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當孩子有“五不”行為時,警惕兒童孤獨症

孤獨症,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自閉症,中國大概80年代初才引入這一概念,近幾年引起越來越多關注。

兒童孤獨症屬於精神殘疾範疇,60%左右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有些孩子終生都沒有語言,嚴重的生活不能自理,吃飯、睡覺、上廁所都需要輔助,刷牙、洗澡等都不能完成,終生需要被看護。

當孩子有“五不”行為時,警惕兒童孤獨症

孤獨症的核心症狀

●社交障礙

兒童孤獨症患兒在社會交往方面存在質的缺陷,他們不同程度地缺乏與人交往的興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具體表現隨年齡和疾病嚴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與同齡兒童的交往障礙最為突出。

●交流障礙

兒童孤獨症患兒在言語交流和非言語交流方面均存在障礙。其中以言語交流障礙最為突出,通常是患兒就診的最主要原因。

●興趣狹窄和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

兒童孤獨症患兒傾向於使用僵化刻板、墨守成規的方式應付日常生活。對非生命物體的特殊依戀,有著刻板重複的怪異行為。

●其他表現

除以上核心症狀外,兒童孤獨症患兒還常存在自笑、情緒不穩定、衝動攻擊、自傷等行為。認知發展多不平衡,音樂、文字記憶、計算能力相對較好甚至超常。

以上症狀和伴隨疾病使患兒病情複雜,增加了確診的難度,並需要更多的治療和干預。

孤獨症的診斷不是依據生化指標及儀器的檢查,而是根據兒童行為表現來判斷。正是因為孤獨症目前沒有辦法透過儀器的資料直接確診,無法像其他疾病一樣,透過一些影像學的東西或者一些實驗室的檢查來確診,因此診斷也非常慎重。

警惕孤獨症的“五不”原則

孤獨症兒童的“五不”行為來自中華兒科雜誌2017年12期三個學組制定的孤獨症兒童識別篩查共識,具有權威性。當家長髮現兒童有:不看、不應、不指、不說、不當這“五不”行為時,應懷疑兒童患有孤獨症,需要到專業機構進行篩查診斷。除了以上的“五不”大原則,孩子在每個階段還有不同的表現,早期識別孤獨症的表現非常重要,現在公認早期干預效果好,特別是在兩歲以前進行干預,有可能使有些有孤獨症傾向的孩子發展正常。

從出生到兩歲各年齡段的ASD早期可疑症狀的表現:

0~3個月

√對視缺乏:孩子不會追視移動的人臉。

√社會性微笑缺乏:不會應答媽媽的逗引,被逗引時不發聲或很少笑。

√嬰兒特別安靜或異常煩躁不安:如過於安靜,即使餓了也不會哭著表示要吃奶;特別難護理,經常哭鬧且很難安撫,存在嚴重的餵養困難和睡眠問題等。

√哭聲異常:如哭聲微弱或尖叫,哭鬧時不易被安慰等。

√全身肌張力低下,運動發育落後。

4~6個月

√對人臉缺乏興趣:沒有目光注視或目光注視較少,而更多注意一些無生命的小物品,目光空洞、飄忽,注意力渙散。

√缺乏社會性微笑:難逗笑,對家長或他人逗引視若無睹,面部表情不豐富。

√喜歡自己玩:不喜歡被抱著或被人干擾和逗弄。

√不能辨別熟悉人和陌生人的面孔:看見媽媽和看見陌生人的感覺一樣。

√缺少期待性興奮:媽媽準備給他哺乳時不會出現期待性興奮,媽媽在哺乳時嬰兒和媽媽眼神交流少。

√嬰兒睡眠困難:睡前易哭鬧,夜間易出現夜驚夜啼,不易被安慰。

√不喜歡親密接觸:抱著時身體發軟或發僵、打挺,不喜歡與大人的身體緊密接觸。

7~12個月

√對人缺乏興趣:與人沒有目光注視或目光注視較少,而更多注意一些無生命的物品,或著迷於普通嬰兒不感興趣的東西,如一個小藥瓶或一張小紙片,也有的著迷於單調、重複的事物。且興趣範圍狹窄,只喜歡擺弄某一種或幾種物品。

√缺乏互動反應:叫名字沒反應或反應很少,對周圍人和環境不關注或關注很少,跟人互動差。

√不認生:對家人的離去或歸來表現無所謂或根本不關注,對陌生人沒有警覺、恐懼和躲避行為。

√缺乏共同注意:共同注意指個體藉助手勢、眼睛朝向、語言等與他人共同關注某一事件或物體,其發展於嬰兒出生後的8-15個月,形成於嬰兒和照顧者之間,之後擴充套件到同伴間。共同注意是嬰兒早期發展的里程碑。

√不會模仿:正常10個月左右的嬰兒已會模仿大人的面部表情或一些聲音,模仿簡單的再見、歡迎等動作,有ASD傾向的嬰兒不會模仿。

√拒絕食物品種的改變:難以接受新增的輔食,不喜歡咀嚼食物。

√各項運動發育落後:動作笨拙,如7~8個月還不會坐;不會伸手拿玩具;12個月不會扶站,不會用拇指和食指配合捏取小東西。

1~2歲

√缺乏互動反應:與人沒有目光注視或目光注視較少,叫名字沒有反應,很難與人互動。對其他兒童不感興趣,不喜別人碰觸自己。

√興趣範圍狹窄:喜歡擺弄某一種或幾種物品,或者喜歡做一些特定的動作,比如不停開門關門。

√遊戲時不會模仿別人,不會展示自己,不懂分享。

√缺乏共同注意。

√不會玩假裝遊戲。

√感官異常:孤獨症兒童會出現聽覺、嗅覺、觸覺等感覺過敏,對疼痛不敏感或異常敏感等。

√語言落後或退步:如12個月以後還對語言指令沒有反應,沒有咿呀學語,沒有動作手勢語言;近2歲仍無語言出現;有語言,但是語調、語速、節律、重音等異常;前面有語言,後來慢慢不會說;自言自語或電視語言多;鸚鵡學舌似的語言等。

√運動、認知、手功能等發育落後。

√活動量大:很多刻板重複的怪異行為,重複蹦跳、拍手、將手放在眼前撲動並凝視、用腳尖走路等。

編輯 高珊珊

流程編輯 嚴聖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