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防熱射病,老人在三伏天要注意什麼?

本文轉自:光明網

近期,各地高溫天氣“超長待機”,多地出現因熱射病就醫病例,“熱射病”話題頻頻登上熱搜。隨著三伏天的到來,空氣溼度增加,妨礙了透過汗液蒸發散熱的途徑,因此,在高溫、高溼、低壓、小風的三伏天,更容易發生熱射病。

“69歲老人田間勞作被烤,患上熱射病”“家裡空調壞了,老人患熱射病死亡”……在眾多熱射病病例中,老年患病者為數眾多。為何老年人會是熱射病高危人群?老人在三伏天要注意什麼?央廣網中華名醫號特別邀請北京老年醫院呼吸一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田蓉進行解讀。

田蓉強調:“相比年輕人,老年人往往存在體溫調節功能受損、多種基礎疾病、可能的免疫功能障礙等,若防護不當,尤其容易發生熱射病。”

她介紹,老年人熱射病往往與青年人熱射病有所不同。老年人發生的熱射病為經典型熱射病,是在夏季熱浪期外部環境作用下由於老年人體溫調節障礙導致散熱能力下降而發生,前驅症狀隱匿,起病緩慢,1天~2天症狀加重,出現意識模糊、譫妄、昏迷等,體溫升高達40℃~42℃,常伴有大小便失禁、心力衰竭、腎衰竭等表現,且易與基礎疾病表現混雜在一起容易誤診。

而青年人發生的熱射病多為勞力型熱射病,多由於高溫高溼環境下劇烈運動、勞作,產熱過多引起,患者突然出現全身不適、體溫迅速升高達40℃以上,出現譫妄、癲癇發作、意識水平下降和昏迷等中樞神經系統嚴重受損表現,常有嚴重的橫紋肌溶解,急性腎損傷、肝損傷和DIC(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出現更早,甚至在發病幾小時內即可出現,且進展更快。

對於老年人熱射病,有幾個認知誤區。田蓉介紹。

誤區一:腋溫不高不存在熱射病

平時我們測的是腋下溫度,腋溫不能代表核心溫度,因此腋溫不高不能排除熱射病。

誤區二:待在屋內就不會發生熱射病

熱射病不僅僅發生於室外,老年人待在家中沒有外出但在高溫、高溼、不通風情況下也可能發生熱射病。

誤區三:體溫升高需應用泰諾林、阿司匹林等藥物退熱

熱射病早期快速降溫不能應用非甾體類解熱鎮痛退熱藥物,因為熱射病早期存在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異常,且藥物可進一步加重水電解質紊亂,也可能增加肝臟毒性。

如果發現熱射病患者,第一時間做什麼?

田蓉介紹,熱射病患者的預後取決於核心體溫的峰值以及高熱持續的時間,立即進行全身降溫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應著重在第一時間進行快速降溫。

可採取措施如下:

及時脫離高熱環境,轉至陰涼處;

解除患者衣物;

涼水噴灑或向面板噴灑水霧同時配合持續扇風;用薄紗布儘可能多地覆蓋患者面板,間斷地向紗布噴灑室溫水,使面板溫度保持在30℃~33℃,同時持續扇風;

用溼毛巾、稀釋的酒精擦拭全身;

酌情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應用冰袋降溫,但需謹防區域性凍傷,並透過對區域性面板按摩防止血管收縮。

嚴重者可使用冰帽、冰枕。

田蓉強調,熱射病的預防重於治療,三伏天,老年人需提高警惕,加強預防,早期識別。建議居家時加強通風、利用風扇降溫,也可使用空調除溼功能降低室內溼度,保證充分的休息時間,避免脫水的發生及有關藥物的使用,避免劇烈活動;外出時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物等並做好個人防曬,儘量避免正午時段出行。飲食宜清淡,避免高脂、葷腥、辛辣飲食,對於出現初期中暑症狀者需及時多飲水,補充水鹽,平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