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朱元璋為何不讓朱棣繼承大統?專家:任何皇子都行,唯獨朱棣不行

朱元璋為何不讓朱棣繼承大統?專家:任何皇子都行,唯獨朱棣不行

明成祖朱棣是在公元1360年出生,他是父親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也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稱“永樂大帝”。他是一個英明的君主,在位二十二年中,改善政治制度,疏通運河改善交通,開疆拓土,派鄭和下西洋探尋海外,編撰《永樂大典》這一最早的百科全書,一手創造了至今還在津津樂道的“永樂盛世”。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有能力有手段又十分英明的君主,他的上位史可不算是多麼光彩。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棣十歲時就被朱元璋封為燕王,斷了其當太子的想法。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棣21歲,前去燕京就藩。他開始多次參加戰爭,屢戰屢勝,甚至還招降了蒙古,並生擒其大將與汗王。軍隊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這時候的朱棣還沒有過自己要當太子或者皇上的思想,因為自小便很敬重大哥,並且朱元璋一直以來的思想就得立長子朱標為太子,其他孩子為藩王。但是自洪武十二年(公元1392年)起,太子朱標因風寒病逝,朱棣漸漸生出了野心。周邊與他一樣的藩王也是一樣。

朱元璋卻在這時立嫡長孫朱允炆為皇太孫,並且為了給嫡長孫鋪平道路,晚年時將以往的功臣宿將誅殺殆盡。可是這時他已經為了御海防患將自己的次子庶子等兩次分封為藩王,各個地方的藩王都是擁兵自重。朱元璋也沒有對自己的子嗣下得去手,朱允炆當上皇太孫之後對於諸王的勢力就憂慮深深。

於是自公元1933年朱允炆登基後,就開始著手削藩。當時自朱棣這個燕王的同母弟弟周王開始,代王,珉王,齊王,湘王等等都皆是被掠奪藩位,除開湘王自焚以外,其他皆是被廢為庶人。朱棣開始憂慮,朱允炆的刀尖已經指向他了。

朱元璋為何不讓朱棣繼承大統?專家:任何皇子都行,唯獨朱棣不行

建文元年,靖難之役爆發。建文三年,朱棣攻下南京,朱允炆不知所蹤。朱棣與公園1402年7月17日登基即位,並廢除朱允炆的建文年號。自稱繼承朱元璋的皇位,朱棣即位之後,北方也不再有強藩存在。

明顯朱棣在這一波操作中有勇有謀,文韜武略樣樣不輸給朱允炆,且鑑於朱棣也是在諸位兄弟中贏到最後的人選,所以朱棣也是不弱於其他兄弟的。那麼朱元璋為什麼不將皇位傳給朱棣而是非要跨一輩分傳給孫子朱允炆呢?

因為古人的傳承製度就是“立嫡立長不立賢”,什麼意思?就是說有嫡子就立嫡子,嫡子多就立嫡子中的長子,沒有嫡子的話就立身份最尊貴的兒子,至於身份尊貴怎麼辨認的就是看母親的地位。常說是母憑子貴但是在古代貴族家庭各部分多的則是子憑母貴。

朱元璋為何不讓朱棣繼承大統?專家:任何皇子都行,唯獨朱棣不行

而朱棣其身份是第四子,不佔長,雖說自稱是馬皇后所生但是其根據一些歷史記載朱棣是由碽妃或者高麗妃所生,也不佔嫡。所以朱元璋自然不會將皇位交給朱棣,就算朱棣是如此的出色。當時封建社會的繼承製度決定了一切。

雖然說這個制度看似荒誕,但是確實古代時最好的權利繼承製度。因為除了皇家的妾,其民間或者官員中的妾都是隻適用於物權法,她只是一個物品。而正妻才適用於婚姻法,妻子是可以將妾室隨時發賣掉的。當時的社會上都是普遍認定了這個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

朱元璋為何不讓朱棣繼承大統?專家:任何皇子都行,唯獨朱棣不行

那麼這個妻妾制度是一個共識,那麼他的權力就十分龐大。哪怕是站在權力巔峰的皇家,也不能和一個國家的共識作對,相反則是更要做好榜樣。再一個就是早早的定好規矩,大眾普遍認定是哪位皇子繼承皇位,是更有利於統治的。

因為這就可以將其他兒子的野心早早扼殺在搖籃中,朱棣以前不也是認可自己的大哥嗎?只是後來先是大哥死了,後來侄兒又要趕盡殺絕,所以揭竿自立,但是登位以後還是自己往臉上貼金說自己是嫡子。

雖然這樣的制度在現代來看是十分落後的,但是在當時正落後的封建時代,這樣的制度是可以更好的將家業亦或者江山傳承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