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睡眠障礙造成缺氧未引起足夠重視,專家分享經驗

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前夕,世界睡眠學會秘書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北京大學睡眠研究中心主任韓芳協同中國睡眠相關領域多學科專家展開座談,分享了可穿戴裝置——血氧飽和度呼吸睡眠監測儀在睡眠呼吸暫停診斷、應用方面的成果。

韓芳介紹,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是一種以睡眠時呼吸反覆停頓為特徵的睡眠障礙,早期常常被忽視。“它不僅僅是打鼾那麼簡單,可以影響睡眠、降低血氧飽和度,進一步導致高血壓、冠心病、腦梗、腦出血、糖尿病、呼吸功能不全等併發症,以及焦慮、抑鬱、痴呆等神經精神症狀,甚至在深夜睡眠過程中發生猝死。”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比沒有該病症的人群猝死率高出3倍,早發現、早診治至關重要。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全球有10億成年人患有睡眠呼吸暫停,中國至少有6000萬人深受其擾,卻僅有很少一部分人得到臨床診斷。同時,睡眠障礙造成的缺氧症狀,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韓芳表示擔憂:這些與對監測裝置的認識和普及程度不足有著密切關係,也與學術領域重視不夠有關。

睡眠障礙造成缺氧未引起足夠重視,專家分享經驗

韓芳說,研究證明,對睡眠呼吸障礙病人進行有效治療,可以很大程度改善其他併發症的發生,對病人的預後非常積極。但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臨床診治涉及多個學科,一般過程複雜。如今,透過便捷的監測裝置——血氧飽和度呼吸睡眠監測儀就能把各個學科串聯起來,幫助各科專家精準定位,對高危人群早發現、早診治。

韓芳介紹,血氧是第五大生命體徵,將血氧監測功能加入可穿戴裝置,可以方便患者在家自我觀察調整,同時實時傳輸給專業人員持續監測。一旦發現血氧下降,專業人員線上引導患者提高氧量。“就像動態心電監測儀一樣,持續記錄資訊並整個納入疾病的篩查管理。這樣患者不用到醫院去,透過平臺,醫務人員也能給病人反饋指導。”

專家介紹,透過記錄整夜睡眠過程中脈搏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可以有效篩查出中重度睡眠呼吸障礙的患者。監測儀體積小巧、操作方便,可以遠端傳輸資料,特別適合居家或者診所、社群監測。透過一箇中心即可對大範圍人群進行篩查,高效地識別出需要進行診治的睡眠呼吸障礙疾病患者,並進行療效評估和長期監測管理。

韓芳表示,近年來,儘管全國目前已有 3000 多家醫療機構可以提供睡眠醫學服務,但能力仍需有待提升。讓患者可隨身攜帶的遠端醫療服務平臺逐漸走進家庭,不僅可以對患者病情及時干預,還可大幅節省醫療資源、減低醫療成本。

“血氧飽和度是機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生命體徵,對這項體徵的監測技術,我們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當然,今後還需要建立對應的慢病管理模式,克服技術侷限性,才能夠真正落地應用起來。”韓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