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孩子,善良不是本能,而是一種選擇

作者:雨漫(爸媽精讀作者)

親愛的兒子:

還記得幼兒園時,你總是在媽媽耳邊背誦:“人之初,性本善。”

那時的你全然不知,這句話的含義。其實啊,它是在提醒,我們最初的心,都是善良的。

什麼是善良呢?

給你講個故事吧。

前幾天,媽媽看到一段影片,雲南瀘水的一個小男孩,哭著教育了他的爸爸。

當時他和爸爸在餐廳吃飯,一位推銷員來到他們面前推銷洗衣液。

爸爸的態度很強硬,堅決地把推銷員趕走了。

小男孩突然停止用餐,一本正經地對爸爸說:

“你不買也就算了,你不用給他趕得那麼直接。

如果我換做是他的話,我給你推銷你就一直趕我走,你覺得這有多傷別人的自尊心嗎?”

孩子,善良不是本能,而是一種選擇

話語未落,男孩便抽泣了起來。

許多人被小男孩善良的舉動,感動得哭了,媽媽也是。

同情容易,理解很難。

曾經有一位總統說過:如果你正直,這比什麼都重要。如果你善良,那什麼也都無關緊要了。

是啊,

孩子,這世上有太多你要感知的情感,善良絕對是最重要的一種 。

孩子,善良不是本能,而是一種選擇

善良不是本能,但是一種選擇

寶貝,還記得你最喜歡看的那部電影《奇蹟男孩》嗎?

裡面的小主人公奧吉,剛出生就被判定只能活三個月,因為患有疾病,他的面部有很多皺褶。

經歷了27次整形手術後,奧吉堅強地活了下來,只不過從那以後,他總是帶著一頂宇航員的頭盔,因為人們看到他的臉,都會嘲笑他。

5年級,奧吉的爸媽終於鼓起勇氣送他進學校,希望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讀書學習。

但小奧吉的學校生活並不順利。他遭到了歧視和排擠,甚至還有同學嘲笑他像怪物。

寶貝,我記得電影看到這裡的時候,你非常氣憤。

你說:“媽媽,我要是奧吉,我就去用腳踢他們。”

但小奧吉是怎麼做的呢?

他並沒有選擇用暴力去回擊,而是接受了家人對他的鼓勵,用寬容擊退了一次又一次的嘲諷。

小奧吉沒有被善待,但是他卻選擇善待整個世界。

電影的最後,有一句話讓媽媽一直記在心裡:

善良一點,因為每個人都在與生活苦戰,如果你想真正瞭解他人,你只需要用心去看。

孩子,善良不是本能,而是一種選擇

遭遇是任何人無法選擇的,我們唯一可以選擇的是如何面對。

孩子,若今天你經歷和奧吉同樣的境遇,媽媽希望你能堅強面對,用你的勇敢直面歧視,用你的善良包容無知。

請不要吝嗇你的善良,那是你通向美好的路。

孩子,善良不是本能,而是一種選擇

孩子,善良不是本能,而是一種選擇

善良的初衷,是擁有同情心

那到底怎樣才算得上善良呢?

媽媽給你分享一件事情,你就能體會了。

小男孩路過一家店時,透過玻璃門看到一隻貓咪蹲守門內,店門雖然上了鎖,卻能拉開一條縫。

男孩拿出一把小尖刀,從門縫塞進去,逗得小貓伸出爪子不停地抓小尖刀。

突然,小男孩把刀收走,惹得小貓從門縫探出頭來。

就在這時,小男孩左手拉門、右手推門,死死地把小貓夾在了門的中間,動彈不得。

孩子,善良不是本能,而是一種選擇

即便小貓想要逃走,又幾次三番地被小男孩踹了回去。

寶貝,這不是媽媽編造的故事,這是小店監控影片拍下的情景。

看到這個事情,媽媽心裡很難過。

無法想象,這麼小的男孩怎能如此殘忍?

寶貝,媽媽突然想到了你。

那次,我們帶著妹妹在外面散步,你突然大叫一聲:“媽媽,你快來看,這是什麼?”

我跑過去看,原來是一隻長著長長翅膀的螞蟻。

你蹲在地上看了好久,還不停地問我,它要去哪裡。

接著你起身離開,媽媽看到你特地從螞蟻身邊繞了一圈,還不忘提醒我和妹妹:“你們走那邊,千萬別踩到它哦。”

同樣是小孩子,但你和故事中的小男孩,在面對比自己弱小的生物時,卻是截然不同的方式。

孩子,世間萬物的關係,大多時候不是你弱他強、就是你強他弱,我們不應恃強,更不能凌弱

因為欺負弱小,是失敗的人才會去幹的事。

只有當你收起微不足道的優越感,保有一顆同情之心,才不會狂妄。

孩子,善良不是本能,而是一種選擇

孩子,善良不是本能,而是一種選擇

善良,需要你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寶貝,還記得李阿姨家的小天哥哥嗎?

比你大一個月,也是讀一年級。

那次我和李阿姨帶著你和小天去遊樂園玩,在路上你倆激動地聊著一年級的學習生活。

小天哥哥突然提高了嗓門:“你們知道嗎,一年級剛開學的時候,我們班有個女生上著課,突然就大哭了起來。”

我們都很好奇到底是什麼事情,讓小天突然這麼激動。

小天哥哥一下子捧腹大笑:“她居然拉肚子在褲子上了,班上都臭得不行了。”

李阿姨生氣地制止了小天哥哥:“小天,那個小女孩都哭了,你還笑,她當時得有多丟臉。”

李阿姨說得對,女孩當時的心裡一定是慌張又焦急,再加上同學們一起鬨,她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在這,媽媽想要教會你一個詞:

共情力,也叫做同理心

,這對你以後為人處世有很大的用處。

現在你或許還不能理解什麼是共情力,其實,它就是一種能設身處地地體驗他人處境,然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媽媽為什麼希望你能夠設身處地地去理解別人,是因為每個人的經歷都不同。

正因為沒有同樣的經歷,我們才無法感知他人的感受,更容易冷漠對待。

但是孩子,如果每個人都只關注自己的感受,那這個世界就沒有溫暖,我們也將失去所有快樂。

所以當你面對不同人的遭遇時,媽媽希望你能用心去體會,試著去理解。

情感上的理解絕對更能給人安慰,比任何語言都有用。當你理解了別人,心就暖了。

孩子,善良不是本能,而是一種選擇

孩子,善良不是本能,而是一種選擇

請把善良留給真正需要的人

媽媽希望你用善良待人,同時也期望你能善待自己。

你5歲時,有一次我們聊天,你突然冒出來一個詞:過猶不及。

這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凡事都要有度,過了頭就不見得是好事。

古時候,村子裡有個富人。

一天,有乞丐敲開富人家的門,說自己已經很多天沒吃飯了,希望富人可以施捨一點飯菜給他。

富人很善良,馬上叫人去廚房拿了熱飯熱菜。

第二天,乞丐又來了,不僅如此,還帶來了自己的妻兒。

富人看他可憐,把他們一家請了進來,還盛好熱飯熱菜,端給他們,臨走時富人還給孩子準備了衣服和玩具。

接下來幾天,乞丐更過分了。

他不僅帶著妻兒、還叫來了朋友,敲開富人家的門,不等邀請就直衝了進去,把所有東西都拿走了。

你的善良過了頭,就會滋養他人的貪婪。當付出變成負擔和自我壓抑,助人又何談快樂。

與人為善,同樣如此。善良不是隱忍、不是屈就,當你覺得不舒服,請遠離。

點個贊,

孩子,善良很貴,請留給值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