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教育典範分享:若這樣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沒如此多熊孩子了

沒有孩子生下來就是“壞種”,熊孩子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的忽視和不及時管教,就是罪魁禍首。

教育典範分享:若這樣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沒如此多熊孩子了

當然,“熊家長”只是少數,大部分家長還是通情達理、明辨是非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教育典範。

熊孩子在11樓向下拋物,父母的懲罰教育很給力

陝西一位小女孩成為了“高空拋物”的當事人,

她家住在11樓,當天從視窗往下扔了她眼中的兩個“垃圾”。

這樣的高度,即便是扔一個小皮球,落地後的重力也會給路過的人造成很大的傷害。

儘管女孩還算幸運,樓下無人被誤傷,但此種行為的隱患不可被忽視。

女孩父母知道這件事後很是重視,沒有找理由,也沒有包庇孩子,

主動將女兒叫到客廳進行懲罰教育。

被竹板用力打了手心

,對於小朋友來說,這種手心上的疼痛還是會被銘記一段時間的。

教育典範分享:若這樣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沒如此多熊孩子了

當然,這對父母並不僅僅只是在暴力管教,在打女兒的同時也鄭重強調高空拋物的危險性,一個不慎,可能會害死像她一樣活生生的人。

爸爸批評教育一番後,為了讓孩子能徹底長記性,媽媽又給女兒找到一組影片,以加深其理解。

影片中一名成年人因為高空拋物被警察抓走,很顯然,看到影片的女孩感到害怕了。

看到有效果後媽媽乘勝追擊,告訴女兒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不能從樓上向下扔東西,

並引導孩子說出“扔進垃圾桶”的深刻認識。

若這樣的父母再多一些,現在社會上就沒如此多的“熊孩子”了。

一起來看看那些“神仙家長”

沒有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但面對孩子的錯誤如果不及時糾正和教育,

小錯終會變成大禍,

所以更需要父母為他們建立正確的觀念。

2020年,某高檔小區兩個男孩掰下數十輛汽車車標,其中還有已經停產的經典款,保守估計14輛車標維修的費用在15萬以上。

教育典範分享:若這樣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沒如此多熊孩子了

雖然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兩個孩子的父母並沒有包庇孩子,不僅主動承諾會賠償,還讓孩子道了歉。

教育典範分享:若這樣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沒如此多熊孩子了

同樣,在電梯裡小便的男孩把電梯弄得全是異味,母親知道後給全小區的鄰居道了歉,

還罰兒子清掃一個月的電梯。

教育典範分享:若這樣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沒如此多熊孩子了

或許孩子們還無法完全理解懲罰的意義,但從小事上就得到了正確的教育,反而是件好事。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已不再適用,孩子也需要從錯誤中成長,引導才是最主要的。但若孩子犯的是大錯,適當的懲罰可能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和工具。

教育典範分享:若這樣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沒如此多熊孩子了

必要時,打孩子有一定的教育效果

在這裡要提醒各位家長,打孩子不等於打罵教育,更要跟家暴區分開,打孩子的目的是為了給孩子長記性,

尤其是在屢教不改的情況下

,皮肉之苦能讓孩子有更深刻的記憶。

不過,孩子也不是隨便打的,下面這幾點注意事項要謹記。

打孩子的目的是為了教育,而不是洩憤

很多父母打孩子依舊不見效就是因為忘記了初衷,不要只顧著發洩自己的情緒,更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捱打、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這樣的懲罰才有意義。

所以,即便揍孩子也別忘了講道理、告訴孩子如何改正,這才不算“白捱打”。

教育典範分享:若這樣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沒如此多熊孩子了

身體重要部位不能打

頭部、背部這樣的地方是比較脆弱的,尤其孩子還在發育階段,不能隨便打,揪耳朵也不可取。

如果非要讓孩子長記性,

可以打屁股、打手心,

既讓孩子有記性又不會傷害孩子的身體,否則真的打壞了,自責的還是父母。

教育典範分享:若這樣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沒如此多熊孩子了

打孩子不可能讓孩子丟掉自尊

捱打對孩子來說已經夠難看的了,父母千萬別再說令孩子傷心的話,尤其不要在外人或孩子的朋友面前打孩子,維護孩子的自尊還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打孩子

苦口婆心也好、打孩子也罷,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改正行為,

可以根據錯誤大小用其他方式代替。

教育典範分享:若這樣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沒如此多熊孩子了

上文中男孩在電梯內小便,媽媽懲罰孩子打掃一個月的衛生就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總而言之,這個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方式,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性格以及現實情況,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

最後,

別忘了給孩子覆盤錯誤

,讓他明確自己錯在哪裡,下次應該怎麼做,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熊孩子的出現父母難辭其咎,但糾正一個熊孩子的壞行為,也要依靠父母和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