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吃臘肉前多做一件事“洗掉”致癌物 不知道的人太吃虧

吃臘肉前多做一件事“洗掉”致癌物 不知道的人太吃虧

臘味,往往是入冬的一種儀式感,肥不膩口、瘦不塞牙,這美味確實讓人難捨。

但是!

“吃臘肉會得癌症”——這句話讓大家口中的臘味變得沒了滋味。

臘肉真的致癌嗎?

此前,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釋出的致癌清單中,中式鹹魚、臘肉等均在一類致癌物之列。

那麼,臘味中致癌物的來源是什麼?

01致癌物一:亞硝胺

亞硝胺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容易引起食管癌、胃癌等。

它是由醃肉中的亞硝酸鹽與蛋白質的分解產物胺類相互反應而成,胃中的酸性環境會促進這種反應的發生。

02致癌物二:苯並芘

苯並芘也是強烈的致癌物質。

它產生於臘肉的燻烤過程之中,由於肉類在熏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油脂因為高溫燻烤而滴下情況。

當這些油脂滴落在炭火上時,會產生大量濃煙,這些濃煙中就有可能含有苯並芘。

當我們熟悉了臘肉中的致癌因素後,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危害!

臘味的“解毒”方法01久醃:避開亞硝酸鹽

一般來說,醃製20天之後的醃製食品中亞硝酸鹽含量已經明顯下降,一個月後是安全的。

此外,新增鮮蒜、鮮姜、鮮辣椒、維生素C等均可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

02水煮:除亞硝酸鹽

鹹魚、臘肉鹽分較高,食用之前先進行清洗,可去除浮塵、其他有害微生物。

浸泡一會兒,幫助稀釋亞硝酸鹽。再用水煮一遍,讓一部分鹽、脂肪、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溶於水中。

03小火慢燻:防煙塵

在製作臘肉時精選優質木材,慢火慢燻,將溫度控制在較低的水平,能有效抑制苯並芘等毒害物質的產生。

04搭配果蔬:降低致癌物危害

維生素C可以有效阻斷亞硝胺的形成。在吃了醃製品後,大家可以適當吃些獼猴桃、櫻桃、草莓等富含維C的食物幫助降低危害。

臘味的這些“缺點”要注意

臘味食物雖然有致癌風險,但並不是吃了就會患癌。

無論是致癌還是致病,一切離開劑量談致病的說法都是不可信的。

一個正常人吃點臘肉於身體並無大礙,即便偶爾多吃幾口,也不見得就會得病。

一般來說,成年人每次的食用量不超過150克,一週內食用不超過3次,都是合理的範圍。

其實,比起臘味食物的致癌風險,它們高鹽、高脂的問題更值得我們注意。

尤其是以下四類人群,最好少吃:

01心血管疾病患者

高鹽食品會導致血壓的升高、心律不齊以及血脂升高而加重病情,故高血壓、高血脂及心律失常的患者要少吃。

02腎病患者

體內的鹽主要經尿液排出體外,要排出體內鹽分需要多喝水,這無形中會加重腎臟負擔。患腎炎、腎功能不全的人食用高鹽食品會導致病情加劇。

03痛風患者

醃製食品多為油脂含量高的肉類製作,其代謝會產生大量尿酸,加重痛風患者病情。

04甲亢患者

我國食鹽普遍為含碘鹽,而甲亢患者應減少碘的攝入。

臘肉的儲存:

臘肉在常溫下儲存,可至農曆三月。

此後,隨著氣溫的升高,臘肉雖然肉質不變,但味道會變得刺喉。

所以,農曆三月以後,大家可將臘肉洗淨,用保鮮膜包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

總體來說,低溫、乾燥的環境適合臘味的儲存。

臘肉的儲存期一般為3~6個月,如果超過6個月,質量就很難保證了。

(養生中國本文綜合自中國中醫藥報、生命時報、人衛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