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十億噸“海上金礦”,食物鏈的底層,磷蝦為何沒成為人類的美食?

都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可以說是食物鏈中最底層的存在。今天我們講的是南極磷蝦,不過南極磷蝦雖然看起來像蝦,但嚴格來講,磷蝦並不屬於“蝦”。我們平時經常吃的各種蝦屬於十足目,但磷蝦屬於磷蝦目,

磷蝦是指一種類似蝦的海洋無脊椎動物。

十億噸“海上金礦”,食物鏈的底層,磷蝦為何沒成為人類的美食?

在南大洋生活的磷蝦被人類統稱為“南極磷蝦”。南極磷蝦同樣也是位於海洋食物鏈中的最低端,南極磷蝦在海洋中的數量十分驚人。

根據最新統計,南極磷蝦的數量高達十億噸,被譽為“海上金礦”,那麼數量這麼大的磷蝦,為何沒有成為我們餐桌上常見的美食呢?

十億噸“海上金礦”,食物鏈的底層,磷蝦為何沒成為人類的美食?

數量龐大的南極磷蝦群

被譽為“海上金礦”的南極磷蝦

南極磷蝦

南極磷蝦包括南極大磷蝦、長臂櫻磷蝦以及晶磷蝦等7—8個種類,其中南極大磷蝦在海洋中的數量是最多的。

南極磷蝦的個頭很小,比我們平時在市場上購買的小型蝦還要小一些,成年磷蝦的體長在4-6公分之間。

磷蝦的這個“磷”字其實很形象地描述了它的特徵,因為磷蝦具有發光技能,發光器官位於它們的頭部和身體的中部,這些發光器官主要依靠磷元素的作用進行發光。

十億噸“海上金礦”,食物鏈的底層,磷蝦為何沒成為人類的美食?

十億噸“海上金礦”,食物鏈的底層,磷蝦為何沒成為人類的美食?

從外形上看,南極磷蝦通體半透明、淡紅色,並且磷蝦的鰓部位於身體,主要與浮游生物以及海藻為食。一隻南極大磷蝦的體重不會超過2克,雖然磷蝦體型小,但它的蛋白質含量卻非常的高,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介紹,磷蝦中的蛋白質含量最高可達到身體質量的20%,並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另外還有相關研究表明,一隻磷蝦中的蛋白質含量相當於5g牛肉。

十億噸“海上金礦”,食物鏈的底層,磷蝦為何沒成為人類的美食?

南極磷蝦富含蛋白質,並且數量如此龐大,被譽為“海上金礦”毫不為過。海洋中的大量生物同樣需要以磷蝦為生。別看鯨魚的體型可達到十幾二十米,質量幾十上百噸,但它們的主要食物主要就是這些“毫不起眼”的磷蝦。一頭長25米的巨型藍鯨,一天捕食的磷蝦就達到3-4噸。除了鯨魚,海豹、企鵝等大量海洋生物每年都會捕食大量磷蝦。

十億噸“海上金礦”,食物鏈的底層,磷蝦為何沒成為人類的美食?

十億噸“海上金礦”,食物鏈的底層,磷蝦為何沒成為人類的美食?

十億噸“海上金礦”,食物鏈的底層,磷蝦為何沒成為人類的美食?

強大的繁殖速度

每年幾乎有一半的磷蝦都會成為海洋生物的盤中餐,相當於幾億噸,但為什麼磷蝦還沒被“吃光”?這就離不開磷蝦瘋狂的繁殖速度了,雖然磷蝦每年都被吃掉幾億噸,但它們的數量卻始終能夠保持在8-10億噸。

磷蝦的壽命較長,平均壽命可以達到6年,在每年夏季,磷蝦會分多次產下大量的蝦卵,一隻磷蝦每次產下的卵可達到6000枚,這些卵會沉到海底2000米的深海中進行孵化,孵化後的幼蝦又會上浮至海面捕食浮游植物。

雖然磷蝦位於食物鏈的最底層,但它們透過這種超強的繁殖策略能夠保證種群的“繁榮”。

十億噸“海上金礦”,食物鏈的底層,磷蝦為何沒成為人類的美食?

為何南極磷蝦沒成為國民美食?

既然南極磷蝦的營養價值這麼高,數量又如此的驚人,為何人類不進行大量捕食,製作成為人類的美食呢?

其實人類捕食磷蝦一直都在進行。在上個世紀,蘇聯就使用了大量的船隻在南極洲捕撈磷蝦。在那裡,蘇聯科學家將這種富含蛋白質的生物攪成一種名為Okean的營養醬。居民們還將它們混合到蔬菜和湯中,再後來英國也開始捕撈磷蝦。

十億噸“海上金礦”,食物鏈的底層,磷蝦為何沒成為人類的美食?

但在今天,人類食用磷蝦數量依舊較少,這主要與南極磷蝦的幾個特徵有關。

1。南極磷蝦含氟量高

南極磷蝦是一種含氟量很高的生物,在它的蝦皮中含有大量的氟化物。

人類如果食用大量的氟化物就容易患上“氟骨症”。並且在磷蝦死亡後,其蝦皮中的氟化物也容易轉移至蝦肉中,過量食用極易造成氟中毒,引起關節疼痛。因此,新鮮捕撈的南極磷蝦並不適合直接食用。

十億噸“海上金礦”,食物鏈的底層,磷蝦為何沒成為人類的美食?

2。磷蝦會自己把自己給“消化”

南極磷蝦主要分佈在南極洲,因此捕撈磷蝦也需要長途跋涉,時間較長。

但磷蝦體內含有較多的蛋白水解酶,在南極磷蝦死亡後,這些生物酶就會迅速分解磷蝦體內的蛋白質,造成磷蝦的營養流失,同時容易導致磷蝦變質。

十億噸“海上金礦”,食物鏈的底層,磷蝦為何沒成為人類的美食?

因此南極磷蝦在捕撈之後,一般會直接在船上進行加工,冷凍或者去殼生產磷蝦肉,之後在返回陸地後進行再加工,磷蝦沒有辦法像其他魚類一樣拉到岸上再處理。

所以想要吃上完好的磷蝦,最好是在船上準備好幾口鍋,進行現撈現“燒”。

但加工後的磷蝦肯定沒有平時我們購買的活蝦新鮮,這方面的原因也導致南極磷蝦很少端上我們的餐桌。

最後

實際上,磷蝦在捕撈後大多數都被脫殼製成了飼料或者磷蝦油。因此,雖說人類吃的磷蝦相對較少,但作為動物飼料,依舊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別看南極磷蝦的數量大,但是它們很難撈,因為它們太小了,所以在捕撈時必須要使用非常細密的網,但這樣的網在水下必然會受到很大的阻力,所以磷蝦的實際捕撈還是有一些難點的。

十億噸“海上金礦”,食物鏈的底層,磷蝦為何沒成為人類的美食?

我國在2009年正式開始在南極捕撈南極磷蝦,雖然起步較晚,但我國近些年在捕撈南極磷蝦專案上發展迅速,其中包括我國研發的“深藍號”,它相當於一座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的“海上漁產品加工廠”,配有目前世界最先進的連續泵吸捕撈系統和全自動生產流水線。深藍號的出現,使我國在南極磷蝦捕撈大軍中又加了一員!現在,挪威、中國和韓國是世界前三大南極磷蝦捕撈國,未來中國在南極磷蝦資源的競爭中具有極大的優勢,或將是最大一匹“黑馬”。

十億噸“海上金礦”,食物鏈的底層,磷蝦為何沒成為人類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