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現代人類社會分工協作機制的基礎:階段性合作

現代人類社會分工協作機制的基礎:階段性合作

育鄰夢

網友提問:如何看待中考、高考後的家長退群潮和拉黑老師潮?

回覆:

現代人類社會分工協作機制的基礎:階段性合作

生命

,被賦予了

繁殖能力+生長週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

的自然物質組合形態。

植物

從自然物質中吸納可溶於水的微礦物質結合光合作用生產生命養料、

動物

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

微生物

寄宿在植物或動物體內……所有生命都必須以

被動適應+主動索取

的方式適應自然生存環境。

人類

,自然生命體系中

綜合智商最高、成長髮育最慢、成長可塑性最強

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動物,也是自然生命體系中唯一具備按照自主生存需求

透過主動勞動創造

生活消費物資的動物族群,

馴化播種植物的農業

馴服圈養動物的畜牧業和漁業

採礦加工製成生產勞動與生活輔助用具的工業

輔助人類戰勝疾病的醫藥業

……主動勞動創造已經成為人類與其它自然生命區別開來的根本標誌。同時,主動勞動創造使得人類不再完全依賴自然饋贈維持生存、使人類能夠在“自然生態食物鏈”基礎之上搭建起屬於自己的

生產勞動分工協作體制

現代人類社會分工協作機制的基礎:階段性合作

現代人的分工協作都有明確的目的性

農民種地收糧、工人採礦製成日用百貨、商人鏈接一切生產&消費供需、醫護為人民的健康生活保駕、老師輔助孩子們快樂成長……現代人類生產勞動分工協作體制中的每個環節都由不同的職業勞動者。因此,生活在現代職業分工協作體制之下的人們,農牧時代那種

世代為善鄰、終身為人師

的世襲社交關係便成了“

瀕危物種

”。

顧客與消費者、病人與醫護、老師與學生……人類結束生產勞動職業“世襲”的那一刻起,一切生產勞動分工協作關係也就變成了

階段性合作

關係。因為,在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也只有7-8年。

幼兒園師生關係最長可維繫3年、小學師生關係最長可以維繫6年、初級中學師生關係最長可維繫3年、高階中學師生關係最長可維繫3年、大學師生關係最長可維繫4年……因此,每逢畢業季,與班級通訊相關的各種聯絡中斷也就成了最普遍的社會現象。因為,老師需要騰出精力培育下一屆孩子們、畢業的孩子和家長亦需要將自己的角色切換到另一種社交狀態。

150定律,即著名的“鄧巴數字”,由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

羅賓·鄧巴

(Robin Dunbar)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該定律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網路推斷出:人類智力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路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其中,

精確&深入跟蹤交往的人數為20人左右

俗話說:“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生活在電子資訊時代的我們最有感觸,同一固定容量的裝置中,若想裝入新的內容、那勢必需要清除部分原有內容。同理,每個現代人的熟悉社交圈層也會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而變,比如一個從某單位離職的人基本就不會在與原有同事保持親密社交。所以,中考、高考後,家長群解散屬於“

階段性合作

”之下的正常現象。

現代人類社會分工協作機制的基礎:階段性合作

育鄰人的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需要來自家庭的無私陪伴、需要來自學校和社會的諄諄教導。育鄰人:探索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以期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建成社群鄰里相幫的教育服務生態圈。

現代人類社會分工協作機制的基礎:階段性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