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元宵節將至,俗語:上元無雨多春旱,清明無雨少黃梅,啥意思

導語:“上元無雨多春旱,清明無雨少黃梅;夏至無雲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這句話出至明代農學家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是關於農業技術和農政思想的書籍。

這句農諺有別於一般的農諺,可以理解為當時農業專家說的話,用來指導農民判斷天氣的。

元宵節將至,俗語:上元無雨多春旱,清明無雨少黃梅,啥意思

這一段時間總是在網上看到關於“暴雪”、“冷到哭”、“連下幾天”等一些關於天氣的文章。我個人認為這時候下雪、下雨對春耕還是有好處的,必定可以緩解春季旱情。老話不是有“瑞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的說法嗎?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馬上就要到元宵節了,古代這一天是非常熱鬧的,不僅要吃元宵,還要“去百病”,舞獅子、送孩兒燈等等。判斷正月十五這天天氣情況的農諺也很多,比如“中秋雲遮月,雪打上元燈”,“大年初十雨雪連,元宵佳節天地寒”,“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等等,都是透過之前的天氣情況來判斷元宵節這天的天氣情況。

至於准不准我們今年就可以驗證一下老祖宗總結的農諺還有沒有道理了,我們可以回想一下中秋節那天的天氣情況,如果不記得了也可以回想一下正月初十那天的天氣情況,來驗證這些農諺還準不準了。

那麼 “上元無雨多春旱,清明無雨少黃梅”,是什麼意思呢?簡單說一下,作為參考!

上元就是“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也可以理解為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這段時間,清明指的是“清明”節氣,“黃梅”代表了地域和氣候現象,也就是說這句農諺是出至有黃梅的地區,拿到別的地方可能就不準了。古代把梅子成熟這段時間下雨稱為“梅雨”或“黃梅雨”。這段時間有一個特點,溫度高、溼度大、風速小、缺乏光照,器物比較容易發黴,所以,古代又把這段時間下雨稱為“黴雨”。

元宵節將至,俗語:上元無雨多春旱,清明無雨少黃梅,啥意思

先來看一下“上元無雨多春旱”

這句話比較容易理解,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意思是說,如果正月十五這天不下雨,那麼春天土壤就會比較乾旱。土壤乾旱對作物返青和早春種植都是有影響的,現在我們可以澆水灌溉,在古代可有沒有這條件,基本上是靠老天賞飯吃的,乾旱就意味著收成不好。

另外,春季乾旱也不利於我們打除草劑,因為土壤乾燥,雜草為了自我保護,維持生長,就會關閉一些氣孔來防止水分蒸發過快。在氣孔關閉這段時間打除草劑,你說效果能好嗎?所以,我們在給年後小麥打除草劑時,最好是在澆完返青水4-5天后再打除草劑,這時候雜草從土壤中露頭了,除草效果最好,最徹底。

再看一下“清明無雨少黃梅”

清明節氣已經是陽曆4月份了,國內部分地區,有時春雨綿綿,有時春光明媚。氣候暖和,草木萌動,杏桃開花,處處給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榮的感覺。這段時間下不下雨不僅對作物生長有影響,也對後期的天氣情況產生影響。

在國內湖北和江蘇一帶的農村,有“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的說法,在江西農村也有“清明宜晴,穀雨宜雨”的說法。每年的3月份部分地區的麥農和蒜農開始澆返青水和追返青肥,有些地區的稻農也開始給水稻育秧。但是,到了4月份這個時候已經不需要總下雨了,需要的是陽光,陽光充足秧苗才能長勢好。如果,這時候還陰雨綿綿或者出現“倒春寒”天氣,就會導致早稻爛秧和死苗,小麥凍害減產。所以,古代人是非常重視這段時間天氣變化的。

元宵節將至,俗語:上元無雨多春旱,清明無雨少黃梅,啥意思

每年的初夏這段時間,從我國長江中下游到日本南部一帶時常會出現一段時間陰雨天氣。而這段時間也是江南梅子成熟的時期,所以,我們也管這段時間下雨稱為“梅雨”。我們從古書上也能看到這方面文字記載,如《初學記》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等。

所以,古人把每年6、7月份梅子成熟這段時間出現的持續陰雨氣候現象,稱作梅雨季節。

因為這段時間,由於連續下雨,陽光奇缺,空氣溼度比較大,大棚作物也容易得“灰黴病”等一些低糖類病害,百物極易獲潮黴爛,所以,人們也把“梅雨”叫作‘’黴雨‘’。在明代謝在杭寫的《五雜炬·天部一》古書中也有相關記載:‘’江南每歲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黴腐,俗謂之梅雨,蓋當梅子青黃時也。自徐淮而北則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黴焉。‘’看來梅雨季節到來對作物生長和百姓生活影響還是很大的,在江南民間也有“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的說法。

梅雨有正常梅雨、早梅雨、遲梅雨、特長梅雨、短梅、空梅、倒黃梅等劃分。當然了,這些劃分只有正常梅雨是有利的,一般6月中開始到7月中旬就結束了,不會帶來影響。出現特長梅雨,意味著災害,像1954年中國江淮流域出現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就是由特別長的梅雨造成的。‘’短悔‘’和‘’空梅‘’表現的氣候現象和特長梅雨相反,出現的機率也是不多的,一般平均10年會出現1-2次,出現這種氣候往往會有伏旱發生,有些年份還可以造成大旱。

“梅雨”氣候現象對農業生產是能夠產生直接影響的。正常梅雨到來時正好是春耕夏播農作物需水的重要時段。如果,來得晚和持續時間長就會出現田間積水的情況,會導致作物出現漚根爛根,影響根系呼吸作用,出現黃苗、死苗和一些病害。特別是對油菜、大麥、小麥、元麥影響較大,因為,田間溼度大又密不透風,容易導致赤黴病高發。但是,過晚和過少也不行,容易發生乾旱,也不利於莊稼生長。

所以,正常梅雨6月上中旬到來,能夠有利於水稻插秧。但是,對有些地區可能不好,因為6、7月份也是小麥、大麥、元麥的收割季節,對收割、晾曬和早稻烤田不利。

元宵節將至,俗語:上元無雨多春旱,清明無雨少黃梅,啥意思

總之,梅雨期過長容易發生澇災,比如,1954年梅雨季節異常持久,長達兩個多月,使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澇年;梅雨期過短也不好,會出現旱災,比如,1958年梅雨期只有2-3天,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旱年。

我用了這麼長的文字才把“梅雨”氣候現象表達出來,老祖宗的農諺只有幾個字,但我們不要小看這幾個字,是老祖宗長期勞作結合天氣總結出來了。不是一年兩年能夠總結的,可能是幾代人共同產生的,老輩人的智慧是讓人佩服。

農諺有地域性,加上現在氣候條件也和古時候不一樣了,會有一些偏差,但是,還是能夠被借鑑的。您認為呢?對古代留下來的農諺您怎麼看?還值得被流傳下去嗎?期待您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