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數學難學嗎?聽聽四名95後全球數學競賽金獎得主怎麼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

9月26日,2022第四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獲獎名單透過線上形式公佈。這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阿里巴巴公益、達摩院聯合舉辦,業內唯一無報名門檻、全線上答題的公益數學賽事。今年大賽有5。5萬人報名,77人獲獎,獲獎者中超5成是00後,分別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數學難學嗎?我們來聽聽本屆大賽4名金獎得主們怎麼說。盧維瀟,1998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目前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數論(自守形式和算術幾何)方面的研究。

“我兩三歲時就對數字感興趣,喜歡數街道門牌號、車牌號,爸媽發現後有意識地往數學方向培養興趣。”盧維瀟說,在數學方面,他有強烈的興趣和好強心,特別是透過和同學們一起參加各種數學競賽,激勵他有更大的動力去學習。

大家都說數論是數學的“皇冠”,她有很多看起來很簡單、直到現在都沒有被解決的問題,非常吸引人。這些年學數學,盧維瀟發現數學比想象中要廣闊得多。中學時代,他覺得那些巧妙的數學題很有意思;上大學,發現數學原來這麼的美,就像一座精巧搭建起來的大廈一般,具有深沉而厚重的美。這種觸及靈魂的感動,也許只有真正的數學工作者才能體會到。

1996年出生的陳澤坤也是此次金獎得主之一,他2015年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研究生直博保送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研究領域為數論。他說在小學一二年級時候,就發現了平方差公式,即3的平方是9,9減1之後可以寫成2×4;4的平方是16,減1之後可以寫成3×5,覺得很神奇就一直喜歡數學。2018年1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參加了《最強大腦》,節目組稱他為“數學怪才”。

這次參加全球數學競賽,有一道題目他是在馬桶上想出來的。陳澤坤說,那天他還發了一條朋友圈,“為什麼人在馬桶上的時候思維最活躍,莫非是某種精神上的反作用力?”這倒不是因為做數學研究有多麼偉大,而是在這個過程中會收穫很多能讓你“哇”一下的快樂。

金獎得主饒正昊與陳澤坤同是武漢人,也是同年出生,同年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19年,饒正昊錄取至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攻讀基礎數學博士學位,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雙曲幾何和雙曲三維流形。

“從小就對數學感興趣,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有收穫也有挫折。”在饒正昊印象中,高中時兩次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都考得不夠理想,對他打擊很大,好在父母、老師和教練鼓勵他堅持學數學。

饒正昊現在美國布朗大學的導師是Jeremy Kahn,一個非常厲害的數學家,小時候就是一位數學“神童”。 饒正昊說,“數學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儘管有時思考問題時沒有得到結果,但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非常美妙,能帶給人很多啟發。”他前年參加第二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當時幾何與拓撲賽道的題目挺難,自己沒做好。今年決賽中,他是凌晨三四點起來做的,主賽道有兩道題目跟他的科研方向相關,才有比較多的時間思考那些難題。

另外一名金獎得主是姚遠,1998年生的他目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讀博士。姚遠說,他家有一塊小黑板,喜歡在上面推理做題,有時也會跟爸爸討論。他父親學的是工程專業,對數學也特別感興趣,教會了他很多學校裡沒有教的東西。

現在姚遠主要做代數組合方面的數學研究。組合數學對他來講最美的地方,就是可以從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找到聯絡,簡單的定義也可衍生出複雜而優美的結構,這讓他非常著迷。更重要的是,姚遠覺得數學就是好玩,即便現在做研究比較辛苦,還是覺得很“好玩”。

“一代數學人有一代數學人的使命,期待冉冉升起的你們。”中國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寄語年輕一代人說。

數學難學嗎?聽聽四名95後全球數學競賽金獎得主怎麼說

阿里達摩院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