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傳統型護岸是如何向生態型護岸轉變的?

瞭解和掌握傳統型護岸向生態型護岸轉變的途徑,有助於從護岸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入手,建設新型的生態護岸和改造已建的傳統護岸。

從設計角度傳統型護岸工程為便於施工和保證輸水能力,常將過水斷面設計成梯形等規則的渠化斷面,上、下游河道斷面呈現均一化傾向,不利於維護河道的生物多樣性。

因此,生態型護岸在設計上要避免這種不利狀況。

首先在縱向設計上要對河段加以細分,充分考慮現場的生物生存狀況;其次斷面設計在滿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要從生物生存的角度出發,護面層設計要注意確保透水性、多孔隙,護腳處要注意營造多變的近岸流態。

在護岸工程設計中提倡凡有條件的河段應儘可能利用木樁、竹籠、卵石等天然材料來修建護岸,是一種完全嶄新的護岸設計理念。

傳統型護岸是如何向生態型護岸轉變的?

在選材上應當摒棄濫用混凝土、水泥、瀝青等硬化材料以求護岸安全可靠,施工簡便的傳統設計觀念,多采用綠色生態混凝土等新型綠色建築材料。

從施工角度給混凝土護岸覆土是綠化護面層的有效措施。

可以採用的方法有先在混凝土護岸上鋪排水墊層,然後在排水墊層上設定塑膠防滑框,最後再覆土植草;或者將摻有有機物和微生物的土壤噴吹到混凝土護岸上,然後在其上鋪種草皮;或者直接用能生長植物的特殊混凝土作為護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