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主任觀點2 | 城市裡的"潛水艇"?扒一扒電動汽車涉水效能的真相

主任觀點2 | 城市裡的"潛水艇"?扒一扒電動汽車涉水效能的真相

不久前,受颱風“煙花”影響,河南省遭遇了極端強降雨——路面小區積水、交通受阻、財產損失、人員傷亡……

在這樣的天災之中,有一幕卻讓圍觀群眾嘖嘖稱奇:一臺臺電動汽車宛如“兩棲登陸艦”,劈波斬浪而行。一車駛過,甚至還泛起湧浪,靜靜拍打著街邊泡水的商鋪……

有網友不禁感嘆,電動汽車是城市裡的“潛水艇”,可以乘風破浪。

主任觀點2 | 城市裡的"潛水艇"?扒一扒電動汽車涉水效能的真相

然而事實當真如此嗎?電動汽車涉水安全性幾何?兩棲使用,它真的不會出問題嗎?

1。

理論上,電動汽車涉水效能的確比燃油車要好。

原因很簡單。內燃機依靠氣缸內的汽油燃燒產生動力,一旦雨水從進氣管道進入氣缸,便會影響正常的燃燒反應,車輛便會“熄火”。

然而,電動機無需進氣,前進氣格柵大多還是封閉式的,阻水作用良好,涉水時發生故障的機率自然大大減小。

當然,先天優勢只是一方面,電動汽車要想在水中安全行駛,電氣系統的密封性才是重中之重。

電動汽車具有高壓和低壓兩套電氣系統,其中高壓系統包括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部件,肩負為汽車提供動力的重要功能。對這樣的關鍵角色,車企在研發設計的時候會特別關注其防水安全性。一般來說,現售的電動汽車高壓系統防護等級都能達到IP67,理論上能在1米深的水裡浸泡三十分鐘不造成有害影響。

主任觀點2 | 城市裡的"潛水艇"?扒一扒電動汽車涉水效能的真相

不僅如此,根據國家質檢總局釋出的《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中的要求,動力電池在滿電的狀態下,需要在3。5%氯化鈉溶液中浸泡滿兩個小時後不短路、不爆炸,仍能正常使用,才算合格。

可以說,只要是透過正規渠道購買的電動汽車,在一般暴雨天行駛完全不在話下。遇見路面積水、必須涉水而行的情況,只要時間不長也是相對安全的。

如果實在不走運,車輛涉水而行時突然“趴窩”,也無需為觸電驚慌。除了自身的絕緣設計之外,車輛內部還設有一套安全監控系統,一旦檢測到漏電的情況,車輛會立即切斷電源,防止駕駛艙內有人觸電。

2。

雖然電動汽車涉水安全性有一定保障,但汽車畢竟不能當船開——萬全的安全設計也可能遭遇“百年一遇”。在實際行駛中,電動汽車必定會遇到比研發實驗室複雜百倍的情況。

拿動力電池來說,雖然電動汽車的電池經過了浸水測試,但這些測試都是在理想狀態下進行的。實際行駛中,如果積水中的石頭、金屬等尖銳硬物刮蹭了車底動力電池,便很可能造成電池破損、進水,屆時情況將變得十分危險。

而浸水時間對車輛本身也是一種考驗。相比於實驗室內的“淺嘗輒止”(測試浸水30分鐘到2個小時),河南暴雨中的車輛在水中一泡即是12小時。考慮到城市雨水本身的腐蝕性,電池電芯只要在其中浸泡兩個小時,不可逆的損傷便已經形成。

主任觀點2 | 城市裡的"潛水艇"?扒一扒電動汽車涉水效能的真相

雖然電動汽車的防水性高於燃油車,但一旦“防守失控”,造成的後果卻比燃油汽車要嚴重的多。事實上,近些年也不斷有媒體報道電動汽車在雨天被水浸泡起火的案例。如2016年南京電動大巴起火,2018年廣州純電動汽車起火,2019年杭州某新能源汽車電池進水起火等等。

主任觀點2 | 城市裡的"潛水艇"?扒一扒電動汽車涉水效能的真相

而就算沒有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進水造成的財產損失也不是個小數目。以動力電池為例,伊維經濟研究院監測的資料指出,2020年磷酸鋰電池價格約為531元~639元/kWh,三元鋰電池約為682元~789元/kWh。更換一塊電池需要將近3、4萬元的成本。如此高昂的價格,致使電動汽車電池進水後,最終的結果大多都是整車直接報廢。

3。

面對一系列可能發生的嚴重後果,在駕駛電動汽車涉水行駛時,必須慎之又慎。

首先,電動汽車透過積水路面時的安全性與車輛離地間隙緊密相關——離地間隙越大,底盤越高,零部件遇水損壞的機率就越小。因此,對於附帶空氣懸架功能的車輛,遇水時應儘量抬高底盤,確保水深不超過輪胎高度的一半。

其次,為了不在行駛過程中產生過大的浪湧,浸入底盤或車艙,應該儘量勻速平穩透過積水路段。根據中國新能源汽車評價規程,150mm涉水的車速不能超過30km/h,水深為300mm時車速不應超過8km/h。

再者,涉水行駛後,應將車輛靜置在乾燥空間內,儘快排出機艙、車架內的積水,防止電路系統、車身金屬部分受到二次損壞和腐蝕。

總而言之,電動汽車不會游泳,城市裡的“潛水艇”不該成為營銷電動汽車的噱頭。面對積水路面,能遠離的儘量遠離。如果遇見不可抗力因素導致車輛涉水,廣大車主朋友要在保持冷靜的同時,小心謹慎處理車輛,爭取將損失最小化。

部分資料和圖片來自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