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智慧教育黑板技術規範》:教學顯示走在產業升級的路上

“是在黑板外多加一個‘多媒體裝置’,還是她就是黑板!這已經成為教學顯示產業下一輪競爭的焦點!”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公共資訊顯示分會組織起草的中國商用顯示標準《智慧教育黑板技術規範》,就是為了解決這一未來之問!

教學顯示的“進擊”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內容,這一現代的“電教”方式,至少有60年的發展歷史。但是,電子教學系統的真正全面普及化,只是最近十年的事情:因為,近10年,無論是投影還是平板,都已經達到了“提供足夠大、足夠便宜、可以書寫、足夠清晰畫質”的大屏顯示系統的商用普及“技術門檻”。

大屏高畫質觸控,以及廉價”這幾點被認為是多媒體教學裝置普及和進一步進化的基礎:一方面,要實現更多的影片教學、遠端教學、AI資訊化教學技術的探索,就必須有“一個普遍的多媒體教室配備基礎”——資訊化的深入實踐是與“資訊終端普及化”的過程為基礎的。

《智慧教育黑板技術規範》:教學顯示走在產業升級的路上

另一方面,解決了普及的問題,電子教學顯示裝置才有更多的動力、技術基礎和成本基礎向“更高階”的應用形態進化:即電子黑板裝置提出,將“教室裡多一臺裝置、偶爾使用的多媒體,變成與傳統黑板同步部署、一體整合、高頻度切換應用、高強度使用、且使用體驗模仿傳統黑板過程、並尤其符合K12教育中‘書寫任務繁重’教學教育特點的嶄新‘電子黑板’”!

從額外增加的裝置、額外增加的內容與教學操作,到電子黑板的徹底‘融合進傳統教學裝置體制’、融合進傳統教學過程”,行業人士認為,電子黑板的核心是“新一輪教學顯示裝置的形態迭代與升級”。而這種升級,必然要依託教學資訊化的技術發展,以及更多顯示面積應用必須滿足的成本支撐力等前置行業供給進步。

所以,教學顯示行業投影白板和互動平板的競爭已經不是重點,未來的市場競爭在於誰在“電子黑板”應用上佔據優勢地位。同方、利亞德、希沃、歐帝、長虹、鴻合、廈華、創維光電、海信、海爾、TCL等企業牽頭參與《智慧教育黑板技術規範》的制定工作,既可以看到“相關行業企業的目標在哪裡”。

不斷迭代的技術,必然帶來新革命

從上世紀60年代,多媒體教學開始流行,教學多媒體裝置顯示和互動技術經歷了多次升級:最早的CRT電視、到後來的CRT背投電視、再到數字背投電視,後來的數字投影大屏、以及今天最流行的大尺寸液晶顯示器,不同技術先後登場。

同時,互動技術也經歷了早期投影電子白板,包括“超聲波、鐳射、電磁”等多種技術體制,到目前紅外技術佔主導;以及電子黑板上最近三年興起的“奈米銀線等新透明導電技術下,大尺寸電容觸控屏”等產品——互動技術進化的方向,主要是“裝置一體化”以及“書寫流暢性”兩大指標。

而電子黑板則是對投影白板或者互動平板,進行更大規模的、覆蓋黑板面積、並與黑板一體化的“整合性”應用體制。這種新產品,更多的反映了“各種基礎技術和應用方式協同進步後的‘集大成’化”創新。

《智慧教育黑板技術規範》:教學顯示走在產業升級的路上

當然,在近5年來,以及未來5G+AI時代,電子教學行業對“資訊”技術的高速發展有著“絕對性”的共識。智慧、資訊分析和影片網路化、教學直播與知識內容呈現方式的變革時代必然到來。後者則推動“教室裡更多、更大”的螢幕應用,乃至於教室環境沉浸化、教學過程虛擬現實化的發展。

顯示、互動、應用,三個維度的技術進步,正在成為教學多媒體與視聽產業的新標配。”對此,最關鍵的顯示技術迭代依然沒有停止:例如,micro-led顯示技術更具有顯示面積上的突破性,且能夠與奈米銀觸控結合,未來教學應用中或有新的機會;再例如,電子紙、尤其是彩色電子紙的大型化,具有教學應用的天然優勢——即反射式成像的“視覺舒適和健康性”優勢;以及XR等虛擬現實裝置、電子課桌等產品也在“進入多媒體教學場景”之中。

從CRT電視到CRT背投的教學多媒體變革用了30年;後來的數字背投技術則只在王位上呆了5年不到……”行業專家指出,教學電子化技術的進步呈現加速發展和爆炸的趨勢,這是今天行業面臨的“所有問題的根源”:企業必須用全力跟進市場需求與技術供給的協同進步。

技術爆炸時代,標準之爭也會越演越烈

《智慧教育黑板技術規範》本質是互動平板、液晶產品線的企業在力推;2019年的《中小學互動式教學一體機技術規範》則更多是電子白板企業在推動;2016年的《互動式電子白板 教學功能》和《互動式電子白板 教學資源通用檔案格式》兩個標準主推企業是傳統投影白板企業……”同時,這些行業規範涉及的牽頭單位也不一樣:例如視像協會、教育裝備協會、教育部等等。

標準成為企業競爭工具!”這是行業內的一種“擔憂聲”。的確,不同標準的參與企業差異巨大、面向的產品範圍也並非“全面覆蓋”,更為重要的是“協會標準、團體標準、部門建議”等都不構成最終“強制性”標準件——尤其是在今天,教學視聽技術進步飛速背景下,標準協商的速度甚至比“技術創新慢”,更是著實考驗了“標準們的含金量”。

因此,“行業產品層次不齊的亂象、不同技術企業利益和技術進步的快速迭代,成為了擺在教育互動顯示裝置前面的‘標準’障礙,亦是設定標準的必要性所在。”在這樣的背景下,行業人士認為“進一步關注未來教室到底需求什麼”,要比從“技術角度確定標準”更為重要。“落後的標準有不如無!”——面對快速升級的教學資訊化應用需求,本質是在比拼誰跑在創新最前沿。

同時,行業人士認為,在技術越來越“高”、應用資訊化越來越“深”、綜合影片性應用越來越“複雜”、區域教育機構體系化,網路化應用成為“常態普及”的背景下,教學影片裝置與技術供給體系,也會向“日益集中的巨頭市場”方向發展。從這一點看,所謂的行業標準,更多的將是“大企業、符合需求方向的創新產品”這種“事實性”標準。

市場規模和標準,某種意義上是同義詞。”恰是這一判斷,正在成為主導教學電子資訊裝置產業競爭的核心因素。《智慧教育黑板技術規範》參與企業中京東方、海信、TCL、創維這種巨頭的身影,也是這一規律的體現。技術升級、產品升級、需求升級,與參與者能力的升級同步,教學顯示的未來藍圖必將越來越清晰。