來形容在科舉考試中金榜題名的中榜者;鯉魚寄託著老百姓望子成龍的美好願望。

原來錦鯉在唐朝有這樣崇高的“地位”

《水經注》記載“鯉也,出空穴,三月上渡龍門,得渡為龍矣,否則點額而還”

由以上的史料可知,我國古代老百姓,對鯉魚能躍龍門,甚至化鯉為龍是深信不疑的,但必須努力去奮鬥,去拼搏,去爭取,如果躍不過龍門,那依然還是一條普通的魚,由此可知,魚躍龍門競爭力很大的,機會很小的,這與隋朝建立的科舉制度不謀而合。

科舉制度建立後,普通的老百姓要想入仕為官員,除了沙場征戰立功外,就剩下科舉考試一條途徑,但科舉考試是非常難的,三年考一回,在成千上萬的考生中,錄取率也是極低的,有句諺語說得好,“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由此可知,科舉的難度之大,但是即使這樣,考生也要拼一把,一旦成功了,命運就改變了,從此升官發財,光宗耀祖成為人上人。

原來錦鯉在唐朝有這樣崇高的“地位”

有唐一朝,基於對鯉魚的崇拜,鯉魚已經是魚文化的主要載體,被打上了神秘的烙印,在詩詞歌賦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對鯉魚的歌頌和描繪,不僅如此,民間關於魚的故事也很豐富,有夢幻型,鯉魚報恩型,鯉魚化仙型,這些與魚有關的飾物和傳說 ,流傳已久,已經構成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鯉魚在唐代以後,就成了吉祥物,象徵著好運和快樂,魚躍龍門更是代表著唐人不畏艱辛,最終苦盡甘來,事業有成之意,一直激勵著勞動人民,奔向美好的前程。魚文化能夠在唐朝達到巔峰,除了魚的食用價值和觀賞價值外,還有更高層次的精神寓意。

原來錦鯉在唐朝有這樣崇高的“地位”

“鯉魚”的“鯉”與唐朝創立者的“李”諧音,這個巧合是的鯉魚被唐室奉為神明,並且唐室還有養寵物的習慣,鯉魚極具觀賞性,在唐室的推崇下,以及民間流行的“魚躍龍門”的典故,使得鯉魚與“君權神授”思想相結合,進而融入到道教中去。

此外,唐朝極為推崇道教,幾乎將其定為國教,道教的創世人老子被唐室追封為先祖,而鯉魚就是唐室和道教之間進行無縫銜接的橋樑,並且道教文化與魚還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太極圖結構就是兩條黑白魚,其相互追逐,首尾相連,完美地詮釋了道家思想。

鯉魚化龍,乘鯉成仙的故事讓道教教徒深信不疑,鯉魚成為道教徒中敬仰的聖物,而龍代表天子,龍就是皇權的象徵,鯉魚化龍與李氏成帝寓意不謀而合,所以,李唐皇室需要推崇鯉魚,而在民間,鯉魚躍龍門意味著能透過科舉制度改變自己的命運,雖然科舉制度的成功率不高,但卻是底層民眾改變自身命運的上升渠道。

原來錦鯉在唐朝有這樣崇高的“地位”

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奧利仕國際,在魚池過濾、景觀水處理行業處於先進地位:

本公司業務主要有:

A:高階魚池過濾裝置生產與銷售;

B:國家專利魚池生物淨化技術施工;

C、為客戶提供景觀魚池解決方案,提供不同方式的過濾系統設計、預算、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