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護林人老陳:沒有英雄故事 只有群眾身邊事

本文轉自:人民網-四川頻道

護林人老陳:沒有英雄故事 只有群眾身邊事

護林人陳浩。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面板黝黑,腦門鋥亮,話沒說幾句就習慣性地露出大白牙……這是老陳給人的第一印象。老陳名叫陳浩,今年51歲,是四川省阿壩州黑水縣林業和草原局國有林保護中心知木林管護站的站長,從事基層一線森林草原管護工作有30年了。

多年的管護時光,讓老陳練就了多項特殊本領,他不僅是林區的“活地圖”,一溝一壑他如數家珍,同時還是出了名的“鐵腳板”,一年下來他平均每天步行五六公里在山中巡護。多年與林區周邊的藏族群眾打交道,老陳還克服了語言不通的困難,成了周邊村民的“老熟人”。

2021年,紮根多年、踏實勤懇的老陳成為了縣林草局派駐知木林鎮木都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的一名隊員。從“山裡通”到“村裡通”,在知木林鎮從事森林管護工作多年的他不久前迎來了新使命。

護林30年:鮮有英雄故事,多的是群眾身邊事

從事基層林業管護工作可不是一件輕鬆簡單的事,何況像老陳這樣一干30年沒“挪窩”。“除了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我們同時還承擔著保護林木林地,監測、防治森林病蟲害,保護野生動物、珍稀植物,育苗、造林,宣傳護林知識,管理、培訓生態護林員等任務。”老陳說。

據老陳介紹,這些年他守護的主要林區管護面積4961。7公頃、大小山頭154個,工作中要與知木林鎮8個自然村村民接觸。林地與耕地、居民聚集地等交錯分佈,地形複雜,人員活動頻繁,管護戰線長,管護難度極大,“特別是每年防火警戒期,我們責任重大,壓力也特別大”。

多年來,老陳每天起早貪黑,一大早就穿上巡護馬甲,帶上工具,懷揣乾糧開啟一天的巡護工作。累了就在林中歇歇,餓了就吃點包裡的乾糧,就這樣日曬雨淋、晨起暮落,與青山作伴,和密林為伍。“我們的工作性質就是這樣,說苦也苦,但苦中有甜也有樂。”老陳說,護林員雖是一個平凡的職業,但也有強烈的職業榮譽感。

防火季時,當地村民春耕喜歡燒地邊火,不僅容易引發森林草原火災,而且還違反野外用火相關規定。為此,老陳總是在春耕前就要每家每戶宣傳到位,“這樣做不僅是保護森林,也是保護村民自己”。

雨季時,當地容易發生洪水和泥石流災害,但村民們尤其是一些老人家喜歡到林中拾柴,老陳在巡護中特別留意,碰見就會及時勸阻,有時還會護送老人家安全回家。

經過多年的點滴交往,原先與當地藏族村民們語言不通的老陳,漸漸沒有了交流溝通的障礙。現在,老陳每次進村開展工作,村民們總是熱情地把他往家裡請。工作得到更多理解和支援,老陳對工作的熱愛又增添一分,“我們基層護林員少有城市中別的職業那樣的英雄故事,多的是巡山護林的平常事和與群眾打交道的點滴事。”老陳說。

角色新轉變:投身鄉村振興,再寫“林草”擔當

如今,投身鄉村振興工作,怎樣做好駐村工作隊的工作?自己怎樣當好紐帶和橋樑,讓“林草”在鄉村發展中更好地發揮應有之力?老陳沒少思考。

自知承擔鄉村振興駐村工作任務重、責任大,來到木都村裡,老陳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走遍村裡的每一個角落,把村裡的情況摸個清、定個準。走訪中,村裡的道路情況引起了他的注意。

“2020年時,村裡的主要出入道路因為地質沉降遭到破壞,後來因為規劃設計的原因一直耽擱沒有維修重建,村民們平時出入只能從別的村繞行,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村裡的產業發展都帶來極大的影響,非常不方便。”為了解決好道路的問題,老陳又拿出了平時巡山護林一步一個腳印的那股勁兒,和其他隊員及村幹部一起努力推動村道的重建。

經過努力,修路的其他工作都順利推進,但在徵用土地上,老陳碰了壁。“有的村民不同意、不配合,我們也理解,是我們的工作還沒做到位。”老陳又發揮了與村民多年打交道的本領,開始每家每戶上門溝通宣傳,在院壩會、家庭會不厭其煩講道理、做工作。終於,在老陳耐心細緻的勸說下,村民們轉變了思想,積極配合土地丈量等工作。“今年5月我們的道路要開始動工啦!”老陳高興地說。

鄉村振興駐村工作千頭萬緒,老陳心中一直有一個原則——給村裡做些實實在在的事:繼續建設好村裡貝母種植基地;推進4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好村裡的生態護林員隊伍;爭取更多後援單位的林草專案和資金支援……心中有熱情,胸中更有章法,護林人老陳繼續在他熱愛多年的地方日夜忙碌。(朱虹 鄧遠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