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海克斯科技,帶來了現代食品工業的"訃告"?

文:向善財經

近日,海克斯科技在網際網路各娛樂內容平臺愈演愈烈,對消費者層面的衝擊也不斷擴大。

如果過濾掉群體所宣洩的無用情緒,規避掉群體的非理性支配,如何從多維度看待該事件所造成的正反面影響,更是我們所需要思考的該事件意義所在。

一切終需迴歸生意本質,包括消費者焦慮

一勺三花淡奶入鍋,自來水立刻變成白色羊湯;碎肉和邊角料一壓,牛排瞬間成形;明膠片和植脂末加糖漿一泡,純正的燕窩直接出爐……一個小長假的事件,“海克斯科技”話題在短影片平臺直接爆火。

這個詞語出自遊戲《英雄聯盟》,特指魔法和科技融合的高精尖技術,但在短影片博主口中,它成為了利用食品新增劑“化腐朽為神奇”的恐怖存在。

令“海克斯科技”紅遍網路的,離不開兩名短影片博主的推動,劉慫和辛吉飛,或許這兩位起初也並沒有料想到該事件會引起如此大的反響。

如今,辛吉飛在消費者的口中已經擁有了“東北絕命毒師”、“霍格沃茨中國分校區唯一指定魔藥學教授”、“全能型噴射戰士”等諸多傳奇稱號。

對於消費者來說,親媽在食品安全上苦口婆心20年的勸誡沒起作用,結果被“科技與狠活”嚇得都已經焦慮了,看見啥都不敢吃了。

很快,一場關於“海克斯科技”的大討論在網際網路上蔓延開來。有人認為博主們在暗示所有食品新增劑不安全、不健康,製造焦慮和恐慌。也有人認為博主揭露了無良商家欺騙消費者的行徑,應該予以支援。那麼這場鬧劇究竟該如何收場?

《烏合之眾》的作者古斯塔夫·勒龐曾指出,當所有人的感情和思維轉向一個方向,必然會形成非理性的集體無意識心理,進一步表現出最極端、最易變的行為。

群體是非理性的,消費者如果任由群體支配,將會失去批判能力,不允許任何懷疑,走向暴力的極端,所帶來的結果也未必是我們想要的。

在向善財經看來,任何偏向極端的看法以及觀點都不可取,可以重溫下這張老圖。對於消費者來說,想要做到客觀理性並不容易,關鍵還是要學會能夠脫離群體獨立思考的能力。

不可否認,“海克斯科技”這一話題確實存在積極作用,讓消費者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各種新增劑的存在並瞭解其作用。但是,不應該把新增劑妖魔化,比如人們早已習以為常的鹽,本身就是一種新增劑。

客觀來看,海克斯科技爆火是有前兆的。過去幾年,奶粉行業三聚氰胺事件、白酒塑化劑事件等不少惡性新聞的曝光,不斷降低消費者對食品加工業的信任感。

如果打個比方的話,消費者的這種不信任感就像一座亟待爆發的火山,而海克斯科技事件只不過是這座火山爆發的一個導火索而已。最終,這種不信任如同岩漿一般噴發,毀滅途徑的一切。

在向善財經看來,對於食品新增劑的問題討論,可以根據是否標識新增劑以及是否使用新增劑,實際上可以劃分為四種情況:有標識有新增、有標識無新增、無標識無新增、無標識有新增。

消費者真正焦慮和恐懼的是,是那些沒有標識新增劑又確實存在大量新增劑的食品。比如合成的雞排、牛肉乾等食品,來源大都是外賣、路邊小吃、蒼蠅館子。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部分違法使用新增劑情況被曝光的同時,確實也存在真正做好食品而不使用新增劑的中小商家,由於消費者缺乏辨識能力,這些無標識無新增的商家連帶著也會遭殃。

而對於超市貨架上的包裝食品,都會在外包裝上寫明配料成分,其中就包含新增劑使用情況,屬於明確標識的情況,如果有新增劑一般都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使用,屬於有標識有新增的情況。

消費者對此大多心知肚明,如果真的介意也會選擇主打零新增劑的食品產品,零新增食品的推出本身也是為了迎合消費者對新增劑的擔憂而提供的一種選擇。

說到底,新增劑的使用本身就是一種商業行為,看待新增劑更應該回歸到商業本質。而消費者的食品焦慮也正演變為一種商業行為,成為網際網路中一門新的生意。

就像有些人說的,能夠玩轉“海克斯科技”,就可以掌握流量密碼。

焦慮向來是一門好生意,比如,很多人因為知識焦慮購買大量的知識付費產品,但這些速成的知識未必能夠幫助使用者從根本上解決實際問題。對身材的焦慮,讓很多人在健身房辦卡、購買私教課程,但熱度消退之後很快忘卻初衷。

對食品安全的焦慮,讓更多的博主為抓住流量,參與到海克斯科技相關話題中來,但大部分內容只是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焦慮,卻難有實質性幫助。

這一事件也證明,消費者對於食品的關注角度正從安全問題上升到健康問題。

新增劑本身只要是符合法律法規的情況下是允許使用的,消費者對新增劑的關注從側面體現出了消費者食品健康意識的上升以及國內食品行業的進步,給企業指明瞭消費升級的方向。

科技如何才不是“狠活”?

海克斯科技事件為何能夠成為食品焦慮的導火索?本質上是真相的力量在起作用,辛吉飛等人帶來的就是這種真相。

而且必須是能夠代表消費者利益的真相,比如違法違規使用新增劑對消費者的危害必然會獲得大量使用者的關注。但如果內容變為企業如何合法合規使用新增劑,關注熱度就不會有這麼高。

與此同時,在各大流量博主的帶動挖掘下,真相一方面正變得無孔不入、無所不在,另一方面,為迎合極端的群體,難以客觀的真相正在失去“真相”的本質,為了流量,真相正在“變形”。比如已經出現了網傳員工往知名黃豆醬品牌大小便的謠言。

據天眼查專業版APP顯示,也有不少借“海克斯”熱度創立的企業出現。

想要緩解消費者對於食品新增劑的焦慮,單單宣揚海克斯科技沒有意義,那麼該如何做呢?

長期來看,建立更嚴格的食品監管制度將是大勢所趨。

如果說,在這場輿論風波中是否存在完全不受影響的細分食品行業,奶粉必定是其中一個。

作為深加工乳製品,奶粉能否遠離這場風波的原因在於,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國家不斷提高奶粉行業監管要求,先是推出奶粉配方註冊制,如今又迎來了奶粉新國標+奶粉配方二次註冊,國家對奶粉行業的嚴格程度堪比藥品,標準也遠超國外奶粉標準,讓消費者能夠完全放心。

中期來看,最重要的是保證消費者的資訊知情權,對真相追逐的背後是消費者對資訊知情權的渴望。

比如可以要求外賣、小吃以及飯店裡的食品同樣參照包裝食品給出配料表以及新增劑成分,保證消費者在知情的情況下自由選擇。

短期內,食品新增劑仍將繼續存在,那麼又該如何緩解消費者的焦慮呢?在向善財經看來,消費者這時候只能選擇相信品牌的力量。

商家對新增劑進行違規使用,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降低成本,比如用澱粉製作的澱粉腸,肯定比肉腸的成本更低,用三花淡奶得到的白色羊湯可以節省大量時間成本,這是驅動商家大量使用新增劑的主要原因。

如果完全從商業視角來分析,什麼能抵擋住商家使用新增劑來降低成本的誘惑?唯有品牌。

處於初級階段的品牌只是一種產品化表達,但最終品牌將脫離產品而獨立發揮作用。當品牌價值完全超越產品利用新增劑所降低的些許成本,商家必然會更加重視品牌,避免因新增劑而砸了自家招牌。

高階白酒領域是一個典型案例。比如茅臺和捨得的白酒單瓶售價可以相差超過800元(飛天茅臺的“建議零售價”為1499元,而品味捨得的建議零售價為668)。其實兩者的原料和成本相差無幾,單瓶成本都不到100元,有媒體測算成本相差只有40元。

這時候,茅臺和捨得售價的差距完全不在於產品上,而在於品牌價值,這時候茅臺顯然不會透過新增新增劑犧牲品牌調性。

在增量見頂的今天,網際網路終於開始發揮自身的威力,真相和謠言同樣變得無孔不入、無所不在,沒有誰能抵擋得住網際網路的恐怖傳播能力,行業將會變得越來越透明,企業要學會的是坦誠,而消費者也需要學會理性思考以及提高辨別資訊的能力。

寫到這裡,小編突然感覺有些口渴,看著手中可樂配料表上:果葡糖漿、咖啡因、二氧化碳、焦糖色等字眼,一口悶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